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入侵:从魔改三国开始!

91.女娲补天

字体:16+-

“天有四时,而先人们也就根据看到的天空,把夜空分为了四部分。”

“当天空中有什么星星的时候,就意味着今天是什么节气。”

“这就是最古早劳动人民的智慧,而这种能力,则也是观术的一种。”

古天的声音徐徐缓缓:“望气,识人,观星。”

“这三者构成了观术。”

“先不说观术,只说历法。”

“先人们虽然伟大,但却也有自己的局限性,当第一名天才掌握观星之后,他制定的历法就会一直延续下去。”

“古人再聪明,也没有我们现在这种科技水平,自然也就不清楚什么叫公转自转,不知道什么叫地转偏向,不知道什么叫磁场偏离。”

“这是一段很久的时间,也许数千年,也许上万年,但可以确定的是,随着磁场的逐渐偏转,海蓝星的黄道自然也会发生偏转。”

“即使你在同一片土地上一直生存数千年,你观测天空的树木也从未变化,但天空自己也会变化。”

“而历法没有变化的结果就是,你再也看不到某颗指挥农时的星斗。”

“你说,这对于农耕的打击,与天塌了又有什么区别?”

白泽只听得脊背发凉。

古天却还在继续。

“重点是,之前那些也许都可以称之为现代人的臆想。”

“但任何女娲补天的版本,都提到了一句话,天倾西北,地不满东南。”

“我们现在通过技术手段确定了一个结论,曾经东南方的星斗,已经在中原的观测点,再也看不到。”

“古人不知道什么叫磁场偏转,但他们可以通过共工撞断不周山这种神话故事记录下来。”

“这才是神话故事存在的意义。”

“不过记录下来,不代表问题从此得到了解决。”

“农事不正,星空陌生,便急需新的人制定新的历法。”

“于是女娲部族横空出世,她不一定只是一个天才,也许是一个部族的天才,用很多年的时间,重新认识了头顶的星空,记住了播种时星空的样貌,记住了收割时星斗的位置。”

“这不是一年两年能够完成的事情,但她们终究做到了。”

“也许女娲们坐着观测星空的石头也被人们记住,后来被美化成了五彩石,以至于后续都生出一只猴来。”

“事实上古人们根本不在意星空的位置,他们只需要知道是否可以耕种的信息。”

“也就是这种实用主义,才让女娲部落从一开始的观测者,被逐渐神化为大神,填补了泄露倾倒的天空。”

“而我们则可以从星图推测女娲部族制定历法的时间。”

“两万年前。”

白泽看向古天。

这说法有些过于玄乎。

并且...

“那更早的历法是谁设立的?”

白泽不由地问道。

“没有记载。”

古天面露苦笑。

“两万年前的神话已经足够费劲,更早的记载甚至神话都没有。”

“不过我们可以确定,历法绝对存在。”

白泽皱起眉头:“这就是断档?”

古天压了压手:“稍安勿躁。”

“这早都是断档之后。”

“我们与西方有所区别的地方就在于,华夏是唯一一个伪装成国家的文明,因为我们一直有明确的记载与考古发现。”

“三皇五帝时期我们也许暂时无法确定,但是夏朝是已然被发掘的遗迹证明的国度。”

“而夏朝的最开始,那场席卷海蓝星的大雨,在华夏所有类似的故事中都有记载,自然也就有了可信度。”

“后续,通过科学研究,我们也确定了小冰期的存在。”

“也就是小冰期的退去,给了华夏一个偌大的机缘。”

“温暖,对于农耕文明来说便是老天爷的最高赏赐。”

“随着小冰期的退去,这也许不是一蹴而就,但早在开始就有了苗头。”

“也就是这时,第一个朝代从部落中脱颖而出,夏朝建立。”

“这是一个伟大的开始,而之后的商朝则更加强大,直到周朝。”

“那是华夏最温暖的时间。”

“温暖就会带来更多的粮食,更多的耕地,更多的人口。”

“所以周朝自然而然就强盛了起来,不过还是那句话,量变引起质变。”

“上过初中的人都知道,随着铁和牛在生产中的使用,周朝进入了一个偌大的翻新的时代。”

“于是诸侯割据,强大的生产力让他们能够供养起自己的野心。”

“甚至文化上,百家争鸣的盛况也在这时开始。”

“那是一个极为辉煌的时代,一切荣耀都归于这片土地。”

“只是,物极必反。”

古天的语气中满是感慨:“冰期之后的温暖逐渐结束。”

“虽然也同样是开始,不过端倪依旧存在。”

白泽想到了华夏人都知道的故事。

“秦?”

古天点点头。

“这时候懂得望气就可以解决许多问题。”

“气运甚至可以直接理解成任何流动的东西,无论是云层还是水流,华夏的地势从头至尾都是西高东低,北高南低,所以变革往往都来自于西与北。”

“如同强风大多来自西与北一样。”

“随着小冰期后温暖的消退,原本黄土高原之上的森林逐渐消失,西北逐渐温度降低,供养不了那么多的人口。”

“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但当森林减少,抵挡不住那些冰冷尖锐的气运的时候,一直在被温暖氤氲的中原与南方,自然就会杀伐之气影响。”

“于是始皇帝统一六国。”

“如同寒风吹拂整片国境。”

“奈何寒风虽然强盛,却也后继无力,毕竟华夏太大,再冰冷的风吹拂久了之后就会被同化。”

“于是大秦只存在了十几年。”

白泽甚至想不通古天是在拖延,还是在给他灌输一些自己从未接触过的想法与知识。

他叹了口气:“不过别忘了,寒冷之后就会出现温暖,无论是真正的温度,还是气运上。”

“于是秦朝灭亡后,大汉建立,国祚数百年。”

“我们可以说大汉是在大秦的尸体上汲取了无数营养,但它确实传承了不少大秦的遗志。”

“再然后,这个轮回便重新出现。”

“就好像你评书里第一句话一样,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