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高考

56、为什么呢

字体:16+-

女儿怀孕做人流让陈一卉十分沮丧。

以前曾亲眼看到女儿和名叫梁洪的男生异常亲密,她原本不放心,可陈一卉心存幻想,认为无论如何杨帆是聪明孩子,不至于出现上高中怀孕这样的荒唐事。前段时间忙火锅店生意,某种程度上把女儿撇到脑后去了。偶尔回家看到杨帆料理生活很有主张,显得井井有条,她还暗自庆幸女儿有很强的生活自理能力,认为杨帆再差也不至于堕落,毕竟她算是一个自立自强的女性,母亲的品格难道对女儿没有一点点潜移默化的作用?

可是,现实很无奈。女儿不仅怀孕了,而且大大咧咧毫不在乎。如果说怀孕对于高二年级小女生本身是荒谬绝伦的事情,女儿毫不在意的态度更加可怕。做小小的人流手术,给老师请个病假,耽误三天五天,倒也能说得过去,可杨帆要是继续那种无所谓的态度,谁能保证她不会做出比怀孕流产更荒唐的事情来?这样一想,陈一卉心里难免沉甸甸的。

还有让陈一卉更丧气的,她曾经的男人、在祁北市也算声名显赫人五人六的程元复竟然不像个男人,面对应负的责任避之唯恐不及,跑得比兔子还快!事后,陈一卉十分后悔在医院拦截程元复,并且一气之下把隐藏了十七年的秘密泄露无遗。从当初她不谙世事、在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怀孕,程元复又弃她而去开始,陈一卉一直独自担当抚育一个小生命的责任,从没有想过要负心男人承受什么,现在孩子长大,喜也罢忧也罢,苦也罢累也罢,都是自己的事情。那天在医院,她被女儿怀孕这个难以接受的事实气糊涂了,一霎时迷失心性,程元复又在最不该出现的时候出现,弄得陈一卉歇斯底里瞬间爆发,声嘶力竭要这个男人负起责任来。事后,陈一卉意识到荒唐,很后悔。幸亏程元复当时逃走了,假如他愿意当面认杨帆做女儿,负起当爸爸的责任,陈一卉你后悔不后悔?不过,这种可能性不存在。程元复不仅从医院仓皇逃走,事后也没有用打电话或者别的方式同陈一卉联系。相信他能判断清楚陈一卉那番话的真伪,之所以逃之夭夭,是不愿意让私生女这种事影响了他风光无限的现实生活和风生水起的锦绣仕途。什么人哪,啊呸!陈一卉在心里说。

这段时间,陈一卉做生意的心气儿没有前一阵高了。她将“浦莱丝”连锁店的经营交由聘来的副总经理全面负责,自己有一搭没一搭,偶尔去看看转转,觉得生意兴隆似乎不受影响,自己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家里陪伴女儿。

“杨帆,你想没想过你的未来?”有天晚上,陈一卉忽然觉得,很有必要和女儿好好探讨人生之路。一个人要是没有人生目标,岂不是盲人瞎马,而且缺乏奋斗的动力。这是最起码、最简单的道理,以前怎么没想到和孩子探讨探讨呢?可见自己没有尽到母亲的责任,孩子出问题不能全怪她。

“妈,您是不是要对我进行革命理想教育?”杨帆仍然油嘴滑舌,很不严肃。

“你是不是觉得妈妈很滑稽?你是不是觉得妈妈假大空?其实,对任何人来说,理想都很重要。假如你没有理想,或者说没有认真思考过人生目标,我作为家长,教育你一下也没什么不可以。”陈一卉忍住心中的愤懑,表情很严肃,语气却很和蔼。

“教育吧,我听着呢。谁让您是我妈呢。”

“杨帆,说起来你也不算小了,应该想想将来的路怎么走。既然你以前没有好好想过这个问题,今儿我帮你分析分析。为什么现在的家长人人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都把孩子的学习看成头等大事?难道家长都是铁石心肠,不知道学习又苦又累又枯燥,宁愿催着逼着压迫着孩子,一点儿都不心疼吗?其实不是这么回事儿,家长也是被逼无奈呀。咱国家最基本的国情是人口多,工作岗位比起人口基数来显得太少,就业压力比全世界任何地方都大。正因为就业压力大,竞争被提前到了中小学乃至幼儿园。家长都懂得,谁家的小孩学习好,各方面发展得好,将来长大了参与就业竞争就能占据有利地位。为什么大家都挑好学校,选好老师?为什么办得好的小学和重点中学挤破大门?原因在于家长都想让孩子有好的学习条件,用好的学习条件来保证好的学习成绩,有利于将来考上好大学。学历越高、学校牌子越亮,将来就业越容易。甚至上什么样的学,和将来参加工作以后的薪酬水平也有直接联系。你想想,面对这样的情况,哪个家长敢不重视,敢拿孩子的前途和命运开玩笑?”

“我明白了。大人有大人的逻辑,大人总是希望儿女按照他们给设计好的路往前走,我们没有一点点自主权。或者说,我们这代人的命运完全掌握在大人手里。”杨帆接过妈妈的话茬,按照她的思路自说自话。

“问题不在大人身上,而是社会现实不允许你们有更大的选择余地,这一点不以父母的意志为转移。所以说,懂事的孩子应该理解父母,自觉地去适应社会现实的要求,尽最大努力好好念书。只有学习成绩好,通过高考走进重点大学、名牌大学,将来的人生之路才可能有更大的选择空间,否则就会走入绝境,没有前程,没有出路。你想想,杨帆,情况多么严重啊!谁家的父母都不是铁石心肠,可谁家的父母都得硬着心肠,这就是现实!”

“这就是学校、老师、家庭、父母都逼迫我们往高考这条羊肠小道上走的原因?明明知道独木桥难过,大家都往独木桥上挤?新闻媒体不是经常宣传,条条大路通罗马,考不上大学不见得没有出息,难道都是骗人的?”杨帆摇着头,不赞成妈妈的观点。

“杨帆呀,不能光看新闻媒体怎么说。口号和现实之间往往存在着很大差异,新闻报道以偏概全,报喜不报忧,这是一种不好的风尚。我知道总是有人强调素质教育,批评应试教育是弊端,可实际做起来,大家都在搞应试教育。哪个学校的校长要是真刀实枪地搞素质教育,恐怕这个校长就要下台了,等不到上级领导撤换,家长就把他吃了。所以说,素质教育只是挂在嘴上的东西,考大学才是万千学子的唯一出路。孩子,你不能逆潮流而动啊!”陈一卉苦口婆心。

“可是,妈妈,”杨帆说,“晚了。已经学不进去了,我已经注定考不上好大学,‘三本’以下,民营的、差的、自费的也许差不多。这是铁定的事实,难以改变。”

“你说什么呢!你本来学习基础好,哪怕前面耽搁了些,只要从现在开始努力,肯定能赶得上。退一步说,即使明年高中毕业考得不理想,大不了再复读一年,总能考上理想的大学。这是你人生路上必须通过的重要关口,不容回避,也不能退缩。杨帆,你这么聪明的脑袋瓜,考大学有什么难的?关键要有自信心。”

“妈,您不用给我戴高帽。我对考大学早就没兴趣了,您不要期望值过高,免得到时候失望太大,您受不了。”

“为什么呢?这是为什么呢?”陈一卉觉得她的一颗心掉到冰窖里去了,强烈的失望在她脑子里弥漫开来。

杨帆噗哧笑了:“妈,您怎么成春节晚会上蔡明演的那个售楼小姐了?‘为什么呢’,‘这是为什么呢’,经典台词啊!”

“你还有心思笑?”老半天,陈一卉才回过神来。女儿给她的意外太多了,但她并不想放弃对杨帆的教诲:“你说说,你的教训该有多深刻呀!最要紧的,你必须和‘狼爱上羊’,对,梁洪,你必须和他断绝关系。要不然,你的心思用不到学习上。”

“妈,该我用蔡明的台词了,‘为什么呢’?‘这是为什么呢’?谁规定的,高中男生女生不能产生感情?根据我的体验,感情的产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您一句话,就能让我和梁洪同学之间的感情消失吗?显然做不到。”杨帆的口气没有商量的余地。

“我也承认,感情的产生往往在无意间,人年轻时候不懂感情,特别容易盲目地陷入感情的圈套。可是,杨帆呀,妈要告诉你,人是不能放纵感情的,男女之间的感情最美好,也最容易给人造成伤害。卿卿我我谁不会?青年男女在一起寻求快乐谁不会?只要生理上成熟或者基本成熟,都能做得到。关键问题要学会克制,要遵守一定的规则。比方说,正在上学读书的青年男女,尤其中学生,绝不能沉湎于男女之情不能自拔,为这种事儿耽误学业、耽误前程,无论如何很荒唐,将来长大了肯定要后悔。”

“妈,也许您是对的,可是,我绝对离不开梁洪。只有和他在一起,我才觉得人活着有意思,生命蓬蓬勃勃,生活充满乐趣。我已经很难想象假如没有梁洪,我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假如有人要拆散我俩,或者破坏我们之间纯真美好的感情,我会把他看作敌人,假如没有了这份感情,我很有可能选择离开这个世界。妈,我说的是心里话。”

陈一卉心里一阵儿冷似一阵儿:“杨帆,你才多大呀?人生经验太少,承受艰难和考验的能力有限。你觉得和梁洪之间的感情是世界上最纯真、最了不起的感情?你认为这份感情一定能经得起天崩地裂海枯石烂的考验?孩子,你太幼稚了!我不能不告诉你,妈妈也年轻过,也为感情疯狂过,最终,感情不是生命中的一切,感情只是杀人不见血的软刀子!女儿,我怎么才能让你清醒呢?”

陈一卉差点把杨帆的身世之谜当孩子的面揭开,但她想了想还是忍住了。

“妈,我最多只能答应您,认真思考您说的这一切。至于究竟是要放弃和梁洪的感情,还是放弃考大学的努力,就交给我来决定吧。您不必太为我操心,我长大了,即使自己的选择错了,将来也不后悔,不怨您。”

“杨帆,人一辈子只年轻一回,重要关头把路走错了,后悔来不及,改正也没有机会呀!女儿呀,当妈的能不为你好?我的教训怎么就不能成为你人生路上的经验呢?你要是不听劝,我作为母亲就成了世界上最失败的母亲,我会心如刀绞,我会坐立不安,甚至我的将来生不如死哪,孩子!”陈一卉泪流满面。

“妈,没那么严重。您让我再想想,我一定会好好想这个问题。您别哭了,好不好?妈……”杨帆抓住妈妈的胳膊摇晃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