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岁的刘保国原是省图书馆职员,知书达理,为人和气,喜欢收集报刊资料。退休前把40年收集的十几种报刊一期不少地捐给省图书馆,成为书报收藏界的传奇人物,被省政府评为“劳动模范”。
退休不到半年,年过花甲、文质彬彬的刘大爷却干起收破烂的行当。30年来一辆三轮车,一只电喇叭,春夏秋冬,风雨无阻,成为汉川市收破烂行当口碑载道、定于一尊的人物。
刘大爷的老宅是祖传四合院,大拆迁后获得三套新房,三个儿女各占一套,居室宽敞,人人欢欣,但没一家愿意收留父亲常住。儿女嫌老爷子收破烂丢人现眼,不讲卫生,多次劝父亲或者在家安度晚年,或者另干别的营生,但都被父亲谢绝。兄妹于无奈中商定,按月轮流负责父亲吃住,但不准他穿脏衣服进家,更不准把收回来的破烂堆在门前。
刘大爷理解儿女的难处,每晚回家前先东张西望,把装满破烂的三轮车藏起来,再换上干净衣服进门。但人心不古,刘大爷辛辛苦苦收回的破烂几次被蟊贼夜间盗走,连三轮车也丢了一辆。刘大爷气恼之下,边走街串巷收破烂边寻找愿意出租的房屋。
乾坤胡同袁建是荣川小学教员,爱人红云在一家民营饭店当服务员。两人收入本来就少,龙凤胎出生后日子更加捉襟见肘。袁建安家的棚户区只有一间半住房,听说刘大爷想租房,便与妻子商量全家挤到一间住,腾出半间租给刘大爷,为两个孩子换点奶粉钱。刘大爷听说后为之感动,表示租金按楼房支付,孩子的奶粉钱由他包办。袁建夫妇过意不去,又在墙角搭建了防雨棚,便于刘大爷存放三轮车和收回的破烂什物。不长时间袁建两口子与刘大爷便亲如一家,只要知道刘大爷回来前没有吃饭,红云会亲手为老爷子做饭烧菜。红云还从饭店买了两件大师傅穿的蓝色工作服,让老爷子收破烂儿时换着穿。袁建有空主动搭手,帮老爷子装卸整理破烂,两个幼儿更把刘保国视为亲爷爷。一家人不分客主,其乐融融。
然而天公拂人意。这年初夏,一场8.0级地震举国震惊。袁建和红云得知孩子在幼儿园安全无虞,急忙赶回家里,只见自家房子已经坍塌,正在午休的刘大爷被埋在废墟下面。
三年多来,袁建多次询问过刘大爷的家境,刘大爷只说老伴去世早,子女都很忙,家庭地址却一字不露。袁建刨出老爷子遗体,请派出所清理现场,在铺下棉絮夹层的塑料袋里翻出三件遗物:一是上河路68号一套三居室的房产证;二是两张共计15万元的存款单;三是一份经过公证处公证的遗嘱。
警察和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人员轮流翻看遗嘱,白纸黑字明白无误地写着:
本人刘保国自愿将上河路68号三居室住房无偿馈赠给荣川小学袁建老师,自即日起该套房主应更名为袁建。两个存折里的15万元亦归袁建老师所有,用于贴补其幼儿奶粉开销。上河路68号居室内存放的5种报纸、6种杂志30年无一缺失,请袁建老师组织学生整理编号,如数赠送给省图书馆。
遗嘱末尾是刘保国的签名、手印,公证处的证词、证印和日期。
一个多月后,媒体在显著位置以《破烂王的瑰丽人生》为标题,报道了刘保国的感人事迹。
2018年7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