老周头和鲍玉岩一前一后,在徽杭古道上默默地走着。鲍玉岩目光坚毅,好象一下子成熟了不少,因为身上有伤,走起来很吃力,但他还是在顽强地走着。
在一个岔路口上,鲍玉岩停了下来。老周头问,玉岩,怎么不走了啊?是不是走累了,累了就歇一会吧。
鲍玉岩在一块大石头上坐了下来,他的衣衫沾满血迹,脸上流着汗水。老周头也挨着他坐了下来。鲍玉岩向古道远处看着呆呆地问,叔,还要走多久啊?
老周头说,还远着呢,歇好了,我们再出发。
鲍玉岩站起来,回头看了一下,眼里冒着怒火说,桃红,也不知道埋在哪儿了?
老周头宽慰他说,有鲍师傅、金锁在,会选一个山青水秀的好地方安葬桃红的,你就放心吧。
鲍玉岩不再说话了,闷着头往前走。
老周头担心地说,玉岩,你要说话呀,事情都出了,你这样闷着,我怕你受不了。
鲍玉岩看看老周头,只顾往前走,而且越走越快,把老周头丢下了一段距离。老周头跟在后面说,当心脚下……
古道上空无一人,只有鲍玉岩与老周头顺着台阶而上,他们面前出现高耸的关隘石门,上书“江南第一关”几个大字。他们在关隘前停下来,老周头坐着,用手撑着大腿说,饿了吧,吃点东西。说着就拿出石果,递给鲍玉岩。
鲍玉岩接过石头果吃起来。老周头看他不说话,就给他讲故事:多吃点,好有劲走路。过去徽州男人出门经商学生意,身后的包袱里,就是背着女人给做的拓果,走得再远,路上也是吃这个。
鲍玉岩问,杭州还有多远?
老周头说,不慌不忙,三天到余杭,鸭蛋未露黄。
鲍玉岩拿着拓果,遥望着远方。老周头关心地说,少爷,我知道你心里不好受,不愿意讲话,但是你得吃东西呀!
鲍玉岩突然说,我们去杭州干什么?
老周头沉默了,不知说什么好。鲍玉岩继续说,找到玉堂能怎么样,发达了又能怎么样?桃红没了,家就没了,似乎一切都变得没有意义了……
老周头心里很难受。
黄昏的时候,鲍玉岩和老周头依然往前走着。夜幕渐渐降临,天体的微光照在古道的石阶上。后面几个年轻人紧走几步,很轻松地从老周头身边超过去了。老周头感叹道,老了不中用了。
徽杭古道上亮起了星星点点的火把。老周头说,玉岩,你看这些火把,路上有多少人啊,都是去杭州的。
鲍玉岩没有回答,用心地做着火把。老周头自言自语地说,人这一辈子,来到世上就是受罪的。桃红姑娘的罪受尽了,你的罪还没有受尽。
鲍玉岩点起火把,两人继续前行。老周头看了看周围的环境说,我看今天就到这里了,夜路不太好走,两边都是悬崖峭壁,险得很。我们到前面找个路亭就歇那里了。
路亭里隐隐绰绰坐着几个人,一个人在火上烤着什么,红红的火苗将暗夜照亮。老周头这才看清,他身后跟着几个十二、三岁的孩子。老周头说,客官你这是……
中年汉子说,这几个是我本家的侄子,跟我去杭州学馆子。
老周头笑笑说,我是我侄子,我们也是做馆子的,同行。
中年汉子问,大叔在杭州的馆子里做吗?
老周头说,不是,但杭州的生意好做,东南富庶,杭州人在吃上讲究。客官是绩溪人吗?
中年汉子说,是的,天下厨子出绩溪嘛。
老周头说,是呵,我也是绩溪人啊。
中年汉子高兴地说,那我们是同乡了。
玉岩一个人坐在远远的地方,老周头拿着烤好的拓果走过来递给他。中年汉子望了一眼鲍玉岩问,大叔,你这侄子怎么啦,哪儿不舒服吗?
老周头说,没事的。接着掏出拓果,递过去说,给孩子们一人一个,芝麻糖馅的,可甜了。
中年汉子说,大叔,这还有几天路程呢,使不得,使不得。
老周头说,别扯了,也不是什么稀罕东西。
中年汉子不好意思地接过拓果说,哎,在徽州,糖可是稀罕的东西哟。
老周头说,出门在外,没什么的。
他们吃拓果,忽然听到古道上有撕打声。老周头站起来说,玉岩,快走,遭遇土匪啦!
鲍玉岩抬眼望出,从悬崖背后跳出几个人来,正是刚才在路边遇见的那一伙,他们在打劫挑夫。有的挑夫被打倒,老周头也被打了个跟头。鲍玉岩丢下第衫和包袱,与老周头爬上古道。鲍玉岩从挑夫身边拿起一根扁担说,叔让开。鲍玉岩说着逼上前去。贼人们围过来大喊大叫,有钱人家的公子,拿钱来买命吧!
鲍玉岩与土匪们打在一起,可是因势和疲劳,难以招架,边打边退。有的挑夫被打倒后推下悬崖。鲍玉岩和老周头奋力招架着,被土匪逼到了山崖。
鲍玉岩和老周头从山崖上绕过土匪,顺小路走了徽杭古道。鲍玉岩看到前面有一客栈,高兴地说,叔,终于走到头了。
老周头也看见了客栈,便说,不远了。
鲍玉岩回头看了一下来路,深深吸了一口气说,前边有一个客栈。
老周头说,累了,我们就到客栈歇歇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