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北京作文教学研讨班的汇报交流,赵逸飞在教语文的同行中间有了一定的知名度。这次给公司职工运动会做了点文案工作,然后又在现场当广播员,通过认真努力和自身水平的正常发挥,事后也得到很高的评价。慢慢地,赵逸飞在祁北公司教育系统有了一定的名望,这在与他同时来应聘的一批人当中绝无仅有。知名度的增加应该是好事,赵逸飞内心对此也有一丝淡淡的喜悦。可是,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好事累积到了一定程度,说不定也会变成麻烦。
运动会过后不久,一个学期的工作将告结束,兼任党支部书记的贺校长将赵逸飞找了去,对他说:“小赵呀,经过慎重考虑,我和别的党支部委员商量过了,想给你增加点工作任务。”
听贺校长这样说,赵逸飞本能的反应并不是得到领导信任的喜悦,而是负重当中又被压上了一块石头的沉重感。毕竟高三两个班的语文课,加上相对费劲的‘慢班’班主任工作,以及他超强的工作责任心和自加压力的成就欲,说实话这多半年来赵逸飞弄得身心疲倦,况且越是临近高考,工作压力还会进一步加大。如果领导再往他身上加担子,第一反应是排斥一点都不奇怪。于是他对贺校长说:“还要给我加工作呀?高三两个班的教学加一个班主任,能把这些工作完成好已经很不容易了,再增加新的工作量,我怕完不成任务,辜负了领导的信任。”
“没事,我相信你一定能干好。你毕竟年轻嘛,家属还没带来,加班加点多承担点工作,应该没问题。”贺校长说,“我们想让你承担学校党支部的文字和事务性工作,也就是说,在教学工作以外,兼任学校党支部干事。具体任务嘛,无非是写写党支部的文字材料,开会做做记录,管理党支部的档案材料啥的。按照教育处制定的工作量计算办法,党支部干事的工作量是一个人正常量的一半,这就意味着你今后一段时间,要承担一个半人的工作量,学校会按照规定给你增加超量津贴。等到半年之后,这一届毕业班工作结束了,再给你安排新工作时,带一个班的课就可以了。”
听了贺校长的话,赵逸飞心中暗暗叫苦。一个半人的工作量,加上毕业班工作的巨大压力,以及党支部干事的工作很生疏、需要从头学起,岂不是要将我累死?但他嘴上不好对校长直接说:“贺校长,我非常感谢领导对我的信任,可是党支部的文案和事务性工作对我来说完全是陌生的领域,就怕我一下子拿不起来,耽误了工作怎么办?”
“这个不要紧。任何工作都有一个从生疏到熟练的过程。我看你给公司运动会帮忙,把从来没干过的事情干得很漂亮,咱们学校的工作你更加义不容辞。临时性加大你的工作量,是因为学校目前仍然缺人手,承担超量工作的不只你一个人。事情就这样定了,你再不要讨价还价。”校长的语气没有商量的余地。
既然没得商量,只能欣然领命,但是,从校长办公室出来,赵逸飞心里沉甸甸的。他想,走到哪儿都一样啊,都是鞭打快牛——越能干越爱干的人领导越发喜欢使用你,尽管不见得是坏事,但要完成超乎寻常的工作量,要靠汗水和心血,并非儿戏!
等到具体接手党支部干事的工作,赵逸飞才发现多承担点儿任务也不见得会吃亏。比方说,党支部有一间独立的办公室,书记由校长兼任,那么这间办公室兼党支部的档案室基本上由赵逸飞独立掌握。原先在老家教书的时候,尽管宿办合一,但每人一间屋,工作起来互不干扰。来到祁北公司第一中学,语文组初、高中十多位老师用同一间教室做办公室,相互之间难免干扰。尤其几个教初中女老师,把学生叫到办公室谈话,动辄大声训斥,与来访的家长交谈也高喉咙大嗓门,旁若无人,弄得赵逸飞往往皱眉头。有了掌管党支部办公室的权利,赵逸飞备课、办公也可以呆在这个房间里,免受干扰。再比如,原来兼任党支部干事的晁老师当了学校办公室主任,走时将该带走的东西都带走了,赵逸飞要完成相应的工作需要领取新的办公用品,到总务处领东西的时候,发现原先对他像母夜叉一样凶狠的鲁副校长竟然笑脸相迎,指示部下对赵逸飞所提出的需要有求必应,尽量办好,让赵逸飞有受惊若宠的感觉。
赵逸飞想不通这位女副校长对他的态度怎么突然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后来,鲁副校长说话当中泄露了天机。
鲁副校长说:“小赵呀,我才知道你原来是个相当能干的人啊!以前对你不了解,如果有啥得罪的地方,还请你不要记在心上,有水平的人一般都有大胸怀。你在咱们学校是个人物,党支部干事过渡过渡就成学校的中层领导了,以后遇到需要你关照的事情,还请小赵多帮忙。”
鲁副校长的话至少让赵逸飞感受到了两条重要信息。第一,在别人眼里,包括鲁副校长这样的学校领导者之一,都认为他是个人物了,这标志着他在祁北公司一中地位的提高。是不是人物不要紧,关键在单位、在周围人群当中取得了让人尊重的地位和分量,对今后的工作有利,也对改善处境有利。第二,党支部干事这个不起眼的职位,正是他成为一个“人物”的外在标识。在许多人眼里,教学一线的老师是学校里最普通的劳动者,是受人管的,而大大小小的管理岗位都是管人的,故而,一沾上管理层的边,身价立刻见涨。以前在他面前牛气冲天的鲁副校长,竟然对他赔笑脸,谁能说这不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呢?
赵逸飞心中立即有了异样的感觉,原来,成为一个人物是这般受用?在老家还当过中学教导主任哩,老家的学校没有那么多的副校长,除了校长就数教导主任官儿最大,那时候为啥没有很受用的感觉呢?原来,来到这里成为应聘者之后,一度遭遇虎落平阳被犬欺的感受,才让他体会到地位提高之后的反差,很受用的感觉与此有关。奶奶的,赵逸飞不觉哑然,世界上的事情原来这样滑稽!
后来赵逸飞才知道,鲁副校长之所以在他刚刚当上党支部干事就赶紧套近乎,原来还有更具体的事需想求他帮忙。
尝试着干了一段时间,赵逸飞觉得党支部干事这份活儿并没有对教学和班主任工作造成太大的影响。除了偶尔召开支部委员会和党员会需要做记录——其实不做记录党员会他也得参加——之外,别的工作都可以利用休息时间加班加点干,他主要的时间和精力仍然能保证用在高三工作中。
越是临近高考,对学生的工作越要细致入微。虽说赵逸飞所带的“慢班”当中不乏学习上得过且过的孩子,但在他的努力下,班级形成了一种人人争取进步,各个不甘颓废的风气,将那些原先基础不好,对学习丧失信心的人统统裹挟进来,逼得他们不得不随大流做出一副很努力的样子。如果说高考前是一个高强度的冲刺阶段,那么学生的营养问题以及适当锻炼和放松的问题都需要班主任操心。为此,赵逸飞专门请教了医院对营养学有研究的医师以及比他更有经验的老教师,专门就毕业班学生加强营养的问题给所带班级的学生家长写了一封信,详细介绍了科学的营养搭配以及对家长的希望和要求。至于每天的体育活动,除了早操赵逸飞带着本班学生认真跑步、认真做广播体操之外,下午的课外活动时间,他要求学生一定要到室外活动,缓解紧张,放松心情,劳逸结合,保护健康。而且只要没有大的干扰,他都坚持和学生一起活动、锻炼。
赵逸飞这样做,也难免被人讽刺挖苦,说他非要在青石板上钉钉,在麻袋片子上绣花,简直是瞎子点灯白费蜡。相比较而言,同为“慢班”的高三(3)班班主任以及除赵逸飞之外的其他任课老师,大家都优哉游哉,没有人像他那样把“差班”的工作做得非常细致,步步到位。
这一年放寒假之前,赵逸飞有了正式教师的身份,再加上他在学校承担超量工作,按规定能多拿一点津贴,所以,等兜里揣着在他看来已是相当数量的人民币回老家的时候,多多少少有点衣锦还乡的味道。假期同样有大学本科函授的面授辅导和考试,学习结束时,赵逸飞大大方方请平常要好的、本县的几位函授同窗老白、皇甫、小孙他们吃了顿饭,这些人难免说他“发了”,“阔了”,赵逸飞淡然一笑,心中觉得有钱总比没钱好。
妻子和父母最关心的当然是什么时候可以办家属农转非,以便他能将家属带在身边,不再孤身一人在外打拼。赵逸飞安慰父母妻儿说:“快了快了,单位正给努力,估计问题不大。”其实,这件事有没有问题,问题究竟有多大,他心中并没有太大的把握。
等到再开学,毕业班的工作更加紧张。赵逸飞顾不上别的,一心一意要让他的弟子尽可能在高考当中取得好成绩,以证明他的所谓“青石板上钉钉”、“麻袋片子上绣花”不是异想天开,以证明功夫不负有心人,什么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再说啦,包括学校领导乃至家长在内,大家都没有理由对“差班”的高考成绩抱太大希望,只要最终的成绩高于大家的期望值,对赵逸飞来说就是胜利。从这个意义上讲,成功和胜利是手拿把掐的,不会出现太大的意外。赵逸飞就像一位辛勤劳作过后静静等待收获的农夫一样,心中除了期待,还有一种幸福感和踏实感,以及将军般的惬意。
果然,赵逸飞所带的高三(4)班高考成绩出奇地好。
好与不好是相对的。和同年级的(1)班(2)班比,这两个“快班”绝大部分学生都考上了大专以上的院校,对于招收高中毕业生的中等专业学校,好学生们不屑于报考,故而“快班”也有没考中的学生,为数不算太少。相比较而言,“慢班”的学生都是经过“快班”筛选之后剩下的,从分快慢班那个时候的考试成绩来看,只要有一个“快班”的学生考不上大中专院校,那么从理论上讲,“慢班”一个都考不上似乎也合情合理。当然了,被分到“慢班”的学生,个别人也许因为分班考试时没有发挥好,本身的素质和学业水平进“快班”应该没问题,这样的少数可以算作“漏网之鱼”,本身不是虾米。当然“慢班”也允许有忽然间发奋了,成绩突飞猛进的典型,但一般来讲这两种人不可能多,故而“慢班”象征性地有几个人考上,哪怕只是考上中专、大专,就可以被认为成绩优良,从学校领导到学生家长,都不应该对“慢班”寄予更高的期望值。问题在于,赵逸飞所带的高三(4)班,竟然有一多半学生考上了,不仅有中专,还有大专,乃至本科,甚至有个别人考上了重点大学!考上大中专院校的,不乏当初老师同学眼里的问题学生,包括被侮辱与伤害过的女生白婷,也包括曾因打架斗殴出名的朱波、李煜。就连那些没考上的,也纷纷表示还会继续努力,或者复读一年,争取明年考上,或者哪怕上技校,将来也要当个有文化的劳动者。
大家都认为高三(4)班创造了奇迹,班主任赵逸飞创造了奇迹。
相比较而言,另一个“差班”高三(3)班也考出了“差班”应有的成绩,大约有近10个学生被大中专院校录取,中专居多。这些被录取的学生中,不乏得益于赵逸飞所教语文学科成绩较好的例证,也就是说,他们之所以能考上,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赵逸飞。这样以来,(3)班班主任彭老师脸上有点挂不住,遇见赵逸飞这个带平行“慢班”的拼命三郎,将他比得相形见绌。好在彭老师是个宽容善良的人,见了面起劲儿向赵逸飞道贺,并且连连表达自愧不如的意思,弄得赵逸飞反倒不好意思,仿佛他故意伤害了彭老师一般。
“彭老师,(4)班有这么多学生考上,很大程度上因为你给他们带数学课尽心尽力。成绩是全体科任老师共同努力的结果,您也有很大一份功劳啊。”赵逸飞的话有安慰彭老师的意思,但也不无道理。
一分汗水,一分收获,赵逸飞只不过用他的辛勤劳动和那股积极上进的韧劲儿,再一次验证了功夫不负有心人的古老真理。
高考成绩公布之前,这一届学生举行了例行的毕业典礼,学校领导除了肯定全年级同学的成长过程和所取得的进步以及各类各项成绩之外,特意点名表扬了高三(4)班和班主任赵逸飞,让在座的(4)班学生喜气洋洋,全然没有了往常“差班”、“慢班”受歧视的落寞和沮丧。典礼结束的时候,高三(4)班的学生竟然在会场上将他们的班主任往空中抛起,以示庆祝和感谢。
向老师告别的时候,许多学生都表示要一辈子不忘师恩,今后要继续好好学习,将来做对社会有用的人,用实际行动来报答老师,报答母校。有不少学生舍不得离开他们的班主任,女生当中好多人流下了眼泪。白婷哭红了眼睛,给赵逸飞留下了久久难忘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