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中学校长

(29)

字体:16+-

尽管中考成绩年年不景气成了死结,邵玮率领四中教职工团队仍然左冲右突,总想通过制造一些亮点来证明四中教学质量并非不好。上半年的“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龙川市整体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四中的学生总算挤进去一个三等奖,暑假教育局组织中小学生外出参加全省、全国的若干学科竞赛、青少年创造发明比赛、航模和无线电测向比赛等,四中也没有被剃光头。辅导老师尽管不比别人出力流汗少,但因为土壤贫瘠,偶尔冒出来的好成绩犹如十亩地里一棵苗那么突兀,弄得邵玮不知该喜还是该忧。尽管如此,一旦有了好名次好成绩,四中也要在校内甚至校外把宣传鼓吹的文章做足,让全校师生适时享受到成功的快乐。邵玮说,“气可鼓而不可泄,一支队伍假如没有了精气神儿,那就真完蛋了。”

为了“精气神儿”,为了四中能在艰困中还能继续向前走,邵玮校长决定实施他和学校领导班子琢磨出来的另外一个金点子:在全校开展“诵读中华经典,弘扬民族文化”大型主题活动。

这段时间,语文教研组长罗萍无论身体还是精神状态都越来越好,搞“经典诵读”她那儿不再是瓶颈。这项活动要把“读经”作为校本课程,纳入到语文教学中去。老师们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制定诵读计划,每天早晨和下午都安排20分钟,分年级、按教学班组织学生诵读《三字经》、《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古代典籍。

四中校园里学生诵读经典的活动搞得有声有色,其影响力犹如满园春色关不住,逐渐在龙川市弄出了很大的影响。经过一段时间努力,初一和初二年级的同学100%能熟读、80%以上学生能背诵《大学》、《中庸》、《论语》和唐诗宋词百余首。学校专门组织了大规模的“诵读经典”阶段性成果展示,在校外的大舞台上搞了一次精彩的传统文化表演活动。邵玮专门请了新闻媒体采访报道,结果在龙川市引起轰动,教育局和市上的领导都给予高度评价。邵玮亲自参与、以教研部门和语文教研组为主体搞了相关的科研课题,获得省上教育课题二等奖,并被列为本省推荐的国家级教育课题,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授予龙川市四中“中华经典诵读××年度全国优秀学校”称号。

四中在经典诵读方面取得成绩,一定程度上也为龙川市赢得荣誉。尽管三中校长许生祥嘲笑邵玮说:“这是老邵再次掀起‘**’的**”,但教育局在郑凯萍书记主导下推广他们的经验,要在全市中小学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活动全面开展并取得一定成效之后,教育局组织了若干“读经”的展示和竞赛活动。在此类竞赛中,四中因为开展活动较早,普及性高,基础扎实,所以屡屡获得胜绩。在全市中小学生个人诵读经典比赛中,有一项竞赛比学生个人背诵经典的数量和准确度,四中的王金子最终夺得桂冠。

在组织学生开展“读经”活动中,罗萍老师有一个重大发现,她的弟子王金子记忆力超强。比如对于《论语》这样相当有难度的典籍,王金子虽然不见得能弄懂文章的意涵,却能做到过目不忘,跟读三遍就记住了,而且背诵起来从不出错。所以,从一开始,罗老师就把王金子当作一个诵读经典的典型人物来培养,给他布置的阅读量、背诵篇目远远超过其他同学,而且注重对这个学生进行全面观察。罗老师发现,诵读经典让王金子找到了最有利的爆发点,这孩子简直是一架天生的读经机器,你给喂多少他就能吃掉多少,而且从来不发生消化不良的问题。因为在背诵经典方面出类拔萃,王金子得到学校领导和老师的表扬鼓励,让他有了更多的自信,学习成绩得到全面提高,各方面表现都很好,简直成了四中的一块瑰宝。

全市“初中生诵读经典个人争霸赛”主要比背诵量,当别的选手纷纷落马之后,王金子一个人竟然滔滔不绝继续背诵了将近一小时,直到主持人制止了他,认为比赛没有必要再继续下去,王金子成为当之无愧的超级冠军。更让人吃惊的是,在场的评委发现,王金子滚瓜烂熟背诵了将近两个小时的经典古籍,竟然连一处错误也没有。这样的记忆力和准确率完全能够证明,呈现在大家面前的简直是个记忆神童!当王金子走下台的时候,他那种神采飞扬、意犹未尽、一点没有疲倦感的样子,同样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王金子一下子成了小名人,他为四中组织学生诵读经典颇有成就做了形象的注释。后来龙川市电视台采访王金子,他只是简单地说:“我喜欢经典诵读。我相信多背诵中华经典对我的一生都有用。”但当记者让他给电视观众表演一下经典诵读时,王金子来劲儿了,背诵的过程显得神采飞扬,有一种说不出的文化韵味。

让所有人跌破眼镜的是,自从诵读经典活动将“记忆神童”王金子推向巅峰之后,他的神奇简直无处不在!

也许在读经活动中得到的表扬和鼓励激发了王金子好学上进的积极性,也许这孩子本身具有尚待开发的巨大潜能,甚或是幸运之神垂顾付出和收获不成比例的四中教职工队伍,专门给他们弄来一颗熠熠闪光的小星星。反正,自从在“初中生诵读经典个人争霸赛”中夺冠之后,王金子不断续写神奇。语文成绩自不必说,听说读写样样行;数学老师偶尔出于要鼓励他的心态,表扬说“王金子同学数学最近有进步”,然后老师发现他的数学果真进步神速;英语老师在课堂上说,“英语和语文都是语言学科,同学们诵读经典对学习英语也有好处”,说者无意听者有心,王金子的英语成绩也噌噌噌上来了;化学老师认为学好化学记忆力有相当大的作用,所以王金子没有理由不学好化学,结果他的化学成绩也迅猛提高;物理老师听说了王金子的全面进步,提示他“其他学科都进步了,物理难道甘于落后”,于是物理成绩也赶上来了……

王金子身上所发生的神奇变化首先把班主任罗萍高兴坏了,她赶紧跑去向邵玮汇报:“邵校长,王金子不得了!我实在没想到,这孩子竟然有这么大的爆发力,各科成绩全面提升,进步的势头非常凶猛,让人匪夷所思!”

邵玮也高兴:“罗老师,照你这么说,这是个神奇小子嘛。你给我估计一下,王金子最终能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学生?”

“看目前的势头,他完全有可能成为全班、乃至全年级最好的学生,成为全校的尖子生。”

“那好啊。你对他要多关注,多鼓励,多培养。王金子曾经为四中赢得过荣誉,把他培养得越成功、越优秀,越能证明我们的工作卓有成效。如果说他真是一棵好苗子,我想罗老师不会坐失良机,我相信你。”

“我会努力的。好几个科任老师都看好王金子,他不光各门学科全面进步,综合成绩优秀,而且有可能在数理化学科竞赛中给学校争得荣誉。”

“好好好,我等着好消息。你工作中有什么困难和问题尽管找我,我会全力支持。”

“谢谢校长。”

王金子简直成了一个学习机器,不知疲倦,不懂得停顿和节制。数理化老师几乎都觉得现有的教学进度满足不了王金子的胃口,他已经把现阶段应该掌握的知识弄得滚瓜烂熟,像急待出击的战士一样盼望着新的冲锋,汲取知识的渴望像一头猛兽在笼子里实在关不住了。数学老师小丁首先尝试给王金子加快课程进度,让他将学过的课程融会贯通,然后加快预习后面的功课,由老师适当点拨辅导,比别的同学先走一步。小丁老师的尝试很成功,半个学期王金子竟然将一学期的课程学完了,而且掌握得很熟练。有了数学课大步快走的美好体验,王金子对其他学科的进度也不满足了,无论物理、化学、生物,还是英语、历史、地理,他实际上的学习进度都超前,比其他同学快了许多,语文课外阅读量也比一般学生大,尤其喜好文言文。

四中虽然尖子学生相对较少,但上级部门组织的每一项学科竞赛同样要参加,并且要争取好成绩。永不服输,永不言败,是邵玮校长在教职工队伍中提倡的精神和风尚。当王金子在学习上表现出能力超常、日渐成为全年级乃至全校引人注目的学习明星之后,那些辅导竞赛的老师眼睛都盯上了他。

按照常规,竞赛辅导重点抓初三年级尖子生的训练,但王金子超乎寻常,虽然人在初二,但数理化等学科的知识拥有量和灵活运用的能力已经不比初三年级的尖子生差。所以,四中辅导数理化竞赛的老师都提出让王金子提早参加竞赛辅导,认为他会成为本校初中生学科竞赛的秘密武器。

一般情况下,同一个学生只参加某一门学科的竞赛辅导,原因是只有集中注意力才有可能攀登到一定高度,否则有可能广种薄收。可是王金子炙手可热,数学、物理、化学三门学科的竞赛辅导老师都要将他作为重点培养对象。邵玮校长听取了各个辅导老师陈述的理由,竟然同意让王金子参加数、理、化三门学科的竞赛辅导,要给他提供一个创造奇迹的机会和平台。学校还专门调整了竞赛辅导班的上课时间,避免不同学科在时间上有冲突。

不知道谁把王金子的事传播到记者耳朵去了,《龙川日报》和龙川电视台都要采访他。毕竟王金子是“慈善拾荒人”王大妈的养子、中华经典诵读比赛的优胜者,曾经被媒体热炒过,故而他的任何事情都具有新闻价值,何况他目前的表现堪称神奇。本来,四中被新闻媒体关注的机会并不多,大家普遍认为报纸和电视台采访报道王金子是好事,有利于塑造四中的正面形象,但邵玮校长和大家的想法不一样。为了阻止记者们炒作王金子,邵玮专门邀请《龙川日报》和龙川电视台的领导和记者吃饭。邵玮对他们说:“这个孩子目前不宜折腾。我非常感谢新闻媒体以往对四中的关注,聊备薄酒一杯,表达谢意。为什么眼下我不同意大家一哄而上报道王金子呢?这孩子经过四中老师的精心培养,尤其是班主任罗萍老师悉心关怀,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我把他看作四中的一颗希望之星,老师们都在努力,要把他培养成学科竞赛的优秀选手。正因为王金子有潜质,很优秀,很有培养前途,所以我不同意大家去干扰他。他毕竟是个孩子,我怕媒体再一次把他制造成‘神童’,弄不好会使王金子飘飘然,把一个有可能成为神童的好苗子毁了,所谓‘捧杀’就是这个道理。我也不瞒大家说,王金子除了正常学习,还参加了三门学科的竞赛辅导,时间十分宝贵,采访毕竟要耽误他的时间和精力。我之所以请大家来,是想当面拜托各位,不要到学校采访,也不要到王金子家去干扰。让我们的老师和学生默默无闻地埋头苦干,也许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王金子会给大家带来更大的惊喜。我承诺,到那时候,大家无论怎样报道王金子我们都大力支持。好戏还在后头呢,晚一点怕什么?拜托了拜托了。”

媒体人听了邵玮一番话个个满脸失望:“本来很有新闻价值,邵校长不让报道可惜了。”

邵玮又说:“啊呀,你们倒是提醒了我。刚才我提到王金子的班主任罗萍,她身上的新闻价值一点儿不比王金子差。简单说吧,这位罗萍老师突然遭遇了痛失爱女的沉重打击,自己又罹患癌症,仍然表现出超乎常人的毅力,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表现出一个优秀教师忠诚事业、无私奉献的牺牲精神。这种人怎么宣传都不为过。我希望大家采访采访罗老师,把她的伟大精神和事迹宣传出去。这样以来,也不辜负大家对四中的关注和支持。你们看咋样?”

媒体的老总和记者说:“你这儿藏龙卧虎呀!有这样的典型人物,我们干嘛不去报道?”

“我还有一个小小的要求。大家在采访报道罗萍老师的时候,关于她培养王金子的情节尽量不要大肆宣扬。还是我刚才的意思,尽量不要干扰和影响王金子。这孩子是未来大家做另一篇文章的资源,目前开发的时机还不到。”邵玮反复叮咛说。

新闻媒体果真把罗萍老师炒作一番。罗萍的事迹本来很感人,才华横溢的老记们用她把读者和观众弄得泪飞如雨。这件事对树立四中教职工队伍的正面形象、对提高学校的声誉也起到了加分的作用。

邵玮到几个辅导班对王金子进行现场考察,发现他真的和一般学生不一样,攫取知识的强烈渴望让人吃惊,在听取辅导的过程中整个人处于亢奋状态,像一个巨大的黑洞对数理化知识具有无比强大的吸纳力。说他神奇一点儿不为过。

邵校长问王金子:“你同时参加几门学科的竞赛辅导,吃得消吗?”

王金子回答说:“没问题,校长。我的计划是在初二要把初三的课程全部学会,尽量融会贯通。如果能提前一年参加中考、提前一年上高中,就能减轻我妈的负担。到了高中,我再争取用两年时间学完三年的课程,这样就能提前两年上大学,提前两年参加工作,早点儿报效社会,也让我妈早点儿享福。这是我最大的理想。”

邵玮摸摸王金子的头,没说什么。他心想,四中生源不断衰减、未来有可能关门大吉,靠王金子这样一根稻草也救不了命,但是,作为校长,该挣扎还得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