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开放战略与中美关系

第七章 结论_一、中美关系是影响中国开放战略的主要外部因素

字体:16+-

第七章

结论

一、中美关系是影响中国开放战略的主要外部因素

开放是新中国的一贯政策。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界标,中国开放发生了历史性折变。这种历史性折变,不仅仅表现为此前的开放主要是面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主要是20世纪50年代),此后的开放主要是面向以美国为首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还表现为此前的开放主要是一种普遍现象,此后的开放侧重于一项战略措施。因此,虽然新中国自成立起就一直向世界敞开自己的国门,但是中国开放战略始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并受中美关系正常化推动。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的改善与中美关系正常化推动了中国开放战略的形成与确立;20世纪80年代,中美关系总体稳定保证了中国政策性开放顺利实施;20世纪90年代,中美关系波动起伏导致中国制度性开放几经曲折;进入21世纪以后,中美关系的发展推动了中国实施战略性开放。

与20世纪50年代美国封锁中国不同,自20世纪70年代起,美国主流一直推动中国开放,担心中国开放逆转。美国这样做既有经济和政治考虑,更有战略考虑。经济上,美国盯住中国的巨大市场,想分享中国的开放红利;政治上,美国盯住中国的自由经济力量,想以此改造中国的政治制度;在战略上,美国一方面利用中国制衡苏联(主要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另一方面利用国际体系诱导中国的国际行为,防范中国挑战美国的主导地位(这主要是进入在21世纪后)。因此,美国应对中国开放战略的措施,不是阻止中国开放而是诱导中国开放按照美国的目标发展。正是在与中美关系的良性互动中,中国开放战略不断发展和深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