蠱:元亨,利涉大川。先甲三日,后甲三日。先,息薦反。后,胡豆反。蠱,壞極而有事也。其卦艮剛居上,巽柔居下,上下不交。下卑巽而上苟止,故其卦为蠱。或曰,剛上柔下,謂卦變自《賁》來者,初上二下,自《井》來者,五上上下,自《既濟》來者兼之,亦剛上而柔下,皆所以为蠱也。蠱壞之極,亂當複治,故其占为元亨,而利涉大川。甲,日之始,事之端也。先甲三日,辛也,后甲三日,丁也。前事過中而將壞,則可自新以为后事之端,而不使至于大壞,后事方始而尚新。然更當致其丁寧之意,以監其前事之失,而不使至于速壞。圣人之戒深也。
《彖》曰:「蠱」,剛上而柔下,巽而止,蠱。以卦體、卦變、卦德釋卦名义,蓋如此,則積弊而至于蠱矣。「蠱,元亨」,而天下治也。「利涉大川」,往有事也。「先甲三日,后甲三日」,終則有始,天行也。釋卦辞。治蠱至于元亨,則亂而複治之象也。亂之終,治之始,天運然也。
《象》曰:山下有風,蠱。君子以振民育德。山下有風,物壞而有事矣。而事莫大于二者,乃治己治人之道也。
初六,幹父之蠱,有子,考无咎,厲終吉。幹,如木之幹,枝葉之所附而立者也。蠱者,前人已壞之緒,故諸爻皆有父母之象。子能幹之,則飭治而振起矣。初六,蠱未深而事易濟,故其占为有子則能治蠱,而考得无咎,然亦危矣。戒占者宜如是,又知危而能戒,則終吉也。
《象》曰:「幹父之蠱」,意承考也。
九二,幹母之蠱,不可貞。九二剛中,上應六五,子幹母蠱而得中之象,以剛承柔而治其壞,故又戒以不可堅貞。言當巽以入之也。
《象》曰:「幹母之蠱」,得中道也。
九三,幹父之蠱,小有悔,无大咎。過剛不中,故小有悔,巽體得正,故无大咎。
《象》曰:「幹父之蠱」,終无咎也。
六四,裕父之蠱,往見吝。以陰居陰,不能有为,寬裕以治蠱之象也。如是,則蠱將日深,故往則見吝。戒占者不可如是也。
《象》曰:「裕父之蠱」,往未得也。
六五,幹父之蠱,用譽。柔中居尊,而九二承之以德,以此幹蠱,可致聞譽,故其象占如此。
《象》曰:幹父用譽,承以德也。
上九,不事王侯,高尚其事。剛陽居上,在事之外,故为此象,而占與戒,皆在其中矣。
《象》曰:「不事王侯」,志可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