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黑枪小三口

第46章

字体:16+-

第46章

王南的也逐渐把枪法运用到打猎中来,跑着追赶飞鸟小兽,而后根据地形用各种姿势后射击,越练越熟练。

在王南三个人逍遥的增加感情、练习枪法顺便才赶路的时候,黑龙江的局势已经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

就在三个人的前方,日军带着汉奸军队与马占山的部队还有一些抗日的地方警察部队,以及民众自发组织的义勇军、本地的各种民间组织红枪会大刀会一类的义勇军,还有相当一部分土匪胡子组成的义勇军还在交战中。

义勇军,就是指各种人们自发自愿组织抵御外来侵略的武装团体名称。说实话,地荒人少的东北老百姓太多无政府主义者,对于南京方面本身就没太多敬意,对于张小帅直接跑掉了更是鄙视。这些人就抱着你们都当孙子了,那老子上的想法,也不管是什么身份,无数中国人为了这一股志气投入了义勇军的怀抱。

这些中国人以义勇军为号,在东北军主体近30万军队都跑到关内的情况下,短短的2年时间里就给前期投入中国东北三省的日本最精锐陆军部队关东军造成了2万5000余人的伤亡。这数字与八年抗战期间的给整个日军造成的70多万伤亡相比是很少,可算下来国软与国战的敌我军事能力对比,必须要说这些东北人非常有血性。

日军自2月份占领哈尔滨,向东北方向直到5月24日平贺旅团才占领呼兰,5月27日骑兵先占领了绥化,现在正在伺机给庆安铁骊一带的马占山带领的部队和各地义勇军以最后一击。

在三个人晃晃悠悠进入铁骊县境时,带的粮食又快见到了底。

三个人在路上找了个村子,就站在村口问谁家卖米,有个穿的还算整装的人盯着他们手上的枪仔细的看着,王南见没人应声,正准备离开时,他走上来,张嘴就说:“你这都是日本人的好枪,我拿米换把行不?”

一路上识货的很多,只是赶在这当口上的也就这一个。

稍微唠了几句,知道这人是个猎户人家,王南就问他怎么个换法。

这个人很精细,他没有直接报数,先是看着三个人的大包小包,估量了一下三个人能拿走多少,才说出了几斤盐和四十来斤大米,外带20块袁大头,还能多拿的话就得用高梁米顶数。

他实诚的说他从河北过来时只带了这么多大洋,高梁米还有两麻袋,三个人想带走多少都行。

王南有些犹豫,钱可能是少了些,可在这泥路荒村,能见到袁大头非常不容易,想等价换自己又不知道一把枪值多少,真拿了两麻袋子高梁米顶数,那是在这吃还是背着走?

那个人突然想起来,自己还有一些值钱的东西,就说:“我家那儿还有块旧的黑瞎子皮子和几块鹿皮,多少值点钱”。

王南一听就来了兴趣,一直在野外露宿,自家的两个女人就那么垫层雨衣睡在地上,老是这样可不成,会作病的。换吧,碰上也不容易。

就这样,大洋、盐和大米再加上这些皮子,半卖半送的甩掉了一把步枪和数十发子弹。

临走时还特别的告诉这个人,步枪是从日本人手里抢过来的,不要随便把枪拿出来,免的惹祸。

第三十九章 义勇军营地

再往前走,路上的人逐渐多了起来,开始是躲避战祸的老百姓,慢慢带枪的人也越来越多,多数是迎面而来,少数人带枪超过他们。

看到他们三个端的枪是日本人的,身上的包是日本人的背包改出来的,有识货的人不由的多看几眼。

端枪的人互相遇到了还是有一些警觉,互相都会打个招呼:

“你哪的啊?”

“汤原的”。

“去哪啊?”

王南有时说:“前面”,有时说:“哈尔滨”。

“你哪?”

有说地名的,有说投亲的,也有说去拉人的。

大家只是稍说下前面的情况,都有枪又不知道底细,没人往深说。

王南由此知道,铁骊到绥化之间日本人和义勇军正在交火,或者说日本人正带着一些汉奸军队四处打压着义勇军。

前路让人彷徨又无奈。

他们也是一路杀着日本人才冲过来的,没有办法再走回头路,三个人却只能向前而行,却又要一头冲入日本人占领的城市。

一个大小伙子带着两个大姑娘,种地的本事没有,其他的本事还不行,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吧。

唯一靠得住的就是手中的枪。

王南三人开始离开马路,在三四百米外远远的沿马路走,也减少了开枪的次数,王南在下午多数时间只是默默的流着汗跑来跑去。

过了桃山,慢慢就出了小兴安岭,村庄与庄稼地开始随路可见。

路过一个村子时,问了下,眼前的小河就是呼兰河。

三个人松了口气,顺着这条小河走到河口就是呼兰县,离哈尔滨就只有50里地,想办法过了松花江就到了三人的目的地。

三个人再往前走了一点路,有两个骑马的人,腰上插着盒子炮,看到他们拿枪,一个人挥着手,骑着马跑了过来,到了近前跳下马来,拱手问三人是不是要加入义勇军。

王南说要去趟哈尔滨。

骑马的人就很好奇问他们的枪是哪儿来的。

王南照实回答:杀了日本人抢了他们的。

“都是杀日本人的好汉啊!”

两个人都很亲切的邀请他们加入义勇军。

王南觉得加入义勇军打日本人不是不可以。

可往深想,他发现有两个顾虑:

一个是与自己的打法不合。自己的打法是黑枪为主,虽然跟日本人的大部队硬怼过,可说白了,还是利用地形地势躲好自己再打黑枪。

跟军队在一起,自己不能想打就打,也不能想走就走。硬与日本人拼对射,人少还可以,人多的时候,都是竖着脑袋死扛着硬怼,那时可是谁也不比谁脑袋硬,都是一颗子弹收走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