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富贵酒楼里,姚老板亲自组织上菜。汪、白两家,除了凤英和家明外,都在酒楼里小聚。汪老爷对白老爷说,北伐军攻入仙霞岭,胜利占领杭州,真是势如破竹啊。
白老爷赞同说,北伐军的胜利,宣告北洋军阀在杭州的统治结束喽。
汪老爷兴致勃勃地说,外面多热闹,全杭州城的人们都有出来参加庆祝北伐的胜利。
白老爷与汪老爷碰了一杯酒后说,据说是共产党杭州地委组织了五万人举行庆祝游行。共产党还成立了杭州市总工会,杭州各界的联合会。
汪老爷点头说,是啊,仅仅一个月的时间,全市就成立了260个工会,会员有10万人呢。
两老爷在讨论时政,两位太太却在念叨女儿婚事求签的事情。白太太说,儿女婚姻是父母之命,可也是天意之合呀。
汪太太好奇地问,你在白云庵抽的签上是怎么说的呀?
白太太骄傲的说,那可是好签啊!签上说,郎才女貌两相当,良缘夙缔非寻常。秦晋
结成龙凤配,百年举案共齐眉。老尼还说,天下再没有比这更好的姻缘了。
汪太太连连点头说,家明能娶上凤英这样的好姑娘,真是我儿子的福份,我祖上积德呀!
在大富贵小聚后的第二天,汪家就把聘礼送到了白府。长长一排几十副箱笼,摆满了白府门前的空地。亲朋好友接踵而至,白府家人站在门口热情地招呼,请,里边请。
白老爷,白太太,汪老爷,汪太太端坐正堂,汪家明怀抱鲜花,衣冠楚楚站在一边。
白老爷轻轻咳嗽了一声说,汪白两家世交过甚,当不必说了。到他们这一代,时代变了,观念也就跟我们那时不一样了。他们的婚姻呢,既有父母之命,又有恋爱之自由。凤英和家明都是当代青年,有新思想,新观念,我们又是门当户对,况且他两交往也有些日子了,可谓瓜熟蒂落啊!
汪老爷脸上泛着红光,高兴的说,白兄说的极是,两个孩子高兴,就是我们的幸福。此次前来拜访,是想和白兄给两
个孩子的喜事商定个良辰吉日。
白老爷沉吟一会说,良辰吉日吗,你没到庙上求求?
汪老爷说,我本来是想去求的,可家明说新事新办,不信那个。
白老爷点头说,家明是留洋归来的人,有知识,有学识,有思想,有修养,懂规矩不说,对我们凤英也很体谅,定在哪个日子,按他们年轻人的意思,我做老人的没意见。
汪老爷击掌说,好,好,白兄真是善解人意。
汪家明上前给白老爷行了个礼说,家明虽说留学海外,却谨守祖宗的规矩,求伯爷,伯娘把凤英小姐许配给我吧!说着单腿跪下,奉上一张大红礼单,然后接着说,至于良辰吉日,还是按老人的规矩办吧。
吴妈上前接过单子,奉到白老爷面前。白老爷看都不看,随手往桌上一放说,既然家明说要按祖上的规矩办,那就找个好日子。
汪老爷立即附合说,好,把凤英小姐的生辰八字给我,我明天就到灵隐寺求普钦法师给择一良辰吉日。
白老爷说,好,那就请汪老爷多劳了,日子一定下来,我们就分头准备。
汪老爷说,那小姐的生辰八字……
白老爷笑笑说,早写好了,吴妈,把小姐的生辰八字拿来。
吴妈将一张纸递给白老爷,白老爷转递给了汪老爷。
汪老爷兴奋地说,呵,白兄是早有准备啊。
白太太摊开汪家的礼单看着,对白老爷说,汪家的这份聘礼可不薄啊。
白老爷微笑着说,看来汪家对凤英还真的很满意,看得起我白某人,也看得起凤英啊。
白太太点头说,家明这孩子不错,我挺知足,这是凤英的福份。
白老爷颇有感触的说,凤英自小活泼好动,像是个男孩子,又调皮又任性,没想到这个家明倒偏爱这一点,哪里象个给人做媳妇的人啊。好在汪府不计较少些,否则我还真担心这丫头嫁不出去呢。
白太太动情的说,如今凤英说嫁就嫁了,我还真舍不得呢。
白老爷说,女儿一
晃就要出嫁了,凤英一走,别说是你当娘的,就是我这当爹的也觉得这府里空了一半。
白太太叹息说,女儿大了不由娘啊,自古以来女儿都是给人家养的。
白老爷劝她说,别伤心了,本来就是喜事,倒让你把心情给搞坏了。
白太太擦着眼睛说,好了,我不说了。
而此时白凤英却在教堂里祈祷自己的未来,主啊,请赐给我力量吧!为我所有的困扰,所有的彷徨,所有的疑惑,所有的烦恼给我抗拒的力量吧!现在,婚姻让父母之命推到了断送我幸福的边缘,没有爱情的婚姻剥取表面的荣华,暴露出来的就是痛苦。我该怎么办?怎么来摆脱痛苦的烦恼?既然上帝是万能的,而且会承担世人所有的罪,那么应该不会吝啬于多给我一点力量吧!
白凤英呆呆地坐在那里,耳边回荡着唱诗班《哈利路亚》的歌声:也许没有人会了解我,人生旅途免不了寂寞,我的快乐悲伤有人在乎吗,多少次失败一错再错,害怕面对内心的软弱,孤独地唱着伤愣,哈利路亚。
当白凤英在教堂里祈祷的时候,她的心上人鲍玉岩和老周头正在徽州小厨里忙碌着。刘光元提着一些茶叶过来看望他们,进屋就说,忙了一天,还没有吃东西呢,有什么啊,随便来点吃的。
鲍玉岩说,好,那我随便做吧。
刘光元坐下后,忍不住说,听到了两个消息,一个是你隔壁的店要往外盘,另一个是汪府已经给白府下了聘礼,据说有二三十个箱笼摆满了白府的门前,这下汪老爷可是给足了白府的面子。玉岩,你跟这个白凤英进展如何啊?
鲍玉岩淡淡的说,我们是很好的朋友。
老周头说,我说凤英怎么没有动静了,她在这儿,我老是觉得慌慌忙忙的,不在这儿,又觉得冷清不少。
鲍玉岩说,还是说说隔壁盘店的事吧。
刘光元想了想说,目前扩大,还没到时机,但隔壁那店的确便宜,倒也是个机会。
鲍玉岩点头说,好,你帮我看紧点,如果适合,我们就盘下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