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中学校长

(44)

字体:16+-

有1万块钱做动力,许生祥想办法走门子,何玲请人捉刀代笔弄出来的教学论文在省教育厅的机关刊物发表了。仅在省级刊物发表1篇论文,何玲要评高级教师,学术方面依然很勉强,但凭借她的教学成绩,再加上许校长的能量,评上高级技术职务仍有可能性。

但是,何玲偏偏在不该出问题的时候出了点问题。

这段时间,何玲为了晋升高级教师绞尽脑汁,工作中有时心不在焉。有一天上课,她叫了两个学生到黑板上做题,其中孙权同学把一道代数题采用另外一种办法解出来了,因为他解题的思路和老师想的不一样,何玲没有深入思考,很武断地把孙权的解题结果判为错误。

孙权的数学课这段时间很有进步,他相信自己解题的方法和结果都是正确的,对何老师的判定不服气,但一时间不知该怎样反驳。女生张旭未经老师允许站起来声援孙权:“孙权解题的方法更简便,答案也是对的,为什么不行?何老师您错了。”按理说,何玲在这种情况下赶紧修正错误,找台阶下,完全能够化解矛盾,堂而皇之掌握课堂的主导权,可她情绪不好,对学生简单粗暴,喝令孙权说:“你下去!”紧接着又批评张旭:“课堂上不经老师允许乱嚷嚷,你这是破坏课堂秩序。坐下,要么你到讲台上来站着!”

以前因为何玲偏袒刘奇睿,孙权、张旭都曾经对班主任老师有过抵触情绪,后来矛盾缓解了,但这次明明老师错了,却要斥责学生,他们很不服气。

孙权梗着脖子,一边往座位上走,一边小声嘟囔:“下去就下去。当老师的只知道一种解题方法,没水平!”

张旭并没有坐下,反而噔噔噔走上来:“站着就站着。何老师您明明错了,还坚持错误,体罚学生。我可以在讲台上站,但我对您表示抗议!”

“抗议什么?你这不是明明白白捣乱嘛。下去!”何老师真生气了,怒斥张旭。

“您说罚站就罚站,您说下去就下去?学生也是人,也需要尊重!”张旭更不服气,眼眶里有泪花打转转。

“最没水平的老师才体罚学生呢。”孙权说。他声音的响度不很大,但足以让何老师听清楚。

“教育你就是对你最大的尊重。你愿意站,就给我站好!”何玲一边大声嚷,一边拽着张旭的胳膊,要让她正面对着同学,“孙权你也上来!你说我没水平就算我没水平吧,我就要让自以为是、顶撞老师的人站着。”

孙权又梗着脖子走上来,挨着张旭站下。他朝全班同学做鬼脸,表情十分滑稽,惹得哄堂大笑。

“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孙权你干什么?”何玲更加气急败坏。

“我干什么啦?我什么也没干。您说得对,我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我可耻,很可耻。”孙权说罢又做了一个更滑稽的鬼脸,全班同学笑翻了。

“没见过你这么不知羞耻的,扰乱课堂,破坏纪律!”何玲让全班哄然大笑弄得很伤自尊,没有抑制住情绪,竟然伸手在孙权头上拍了一巴掌。

“何老师打人了!”“何老师搞体罚了!”孙权、张旭的好朋友韩冬、魏国等人看见何老师将张旭拽来拽去,又动手打了孙权,况且老师显然不占理,于是都站起来,声援孙权、张旭,嘘何老师。

“这节课不上了,自习!”眼看课堂秩序大乱,何玲控制不了局面,于是面对全班呵斥一句,随后扬长而去。

何老师一走,韩冬、魏国跑到讲台上,面向大家像发表演讲一样,一个说:“张旭没有错!”另一个说:“孙权是好样的!”教室里竟然响起一阵儿稀稀拉拉的掌声。然后,韩冬、魏国把张旭、孙权拽回到座位上,全班同学乱哄哄议论,一节课被耽误了。

如今的家长个个对子女的学习无比重视,何玲带的又是实验班,因为和学生发生冲突耽误上课,当天就有不止一位家长给许生祥校长打电话。家长纷纷谴责何老师不负责任,质疑她怎么能随随便便耽误上课,况且动手打人,质问这样的老师有资格担任实验班班主任和主课教师吗?紧接着,教育局领导的电话也来了,告诉许校长有家长反映何玲体罚学生,随意停课,请学校认真调查处理,并将相关情况书面上报教育局。

许生祥让校办室和教务处做了调查,事实真相基本清楚。尽管何玲老师打学生的情节并不严重,只在孙权脑袋上拍了一巴掌,也没打出什么后果来,最多伤害学生的自尊而已,但有了这个情节,她体罚学生的事实成立。至于罚孙权、张旭站讲台,基本上被忽略不计,因为三中和本市其它学校、乃至全国的中小学老师,对学生罚站司空见惯,都要认真追究,麻烦就大了。调查还证明了何玲这次体罚学生理由的确站不住脚,产生矛盾的根源在于何老师否定了孙权解数学题用了不同于教学参考书的新方法,事实证明孙劝解题的路数不仅正确而且简便。老师不问青红皂白错怪学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何玲作为数学老师业务能力的缺陷。

调查过后,学校领导出面让何老师在仅有当事人的小范围向孙劝、张旭表达歉意。出面处理这件事的副校长采用各打五十大板的方法,把两个学生也批评一顿,要求他们以后要更加尊敬师长,不能故意和老师闹对立。孙权、张旭虽然心里有点别扭,也当面向老师鞠躬,表示和解。

何玲体罚学生情节并不严重。就三中而言,比她揍学生更厉害的老师多得是,但不知是善后工作做得好,还是没遇上喜欢告状的家长,总归别人都没惹出事端。何玲这件事因为经过了教育局,是上级责成三中调查处理的,所以给参与评定高级技术职务的几位领导留下了印象,以至于这个小错误成了何玲高级教师评审没有通过的理由之一。另外一个理由仍是何老师的学术理论水平有问题,有人给教育局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写匿名信,告何玲在省级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是枪手代写的,经调查确有其事。写匿名信的人估计是评高级职务何玲的竞争者。

三中骨干教师何玲本年度晋升中学高级教师的努力最终折戟沉沙,对她是个严重打击。知道了全市教育系统高级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否决了她的晋升,何玲第一时间去了许生祥那里,进了许校长办公室,她一屁股坐到沙发上,不说话先唰唰流泪。

“怎么了,何老师?”许生祥能猜出八九不离十,但他还是要问,想听听何玲怎么说。

“辛辛苦苦干工作有什么用呀?比我年轻得多的都能评上高级教师,为什么我不行?我想问问校长,我到底哪一条不行啊?”何玲抬起头,擦擦眼泪。

“何老师,我想说明一点,这次评审高级职务,你是咱学校重点推荐的,我和学校领导班子尽了最大努力。你也知道,为了给你发表论文,我费了多大劲儿?但最终决定权不在三中啊,我爱莫能助。据我知道,和其他人相比,评委会认为你的学术理论水平需要提高,上次体罚学生的事或多或少也有不利影响。”

“我整天忙着上课带班,学校领导总给我压担子,哪儿有时间搞研究?中学老师有几个是凭研究成果评技术职务的?拿这个否决我,让人想不通。再说,打学生比我严重的也不是没有,我怎么这么倒霉呀?”何玲满脸的委屈,眼泪又唰唰流。

“是的,何老师。中学老师的确工作忙,没时间搞研究,但大家都一样。学术理论水平也是相比较而言,你在这方面不占优势,自己要正确面对。体罚学生怎么说总是不对,我承认的确有‘谁被抓住谁倒霉’的偏颇,只能怪你运气不好。我作为校长这样说没有原则性,谁让咱除了同事,还是朋友呢?何老师你放心,我许生祥对你的业务能力、工作业绩心里有底,什么时候三中领导班子也不会不承认你为学校所做的贡献。这次晋升高级职务不行了,我会在别的方面补偿你。看看看,我又说了一句没有原则的话,但这是实话,也是我必须做的工作。牵涉到老师切身利益的事,做领导的也很难,有时候怎么也摆不平。你要相信,我心里有一杆秤,总不能亏待努力工作的人。我只能把话说到这儿,请你谅解,何老师。”许生祥之所以采取安抚政策,和他曾经收取过何老师一笔钱不无关系。

何玲尽管很委屈,也没有从校长这儿得到更具体的承诺,但她仍然点点头。有什么办法呢,该下台阶的时候也得下。

晋升高级职务何玲落选,年轻的德育处主任柯宁却通过了。客观地讲,何玲“节约”下的名额,某种程度上为柯宁创造了有利条件。当然,许生祥为柯宁晋升高级教师所做的种种努力、所起的重大作用不言而喻。

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和聘任告一段落。很快到年底了,又要评选年度的先进模范。这些年,“评先推优”也被搞滥了,各式各类先进加起来,名额并不算少。比方说,每年年终要评选先进教师、模范班主任和优秀教育工作者,工会系统也有评选表彰,“三八”妇女节前后评先进女工和“三八红旗手”,“五四”青年节评选先进团员和青年教学新秀,“七一”还要在党员中推选优秀党员和先进党务工作者,教师节有高层次的省级“园丁奖”和全国教育系统先进人物的推选,等等。按理说,评选表彰各类先进,也是给教职工办好事,大家应该高兴才是,但实际操作起来却不是那么回事儿了。

一般来讲,任何一所学校,只要领导班子不是太烂,管理水平不是最差,教职工绝大多数人都会积极努力工作,通过教育教学成绩来证明自己的价值。教师这个职业,劳动对象是活生生的人,老师整天面对思想稚嫩、眼眸子清澈无瑕的孩子,自己心灵也被净化,真正消极怠工、得过且过的人并不多见。中小学老师作为最基层的知识分子,多数人很爱面子,追求精神上的鼓励甚于物质上的满足。每次评选先进,自我感觉工作表现不错、理应得到荣誉的人总是远远多于上级分配给学校的名额和指标,僧多粥少、狼多肉少的矛盾是天然形成的,难以调和。

评先推优,走群众路线是必须的,但是,各个教研组和部门民主推荐的结果往往大相径庭,犯本位主义毛病、推荐本组本部门成员的居多。于是乎,学校领导班子的意见,换句话说,即校长负责制管理体制下校长的意见往往起决定性作用。

根据以往的经验,每次评选先进的结果出炉,作为校长,许生祥总有许多思想工作要做。有时候,领导必须面对某些发牢骚讲怪话、乃至哭哭啼啼的人,对方非要一个说法,可是校长又拿不出具有充分说服力的解释,结果会导致少数人思想上结下疙瘩,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工作积极性。

何苦来呢?不评先进,老师们工作干得挺卖劲儿,评先进给好处,反倒让一部分人闹情绪,实际效果和评选表彰先进的初衷有很大距离,甚至背道而驰。与其这样,还不如不评先进呢!但许生祥这种观点上级领导并不认同。领导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这次评选先进,许生祥觉得对三中来说非常重要,专业技术职务评审的某些遗留问题,可以通过评先推优起到平衡或者弥补的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化解矛盾,变消极为积极。

在许生祥的主导和坚持之下,何玲被评为优秀教师,并且被推荐为全市的模范班主任。评定过程中领导班子有人提出何玲前不久体罚学生造成不良影响,让她当先进别的老师会不服气,许生祥说:“一次并不严重的体罚,影响了何老师高级职务的评审,她吃亏吃大了。何玲是骨干教师,工作业绩十分突出,这次再不给弄个高层次的先进,我过意不去,对教师队伍的导向作用也不好。至于别人有意见,我来做解释——在大会上作解释。事情就这样定了。”

许生祥这样决定,显然是履行她对何玲曾有过的许诺,冠冕堂皇的理由是不能亏待努力工作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