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中学校长

(18)

字体:16+-

自从上次郑凯萍来听课,说四中应该调整工作思路,可以考虑另辟蹊径,邵玮一直在想,从目前四中的实际出发,怎么才能搞出亮点来呢?

有一天晚上躺在**苦思冥想,邵玮忽然想起最近几年兴起了国学热,人们对祖国传统文化“认祖归宗”, 孔子、老子、周易、史记、三国、水浒、唐诗、宋词、元曲等等,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电视上的《百家讲坛》邀请高校教授讲国学经典,成为收视率极高的节目。从1994年开始,在台湾台中大学王财贵教授、北京大学季羡林教授以及著名国学家南怀瑾先生等人的倡导和推动下,先台湾、香港,再大陆乃至北美西欧等地区,凡是有华人居住的地方,普遍开展“儿童诵读经典活动”,简称读经活动。提倡让十五、六岁以前的孩子在不求甚解的前提下轻松愉快地朗读和背诵《诗经》、《论语》、《孟子》、《孝弟三百千》等中华传统经典著作,让孩子们在一生当中记忆力最旺盛、心灵最清澈的黄金时期直面经典、汲取中华源头文化的精华而终身获益。

诵读经典成为一种教育时尚,外地的学校搞得煞是热闹,而龙川市好像还没有哪一所学校把弘扬国学、诵读经典当做一件大事来办,四中为什么不能通过认真做这件事制造一个亮点呢?

这一夜,邵玮竟然兴奋得没有睡好觉。他想,明天先和语文组老师们探讨探讨,看看四中做这件事成功的把握有多大。

第二天,邵玮得到消息,请了几天假的语文教研组长、他手下的得力干将之一——罗萍老师从外地回来了,她不幸遭受极其严重的意外打击。

罗萍的女儿在南方上大学,前几天学校突然打来电话,说她女儿得了急病,要家长火速赶来。龙川市的飞机场还在建设中,等罗萍和丈夫老孟乘火车赶到女儿所在城市,孩子已经在医院重症监护室靠呼吸机维持循环,意识完全丧失了。罗萍第一眼看到女儿立即傻眼了,大声呼喊着问大夫,问女儿的老师:“这是怎么啦?我女儿这是怎么啦?”在场的人看着这位突遭天大不幸的母亲,个个瞠目结舌,有的暗自垂泪,但谁也帮不了她。

原来,罗萍的女儿突发急性白血病,事先基本上没有征兆。等到出事的时候老师问同宿舍的同学,她们才回忆起前几天罗萍女儿好几次说过她感觉很累,除此而外没有发现什么不正常。发病的时候,罗萍的女儿先说眼睛看不见了,等同学老师将她送到医院,孩子头部这儿那儿肿起了好几处。后来医生诊断说,是急性白血病引起颅内出血,手术救助已无可能,所以大家眼睁睁看着孩子的生命体征一步步走向衰竭。

等到大夫和老师把相关情况解释清楚,罗萍当场昏死过去了。老孟毕竟是男人,还算冷静,当他弄清楚孩子生命陨落已经没有逆转的可能性,建议大夫把呼吸机停掉,让孩子安安静静去。

这样,罗萍和老公从孩子上学的城市回来,带着一个四四方方冰冷的骨灰盒。

仅仅从南方走了一趟,罗萍一下子脱相了。面容憔悴,眼眶深陷,头发一夜之间白了许多,看上去岂止老了十岁!在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唯一的爱女突然间没了,这样的精神打击足以击垮任何一个神经坚强的人,何况罗萍是心肠柔弱的女人。

听说了罗萍老师的遭遇,邵玮觉得坏事了,天知道罗萍能不能经受如此严重的打击?诵读经典的事情只好先搁置,毕竟语文教研组长出事了。他赶紧让校办室通知其他领导,一起去看望罗老师,还让学校兼职的工会主席准备了数量不多的慰问金,尽管于事无补,毕竟也是一种表达心意的方式。

邵玮一行进了罗萍家门,罗老师第一眼看见邵玮眼泪“唰”就下来了,她喊一声“校长”,立即哽咽了。随后,罗老师和副校长汪淑悦抱在一起,再次痛哭失声,招惹得所有在场的人泪流满面。

罗萍的老公同样面容憔悴,胡须好几天没刮了,眼睛里布满血丝,抹不去的忧伤仿佛雕刻在脸上,成为一种常态。女人在一旁抱着女上司哭,老孟强忍悲痛,向学校领导简单叙述了孩子出事的经过。邵玮劝慰说:“这正是祸从天降,搁谁头上都受不了。你和罗老师要坚强,尤其是你,男人在这种时候一定要挺住,要不然女人就没法活了。一定要珍重啊,把牙关咬紧。”

说完了,邵玮才意识到,这种情况下任何语言都显得苍白无力,慰问金估计也没什么作用,除非你能让他们的孩子活过来。

不料刚过了三天,罗萍竟然主动跑到学校上班来了。她说:“我放心不下班里的学生。”

知道罗萍来上班,邵玮的第一反应是止不住眼泪。他赶紧跑去对副校长汪淑悦说:“汪校长,你把罗萍劝回去吧。等她的悲伤稍稍减轻些,再考虑上班。”汪淑悦的想法倒是与邵玮不同,她说:“也许能尽早进入工作状态,对罗萍反倒是一个解脱。我去见见她,相机行事吧。”

汪淑悦去了,劝罗老师多休息几天,罗萍果然说:“来到学校,和同学们在一起,我感觉好些。”汪淑悦于是对临时替罗萍管理班级的数学老师小丁说:“罗老师虽然来上班,但她精神状态不好,这个班你要多操心。”然后跑到语文教研组,对副组长说:“这几天教研组的同志要多关心你们组长,罗萍上课你最好去听听——在教室外面听也行——看看她到底能不能支持。有啥情况及时告诉我和邵校长。”

罗萍所带班级的学生也知道了老师家庭遭遇不幸,孩子们纯真的心灵被震撼。每逢罗老师来上课,课堂秩序分外地好,每当看到老师显现出疲惫,班干部或值日生就搬凳子到讲台上,说老师您坐着吧。后来,由班干部出面组织,初一(3)班的同学们分成若干个小组,每天放学轮流陪护罗老师回家。王金子不管班干部的分组安排,每天放学都坚持将罗老师陪送到家。

这样坚持了一段时间,罗萍心力交瘁,终于病倒了,住院治疗了十多天,才重新回到工作岗位。邵玮去问她,要不要把工作量减掉一些,比方说暂时不再担任班主任,等身体恢复得好些了再说。罗萍坚决不同意,说:“我能撑得住,我喜欢工作累一些。校长您要照顾我,就让我多干些工作,这样我心里好受些。”

谁也没有预料到,“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这句话在罗萍身上应验了。

眼见得罗萍的身体和精神状态有所好转,老师当中有人劝她:“罗老师,再生个小孩吧。你这样的年龄,生育能力还在正常范围内,现在医学发达,有大夫的指导帮助,应该没问题。”罗萍说:“我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养大一个孩子多不容易啊!”说罢她的眼圈红了。

也有人劝罗萍的老公:“独生子女也不好啊,万一遇到你这种不幸,唉……不过还好,能来得及,和你老婆再生一个吧。老话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老孟听了这种话怦然心动。是呀,再怎么说,这辈子总得有个后代吧,要不然,将来或多或少有点遗产谁来继承?没孩子就是断了香火,也对不起列祖列宗啊。

老孟有了这样的想法,就催促罗萍到医院检查身体,让医生做个结论,看看他们夫妇还能不能生小孩。

谁承想检查身体又查出一个大灾祸!

罗萍虽说年过四十,但平常身体很好,更年期没有到,按理说在医生指导下再生个小孩并非没有可能,不料检查身体过程中发现她罹患宫颈癌。再怎么说,癌症是要命的大病,没有别的选择,罗萍的老公只好同意医生的意见,通过手术切除了罗萍的生殖系统。也就是说,他们夫妇再想生小孩绝无可能。

罗萍的宫颈癌发现得早,做手术的过程表明癌症尚且没有转移的迹象。这就是说,检查身体救了她一命。及时发现癌症是福是祸,真不好下结论,也许正所谓“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一切全在老天爷安排。做过这次手术,身体恢复得差不多,罗萍回学校上班,她好象完全看开了:“这段时间,我已经死过两回了。从今往后,我将生死置之度外,好好活着,好好工作,每看见一个新的太阳,都算老天爷眷顾我。”

邵玮很长一段时间都十分留意罗萍,他觉得这个女同志坚强得有些不正常,唯恐她身上潜伏着某种危机,说不定什么时候会突然爆发。假如这样,一个优秀的人民教师就算毁了。

观察了很长一段时间,邵玮并没有在罗萍身上发现异常,于是他内心十分感动:罗萍老师真不简单!生生死死无所惧,天塌地陷不动摇,谁说女人的名字叫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