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立“建设体育强校”的工作思路以来,邵玮主政的第四中学搞出不少名堂。
除了教育局郑凯萍书记态度积极,邵玮还争取到了市体育局对四中体育工作的关注和支持。体育局和省上相关部门联系,重新确认龙川市四中为“体育传统项目学校”,重新召开命名大会,挂了牌子,让邵玮和他所领导的学校凭借体育在媒体上露了一回脸,省体委和市体育局还给了他们一定量的经费支持。
为了在不久的将来靠竞赛成绩说话,四中重新选拔、组织了少年田径队和篮球队,选派有经验的、责任心强的体育老师常年训练。体育教学的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体育教研组成了四中管理最规范、教研活动最活跃的教研组,陆续搞出了一些教研成果和论文。
少年田径队恢复训练几个月之后,省上的少年体校到龙川市选拔人才,四中有两个练长跑的初一女生和一个练跳远的初二男生被省体校的教练看中,选拔到省上去训练,为他们进入省队参加全国体育比赛做准备。省体校还承诺让这几个孩子保留龙川市第四中学的学籍,必要时让可以代表四中参加体育比赛,为学校争光。
四中在体育方面取得的成绩和进步得到上级肯定,教育局书记郑凯萍说:“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要我们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体育工作相当重要,这些年教育行业存在种种问题,都是应试教育在作祟。四中在不放松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突出体育特长,把学校办出特色,他们的办学实践值得肯定,相关经验值得总结推广。”教育局长肖奎元也不再给邵玮泼冷水,反过来鼓励说:“四中体育基础好,把体育作为办学特色很有道理。”就连市体育局的领导也到处讲,“四中在体育方面是全市各中小学的带头羊,他们作为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放到全省来看也是一流的!”领导的肯定和鼓励坚定了四中领导班子“建设体育强校”的信念,经过不断宣传,学校教职工对此项工作也有了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可是,过了一段时间,邵玮本人对“建设体育强校”反而没有多大信心了,原因是当年的中考四中无可避免再次吃了败仗,让学校领导班子和教职工队伍不得不再次接受社会舆论的炙烤!中考的两项主要指标——合格率和升学率,四中又在市区各兄弟学校名列倒数第一,“副班长”成了铁交椅,这一点无论如何让人难堪,况且来自家长和社会的种种议论及其所造成的压力让人难以承受。
难受归难受,邵玮依然硬着头皮召开教职工大会对中考进行评估总结。邵校长全面、客观地梳理了中考工作的得失,最终得出的结论是四中教职工所付出的辛勤劳动不能否认。其根据是屡次模拟考试毕业班学生成绩一直呈上升趋势,中考成绩也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四中学生的实力。中考失败的原因仍然要归结到生源状况差,这样说并非故意为本校开脱,而是有本学区生源大量流失的数据作依据。况且,兄弟学校在毕业年级采取种种手段,让所谓的“差生”流失掉,减小合格率和升学率的分母,也是他们中考取胜的重要方法和途径,四中在这方面却无所作为,是邵玮和学校领导班子实施素质教育的办学思想使然。这一点导致部分管理人员和老师对邵校长有意见,说他太迂腐,别人在桌子下面用脚踢、使绊子,你却冒充好人按兵不动,不吃亏才怪!
总结完了,邵玮依然难受,觉得他作为四中校长对不起本校老师和管理人员,让大家跟着他受委屈。与其这样,继续干下去还有什么意思?于是,邵玮找教育局领导,表达请辞四中校长的意思,结果被骂回来了。
肖奎元局长说:“你不当四中校长让谁当?你辞职的理由无非说四中的工作难度太大,你邵玮干不了,所以知难而退,你丢人不丢人?我印象中,邵玮同志好像也不是遇到困难就退让的人啊,难道我们看错人了?”
邵玮说:“我真的撑不住了。”
“撑不住也要撑。”
郑凯萍也批评邵玮:“工作遇到挫折就找领导辞职,有点像小孩子过家家。”
邵玮辩解说:“辞职不是为我自己。四中的老师年年都做最艰苦的努力,可是年年中考以后等待他们的都是失败的结局,简直成了宿命,难以更改,神经再坚强的人也禁不住这种周期性的沉重打击。老师们无缘无故受这种洋罪,我当校长无法向他们交代。除了辞职我还能干什么?”
郑凯萍说:“你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正因为如此,教育局正考虑着手调整、修改对基层学校的考核评价机制。要从各个学校的实际出发,让大家所付出的劳动、所取得的进步、各个方面的业绩——不单单是文化课考试成绩——都得到应有的肯定。同时要严格杜绝赶撵‘差生’,制止不正当竞争。这样以来,四中的情况会好转。无论怎么说,要以事业为重。一个好同志,既要在一帆风顺的时候勇往直前,也要在艰难困苦时迎难而上。咱都是共产党员,尤其不能斤斤计较个人得失。比起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来,我们个人的荣辱进退又算得什么?”
领导提出要改革改进评价机制,实际上等同于间接地肯定四中的工作,郑书记还讲了一番大道理,邵玮感觉再无话可说。
放暑假之前,市教育局发文,要在国庆节前后举办全市第××届中学生田径运动会。邵玮仿佛打了一剂强心针,一下子来精神了。中考再次让四中教职工队伍遭受挫折,相比较而言,田径比赛却是四中的强项,取得好成绩很容易办到。如果说一支好的队伍应该有百折不挠、屡败屡战的精神,那么眼下应该着手备战田径运动会,到运动会召开的时候,争取创造出空前的优异成绩,让四中辉煌灿烂一瞬间,对于提振士气、凝聚人心总能起到些积极作用吧?
有了这样的思路,邵玮立即着手部署参加全市第××届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事宜。按照他的想法,整个暑假,学校的田径运动队要坚持全天候训练,务求田径竞技水平有突飞猛进的提高。最终目标不但要夺取全市初中组团体总分第一,还要把尽可能多的单项奖牌收入囊中。
具体部署这项工作时,邵玮遇到了一些困难。
体育教研组最擅长田径项目训练的一位男老师在乡下的老父亲因脑梗瘫痪,平常由农村的弟弟妹妹照料,他本想利用假期去伺候老人尽尽孝道,可是学校训练田径队的任务十分重要,所以闹得心里烦乱。邵玮校长了解到这个情况,和这位老师爱人所在的单位协商,用借调的方式,由四中给体育教师的爱人开工资,让儿媳妇回老家伺候老公公一段时间,代儿子行孝,以便让这个体育老师安心训练田径队。别的相关体育老师从这件事看到了校长的决心,也都不再请假,有困难想办法克服就是了。
让体育教师牺牲假期训练田径队,需要给他们适当的报酬。邵玮和管后勤的魏家玉副校长商量钱从哪里来,魏副校长说很难办,学校经费本来很紧张,即使不紧张,假期给老师开加班费也不能从经费里面走,必须想别的办法。邵玮说:“我去向上级主管部门争取争取。别的学校也有假期辅导竞赛、外出参加各类竞赛的,应该能从教育局争取一点经费,甚至可以向体育局求援。万一没办法,把我的工资拿出来给体育老师做补助。”魏家玉苦笑笑:“就算把咱俩的工资都拿出来,也不够啊。”邵玮说:“我来想办法。”后来他到教育局死缠硬磨,总算从肖奎元那里要来一笔钱,算是教育局对四中“建设体育强校”的一点支持,让假期训练田径队的老师报酬有了着落。
被挑选参加田径队训练的学生也有请假的。平常学习紧张,好不容易到了假期,许多家长都想带孩子出去旅游,领略祖国大好河山,给孩子开阔眼界,增长见识。这本来是好事,无奈田径队训练对四中来说是大事,邵玮只好和相关的班主任、体育老师登门拜访,一个一个做学生家长的工作,让他们体谅学校的难处,支持孩子参加假期训练。最终,绝大多数家长被邵玮他们说服,个别非出去不可的学生也都缩短行程,尽可能早点回来参加训练。
四中利用整个暑假训练田径队的做法在校外也引起一些非议。三中校长许生祥不阴不阳地说,“四中年年中考吃败仗,想在体育方面弄出点成绩,老邵这是**。”暑假期间,兄弟学校都想方设法与上级“假期一律不得组织集体补课”的规定周旋,打政策的擦边球,给毕业年级补课,没有任何一所初级中学像四中这样抓田径训练。学校内部也有人不以为然,背地里说邵玮:“邵校长抓文化课要像抓体育这么起劲儿,也许中考成绩能好些。”
校内校外的种种议论邵玮有所耳闻,但这些都不足以动摇他的信念。邵玮校长一个暑假没有外出,基本上每天都到学校操场上看看训练,给教练员们和运动员们送去关心和鼓励。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秋季开学之后龙川市第××届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上,第四中学果然风头出尽,成绩斐然。他们获得了初中组团体总分第一、初中男子组团体冠军和初中女子组团体冠军,打破了龙川市初中生13项田径运动纪录,其中有的记录沉寂多年无人打破。在省体校训练的几个学生也回来代表四中参赛,女子长跑项目都成了那两个小女孩的表演赛,那个男孩的跳高成绩也把第二名甩得老远。
四中和四中校长总算辉煌了一把,让大家惊呼龙川市出现了中学生田径“梦之队”,别的兄弟学校难以望其项背。
在运动会上,眼看着本校学生总是站在最高领奖台上,锦旗、奖牌抱回来一大堆,邵玮的确有一种成就感。同样是四中这一方校园,同样的师生队伍,在体育方面付出努力马上就能见到成效,可是中考年年都做了艰苦努力,为什么结果总落于人后?这证明了生源状况的确有差异,而四中的生源也不是一无是处。假如说上级主管部门对基层学校的评价机制能变得更科学,四中老师的劳动同样能得到中肯的评价,体育方面的辉煌成绩同样能起到鼓舞士气的作用,事情岂不是好办多了?那样的话,在四中校长岗位上长期干下去也不是不可以。
这样想,并不意味着邵玮眷恋四中校长的岗位,而恰恰相反,他的潜意识里危机感时刻存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