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许多家长或打电话或找上门来,都对邵玮很客气,有的甚至请他餐饮娱乐,但要办的事情千篇一律,都想把孩子从四中转出去,恳求邵校长放行。
“总得有个理由吧?”邵校长对家长一律和颜悦色,“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就近入学,是市教育局的统一规定,也是全国通行的做法,四中不好违反。”
家长找出的理由五花八门,听起来都很充分,不好拒绝。明明知道这些理由真真假假,多数是编出来的,可是有必要一一揭穿吗?明明家长对你这所学校没有了信任感,即使硬把孩子留下,让人家身在曹营心在汉,学生不安心,家长不放心,你作为校长能心安理得?
那么,但凡找着闹着要走的一律放行?显然也不行。长此以往,四中岂不是要完蛋!
又有一位熟人来找,是邵玮刚刚参加工作时的同事苏甦。
邵玮、苏甦和许生祥大学毕业参加工作都在龙川市四中。那时候,二十来岁的苏甦青春洋溢相貌出众,吸引男性关注的目光在所难免。本校的男性青年教师凡是没有女朋友的都对苏甦有想法,其中最积极的追求者是许生祥,偏偏苏甦看不上他的为人,觉得这个人见了领导巴结逢迎,没有脊梁骨。而苏甦心中暗恋的对象是为人诚厚、做事执着坚韧的邵玮。那时候的邵玮心中有个“先立业后成家”的信念,根本没考虑谈女朋友,所以将美女的种种暗示以及频频送来“秋天的菠菜”都忽略了。许生祥对苏甦的追求虽也称得上执着勇敢,无奈女孩心中装了别的男子,一直不为所动。后来事情的发展是许生祥转而追求郑凯萍,再次遭遇挫折,心灰意冷过一阵子,后经人介绍与三中的女教师区小娇认识,最终组成家庭;邵玮工作上小有成绩之后经陈大妈介绍认识了医院护士裴芝兰,很快确立了恋爱关系;苏甦被心中的白马王子忽略,四中成了伤心之地,所以找机会跳槽到行政单位去了,最终找到市政府的公务员刘望春嫁了。
等到大家都结婚生孩子了,苏甦和邵玮有一次在酒桌上相遇,都喝多了。苏甦酒后吐真言,说起在四中那个阶段,她心中万分依恋邵玮,只可惜少女炽热的心被人给冰冻起来了,说到激动处涕泪交流。邵玮这才意识到他曾无意识地伤害了昔日同事苏甦,从此心中对她留下一份歉疚。
“苏甦?你怎么来了?”邵玮对苏甦登门有点意外。
“校长是多大的官呀,我一介草民难道不能找?”苏甦对邵玮语带讥讽,脸上却略微有些羞涩。
“哪里哪里,美女苏甦能记得老同事,老朋友,鄙人荣幸之至。请坐请坐。”邵玮半开玩笑说。
苏甦“噗嗤”笑了:“我以为你还会冷落我、拒绝我,心里正犹豫还敢不敢求你邵大校长办事啊。”经过了多年修炼,苏甦毕竟不是当年青涩的小姑娘了,她来找邵玮,其实早已抱定了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信念。
“说吧,有什么事?只要我能帮上忙,一定竭尽全力。”邵玮表态说。
“呵呵,邵校长这样的态度,让我受宠若惊,小女子这厢有礼了。”苏甦语带调侃。
“说吧,我知道你无事不登三宝殿。”
“那我就开门见山。我儿子也该上初中了,按照学区划分,应该被录取到四中,可我想给儿子择校,让他上三中去。我和刘望春商量过了,他愿意买台车,天天接送儿子上学。这事情不好向你开口,有挖墙脚之嫌,不过我翻来覆去想了,你是好人,会帮我这个忙。再说,咱还是老同事嘛。”苏甦看了邵玮一眼,眼神中含义复杂,脸上也略有一点羞赧。
“唉,你作为家长,心情我可以理解,但说到底,你们两口子不愿意让孩子到这儿来,还是对四中不信任,对我来说,这是个坏消息呀。”邵玮叹气说。
“我知道这样做对不起你。也不是我认为四中有什么不好,人都有从众心理,我和刘望春也是俗人,大家都说三中好,我们也认为把孩子弄到那里去可能是最好的选择。对不起,邵玮,我怎么想就怎么说,你别见怪。”
“我已经见怪不怪了。”邵玮脸上一丝苦笑,“你来找我的意思无非是想让我放行,别阻碍你儿子择校?”
“有这意思。”
“其实,在你儿子被录取到四中之前,我对他的去留没有任何影响力。这些年择校的学生挺多,本来属于四中学区的孩子被从半空中弄到别的学校——主要是三中——去了,我们根本无可奈何。这里面渠渠道道多了,你找不找我无所谓,真的无所谓。”
“嗯,我也知道这件事要办成关键是三中愿不愿意接收,找许生祥最直接。刘望春先去找了,找不到,回来就调侃我,说我是许生祥曾经的梦中情人,怂恿我再去找,许生祥肯定能给面子。说实话,我也到三中去了好几趟,谁知道许生祥玩人间蒸发,让你根本找不着。我和刘望春很着急,这才向你讨教来了。我想问问你,怎么做才能办成这件事?不找许生祥走别的路线成不成?非找不可的话怎样才能找到他?我拿你当朋友,真心实意讨教来了。”
“讨教不敢当。苏甦,既然你拿我当朋友,我也应该拿出朋友的真诚来,给你说说我的想法。”
“说吧,我洗耳恭听。”
“现在的家长为小孩择校很普遍,挑完学校还要挑班级选老师。可是,优质教育资源毕竟有限,想为孩子挑选好学校、好班级、好老师的家长不见得都能达到目的。像你们两口子,希望把孩子放到三中去,龙川有这种愿望的家长很多。且不说三中是不是真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好,毕竟一所学校的容量有限,不是说想进三中的都能进得去。这正是许生祥不得已躲藏起来的缘故,他要是不躲,那么多人围着,都要让孩子进三中,你想想许生祥招架得住吗?”
苏甦点点头,又摇摇头:“许生祥招架得住招架不住,不是我所关心的。我只关心我儿子怎样才能享受到良好的初中教育。”
“唉……”邵玮也摇摇头,“苏甦,我这么给你说吧,假如一定要给孩子择校,你和刘望春瞅准了三中,找许生祥只是解决问题的途径之一,其实也可以不通过许生祥——他手中那点权力,谁知道能自主安排几个学生呀。包括我在内,听起来是一校之长,但做起事来都要听上级吆喝,自主的空间和余地并不大,况且你现在找不到许生祥,我也不见得能找到。假如你能通过别的渠道找到教育局领导,他们说句话,也许比找许生祥更好。”
“嗯,你说的有道理。我老公在物价局当科长,他们有权管学校收费,就是不知道他一个小科长能不能跟教育局领导说上话。”
“这个渠道你完全可以试试。要是刘望春说话不灵,还可以找他的顶头上司,物价局长出面给教育局长说说话,这事情大概能搞定。”
“谢谢你。听你这么一说,我总算看到希望了。”
“你也可以直接找郑凯萍,她在教育局当书记,刚参加工作那阵儿,你俩不也是同事?”
“我才不去找她呢。当年她刚到四中不久,我就调走了,人家高高在上,我贸然去找,万一她要说不认识呢?我丢不起那人。”
“呵呵,不至于吧?苏甦,还有几句话,我讲出来你不一定爱听,但我认为值得你认真思考。”
“你说。”
“我倒认为追风从众不见得好。作为家长,与其费老大劲儿给孩子择校,还不如好好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才是变化的依据,真正的好学生不挑学校照样是好学生,学习习惯不好、意志品质差的学生放到哪里也变不成天才。不是我故意打击你,事实的确如此,更不是我为了留住你儿子故意要把你带到沟里去,教育规律是铁定的,谁也无法改变。还有,进了三中就一定能享受到最好的教育资源吗?你想想,凡是挤进三中的学生都想拥有最好的老师最好的班级,可是许生祥那里真正的好老师好班级有那么多吗?你家孩子万一不能引起重视,被置身于名校当中被人忽略的某个角落,你觉得好吗?”
“你说的好像也有道理,可我这阵儿脑子乱了。”苏甦不得不顺着邵玮的思路来想问题,一时间不知道该做怎样的选择。
“苏甦,其实你也可以考虑让孩子留到四中。我这儿也有最优秀的老师,整体的教师队伍相当敬业,大家愿意对每一个孩子负责。只要你愿意让孩子来,我保证给你安排好,让他享受一流的、最适合他的初中教育。”
“不不不,不不不,邵玮你别把我绕进去。我和刘望春给孩子择校的决心已定,不会改变,现在的问题是和你讨论怎样才能达成目的,而不是让你来动摇我的信心。”苏甦终于又拿定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