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满昆仑

战友

字体:16+-

于帮民不敢相信这张传票是真的,但确实是真的。传票上法院的红色印章十分刺眼,于帮民不信也得信。

于帮民被轮椅推进法庭前,爱人王秋果给他说,原告叫张松林,大松人,说你非法独占了妈的遗产。

能容纳50人的法庭旁听席上,座无虚席,大多是同于帮民并肩打过仗的战友,其中有十几人或伤或残,还立过战功。民政局来了一男一女,他们是专门出庭作证的。

正在医院接受肾透析的于帮民,脸色蜡黄,瘦得只剩下几根筋的脖子支撑着干瘪的脑袋,唯有在慈祥的目光中还能找到当年的英气。

于帮民的出现,把战友们瞬间带回那场血与火的拼杀之中。于帮民就是在那场战争中受伤后摘除右肾的,而当时他不叫于帮民,叫林冲,外号“豹子头”。他的班长于帮民是在林冲的哭喊声中闭上眼睛的。班长牺牲前对林冲说:“你是孤儿,我要是光荣了,你替我给我妈做儿子。爸过世早,妈叫马山梅,先天失明,耳朵很背,你只要说出我的生辰八字,说出我爸和她的生辰八字,知道她喜欢吃肉,妈肯定相信你是她儿子。”

硝烟散去,二等功臣林冲报请民政部门批准,变成于帮民走进马山梅的怀抱,把班长嘱托的爱和孝全都给了双目失明、双耳失聪的老母亲。

改革开放以后,于帮民发挥当过炊事员的长处,先在一家饭店打工,三年后另立门户开了个帮民饭馆。媳妇是城里人,里里外外一把手。于帮民把母亲接到城里,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妻子知道于帮民不是马山梅的亲生儿子,对婆婆格外敬重孝顺。婆婆85岁时无疾而终,于帮民夫妇依礼厚葬,街道邻里赞声不断。

办妥母亲后事,于帮民从银行抵押贷款,把饭店办成酒店,规模虽然不大,但声誉鹊起,常常一床难求。可是天意难测,命运无常,就在事业扬帆远航的时候,60岁的于帮民患了肾盂肾炎,因忙于工作耽误治疗。后来只能在爱人陪护下,依靠透析维持独肾的功能,酒店的事情全靠儿子夫妻俩打理。

现在,于帮民正坐在被告席的轮椅上,一字不漏地听着原告的陈述。他这时才清楚,母亲是从大松山改嫁给父亲的,改嫁前为张家生过一个儿子,改嫁后再没联系过。

68岁的张松林最近听说生母身后留下不少财产,被同母异父的于帮民独吞,觉得于情于理于法不通,在人挑唆下,连招呼都不打,揣着当地民政部门关于张松林系马山梅亲生的证明,将于帮民告到法院,要求同于帮民平分家产。

经过法庭辩论,审判长当庭宣判:驳回原告张松林上诉,于帮民与张松林不存在遗产继承纠纷。

审判长宣判完毕,于帮民平静地说:“既然张松林肯认我做弟弟,我应该接纳他这个哥哥。刚才哥哥说他家境十分困难,我资助他50万元办个养猪场,而用政府的扶贫款扶助别人。”

尴尬的张松林听于帮民说完,先是愣了片刻,接下来老泪横流,离开原告席几步跨上前去,紧紧抱着于帮民说:“帮民,兄弟!好兄弟!哥对不起你!对不起咱妈呀!”

于帮民眼泪落到胸前,还没来得及回应,张松林紧接着说:“我现在才知道,妈的亲生儿子死在战场上了,你改名于帮民,是在替我们兄弟俩尽心行孝啊!”

庄严肃穆的法庭上,先是一阵唏嘘,后来竟破例响起了掌声……

2018年12月1日

(刊于2018年12月22日《解放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