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黑枪小三口

第45章

字体:16+-

第45章

那人也不傻:“你出多少吧,我家也就这一个,少了我自己用了”。

李秀示意二丫拿出手里的钱。

二丫亮出手掌里的奉洋,那个人看了下,张嘴开价说:“这些不够,再加几张”。

王南没办法,大姑娘跟人家谈生意,不是嘴上被人占便宜,就是生意上被占了便宜。只好从李秀的包里拿了几个一分铜币拿了出来,说:“大哥,就这些,卖就卖,不卖拉倒”。

那人撇了下嘴,看看野猪倒是有些舍不得,就把钱收了下来:“那就这样吧,就算我给老婆孩子整点猪头肉吃吧”。

随后就带到三人走进自家的院子里,把野猪大卸八半,猪头下水留下,又按二丫所说,用刀子把猪皮剥了下来,余下的剔皮肉摊在院子里的木架子上,又从屋里拿出个小马勺,比背包小一些,递给了王南,示意着交易完成。

王南看着架子上的肉这才知道小气过了,三个人这一顿能吃多少啊?剩下的根本背不动好不好?

李秀和二丫也想到了这个问题,李秀想到了当初王南听说饼干带不走的心疼样,看到王南现在小气过头的样子就想笑。人家说东北人吹大牛使小钱,这自家男人倒是不吹牛,就是舍不得猪肉。

那家男人也看出来了王南三个人背的东西已经很多了,这些肉可能带不走,就跟王南讲:“俺家你嫂子做酱肉还行,要不让她给你酱上了带走怎么样?”

就这样,王南留给这家人一小半猪肉,在余出些生肉和排骨后,其他的全部下料开始做酱肉,猪蹄也被火烤了酱上了。

李秀在一直在边上看着,王南这生意做的,亏不亏谈不上,可心痛肉的样子让她扭头暗笑不已。

看热闹的人慢慢散去。

王南三人轻松了些,从包里掏出些饼干给这家的孩子吃,自己也吃些垫着肚子,等着酱肉做好,带到路上吃。

就这样,三个人在小屯子里休息了一下午。

傍晚前,肉才酱好,临走前二丫又把这家人的小片刀买了下来,与这家人熟悉了些,人家还送了两颗酸菜和两大把粉条子。

三人向这家人告别后,勉强带着三十多斤肉朝着夕阳方向走去。

顺着车轱辘马走到西边山脚,打算休息的时候在离路边不远的地方找到了一个开荒人放弃的窝棚。

三个人看了下,有段时间没人住了,里面却不是很潮,收拾一下可以将就一宿(东北口音:xiu,三音)。

就挖了个火坑,点着火做饭,第一次自己炖了猪肉酸菜粉条。王南看肉在锅里炖的时候把周围清理了一下,又放了些拌脚。

三个人终于吃了顿大肉,有说有笑的吃到都有些撑着了,这才收拾收拾开始休息。

随后的几天三个人上午慢悠悠的走,下午练枪休息,随着野味的增多子弹的见少,王南的绝活慢慢的有了点雏样。

100米脑袋大小的目标10枪全中还做不到,前六七枪没有问题,再往后还是控制不住身体,不能在瞄准发射的瞬间将身体稳稳的‘定’在那里。

王南很高兴:目标在望,下的功夫更大了。

第三十八章 买枪的人

三个人就在路上优哉游哉的走吧,周边少有人迹,大自然的风光一揽无余。

看着起伏延绵的山岭,吃着路边的野果,喝着带着甜味的山泉,时不时用枪打些野味品尝。

蓝蓝的天,朵朵的白云,三个人就沿着车轱辘马路有说有笑的向前走,一路微风吹来,悄悄的心中失去亲人们的沉痛都留在了身后,一个小三口的新家庭正在磨合着,融合着。

路上闹了不少笑话也遇到了很多新鲜的事儿。

象三个人吃东西嘴被染紫了大半天洗都洗不掉,王南练枪一脚踏空掉到草甸子的水坑里,李秀被蛇吓到了,二丫裤子红了大一片之类的笑话,几乎每天都会发生。

路上还遇到了个缺德的车老板子。

那是在车轱辘马路边的一个小村子边上,这个车老板子拉活在这里歇脚,看到三个人路过,一个小子带着两个大姑娘,年龄不大又带了4长2短6把枪,就想占些便宜。

他盯上了三个人带的步枪,拽着王南,非要用10块奉洋买一把步枪带10梭子子弹,围着三人磨叽了很长时间,最后王南三人只好把枪一横,用枪口顶着他,他才让开了路。

现在枪什么价王南不知道,王南看过秋林公司的各国猎枪,有很多就是军队的步枪,那个时候奉洋还算稳定,一把枪普通不带装饰的猎枪也要几十上百。

现在张小帅都跑掉了,你说他家的10块奉洋还能买个啥?

民间的说法是两斤大米一发子弹,就算是奉洋稳定的时候,10块钱奉大洋都买不来100斤大米,这个人的人品真是没说的了。

要说这时的枪价,都用银元也就是袁大头定价的话,高端的不算,一般手枪中进口的20响连发的驳克枪大概最贵的,70-100大洋,大概的换算要20美元以上(有产地、枪型和配不配弹的区别)。其他的撸子一枪二马三花口之类的,也就20个袁大头起到30多个这样。有些专供中国的洋垃圾手枪才七八个大洋。

这时国内的各大军火厂什么子弹都敢仿,但进口原装子弹却越来越贵,现在在1个袁大头15-25发这样,民初时1块大洋能换到40发甚至更多,到了抗战中期全国都打起来时,钱毛了,更是贵的离谱。

步枪的价格,新点的汉阳造要30大洋以上,毛瑟大概60左右,三八大盖可能要比毛瑟高,因为日本人的成本一直降不下来。

这时候收入最高的上海工人是一个月30个大洋,其他地方低得多,小地方7~8个大洋,稍多点的10个起,也就是说,枪很贵,但也不是什么奢侈品,老百姓想买还是能买得起的。

民国不禁枪,本份的人会去申请枪照,半年一年的都有,所以稍有点钱的人都买得起枪,资本家和地主家里都有不少枪用来防身护院。不本份的,从洋行里买把枪就走,那就没什么人知道这枪的去向了。

一路上,三个人还时不时说怎么会有这种人。岂不知三人是一路自己走单帮,又搭窝棚住,不进村不进大车店,一路上还不时开上几枪,本身就遇不到几个人,很多人听到枪声就已经躲的远远的避开了他们。

要是象个路人四处打脚,带着枪还有两大姑娘,什么人遇不到?三个人能全乎着走到这里就算烧高香了。

要知道在他们不知道的时候,已经有过无数眼睛在窥视着他们了,还好王南一路不停的开枪,即拿子弹不当回事,枪法又准,才让这些人打消了贪婪的念头。

三人就这么慢慢的向西走,几天后进入了铁骊县。

王南在路上看着山水如画,看着万物生长,看着飞禽走兽,看着美女入画,开始喜欢上这种生活。

子弹也由拿不动到轻了下来,一路上吃了很多种野味。有一天还打到了一头鹿,三个人也叫不出是什么鹿名,这回由二丫掌刀,李秀打下手,三个人好好吃了几顿鹿肉。

后来两个女孩子不知怎么琢磨出来的个办法,把打来的野味骨头剔掉,肉放在马勺里一直小火翻着,到炒到成干肉丝,又好吃又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