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高地远

35、转学事宜

字体:16+-

又一个新学年开始了。

家属农转非的事情还拖着,赵逸飞在祁北公司上班,仍是只身一人。一中领导原先说新学期只给他安排一个班的课,加上党支部事务,工作就满量了,但实际情况是学校有老师调出,语文学科仍然人员紧缺,于是继续给他安排两个班的课,并且继续兼班主任。对于这样的工作安排,赵逸飞没说什么,毕竟家属不在身边,自己年富力强,多干点工作怕什么?挑肥拣瘦本来不是赵逸飞的风格,何况来到祁北公司不久,仍然是新人,需要累积更多的业绩和好口碑,多承担点工作量既是坏事也是好事。

赵逸飞被指派担任新高一两个班的语文课并兼任(1)班班主任,他的班级竟然成了大热门!

原来,赵逸飞带上届毕业班所创造的工作业绩早已为学校老师所称道,于是,新一届高一编班的时候,有许多本校的、外校的老师,以及社会上有一定能量的学生家长,都想为孩子选老师、选班级,赵逸飞所带班级其他科任老师也是学校有意安排的较强阵容,所以,想挤进他这个班的学生显得特别多,可以用后来的流行词汇“爆棚”来形容。

赵逸飞突然就火了。且不说这个爆棚的效果对他来说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赵逸飞本人对这种受人尊重、得到广泛信任的现状,心里多多少少有点小得意。这说明我干得好,所以才能得到好评和肯定。过了若干年之后央视春晚小品制造出了一个流行语叫做“我骄傲”,正是当时赵逸飞内心感受的真实写照。

新高一编班已经完成,只等明天学生报到时公布。就在此时,赵逸飞的“铁哥们儿”梁霞领着一位学生家长来找他。

“我听说有的人混得挺好,在这里干了才一年多就成‘名师’了。”梁霞走进办公室,连她领来的客人都没顾上介绍,先用戏谑的口气调侃赵逸飞,“于是,小女子慕名前来,恳求祁北公司第一中学大红大紫的、大名鼎鼎的赵逸飞赵老师,照顾一下我的熟人,帮忙接收个高一新生,不知可否?”

还好,赵逸飞正好在党支部独立的办公室,任由梁霞调侃,除了和她一起来的女人,不会有更多的人听到看到,所以赵逸飞并不觉得尴尬。

“有话好好说,不带这样‘讽刺挖坑’。这位大姐看上去好像是熟人?我想想,我想想,哦,想起来了,原来是故人!我们坐火车来到祁北市的头一夜,在火车站住旅馆,您和梁霞住同一间屋?我该怎么称呼您?春花大姐,行不行?”赵逸飞还算反应快,一下子想起了来人是谁。毕竟在火车站附近的旅馆只有一面之缘,而且是晚上,他差点想不起来。幸亏这个女人眉梢上有一颗智慧痣,是一个鲜明的特征,给他留下了印象。

女人连连点头,说:“赵老师好记性!我都不敢相信你还能记得我,还能叫上名字。我让梁霞老师领着来找你,很冒昧,是为了我家孩子的事。”

春花的丈夫是祁北公司的老工人,他们有个儿子,刚刚跟随母亲农转非成为祁北公司职工有户口的子女。孩子转来的时候上初二,在祁北公司第四中学上了一年多,今年顺利通过中考,按照就近入学的原则应该继续在四中上高中。刚开始,老实巴交的春花夫妇并没有想到四中有什么不好,一直到即将开学报到,他们才听孩子说,同学当中有几个人本来也应该在四中就读,但通过家长想办法走门子,都弄到一中上高一了。原因在于一中教学质量高,而四中在城市边缘,生源状况相对较差,学校里学习风气不够好,对孩子健康成长不利。这样以来,春花夫妇便萌生了把孩子弄到一中来上高中的想法。

春花之所以对儿子的学业特别重视,背后有个鲜为人知的原因。他们夫妻除了儿子,本来还有一个女儿,比儿子大三岁,上学时一直是优秀生、尖子生,相比较而言,儿子要迟钝、木讷一些,学习成绩并不是太好。谁知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女儿在老家上高中,乘坐班车去县一中的路上遭遇车祸,意外死亡,给做父母的春花夫妇造成巨大的心灵伤害。女儿没了,两口子把希望都寄托在儿子身上,期待儿子能有好的学业成绩,将来能有个好前途。正因为如此,当他们听到选择一中对孩子成长进步有利的信息之后,春花决意要想法设法把孩子弄到一中来。

春花的老公是矿山一线产业工人,她本人也只是刚刚进城的家属,都不认识学校的人。想来想去,春花忽然想起她一年多之前曾经在火车站旅馆与前来应聘的女老师梁霞有一面之缘,觉得梁霞热情善良,是个可以去找、可以求她帮忙的人。再经过一番打听,不但弄清楚了梁霞目前在二中当老师,还知道和梁霞一同来应聘的赵逸飞老师在一中带高一,所带班级正是家长和学生向往的热门,于是春花夫妇决计要找梁霞和赵逸飞帮忙。

春花先找到梁霞,说到儿子的事难免提起女儿遭遇意外,伤心掉泪不可避免。梁霞是个热心肠,难免有同情弱者的心理趋向,于是领着春花找赵逸飞来了。

赵逸飞听春花说明白了来意,自然而然意识到要给这个女人帮忙办事,对他来说相当有难度。

且不说赵逸飞在一中只不过是个新来的老师,人微言轻,关键在于春花夫妇给孩子办这事明显迟了好几步。想让孩子在一中上高中,应该在中考录取的时候托人找门子,直接给录取到一中就是了,甚至早早的在初三阶段就将学籍转移到一中来,考上高中顺理成章就会在一中。到现在,孩子已经被四中录取,班都编好了,再弄到一中来相当于要转学,手续比较麻烦,而且要打破就近入学的学籍管理惯例,超越常规,意味着这件事必然不好办。但是,春花来找意味着对他高度的信任,况且是梁霞领来的,况且春花再次提到她家女儿夭亡、儿子身上寄托着两口子所有的希望,脸上热泪长流,弄得赵逸飞干脆没有办法拒绝。

“春花大姐呀,你托付的这事,对我来说相当难办,难办的原因之一,因为你着手太晚了。不过请你相信,我会尽最大努力。这会儿我不敢给你做承诺、做保证,但我可以说,你儿子的事情办不好,我会和你一样不甘心。”赵逸飞表态说。

一中学籍方面的事情,滕副校长是主管。赵逸飞明明知道姓滕的对他不感冒,但要给春花大姐办事,从老藤那儿绕不过去,所以,只好硬着头皮去找。

果然不出赵逸飞预料,滕副校长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不行不行不行不行,这怎么有可能呢?都是祁北公司的学校,在哪个学校上学都一样,有什么挑的拣的?再说啦,都是兄弟学校,我们怎么能挖四中的墙角?他们录取过的学生,一中坚决不能接收。”

赵逸飞心想,你说这些空话大话官话有什么用?要是每一所学校办学条件、教学质量都一模一样,家长怎么会挑挑拣拣?既然没有挑拣的必要,你们当学校领导的为啥给我带的班级里塞了那么多后门学生?说是不挖兄弟学校墙角,据我知道你姓滕的从外校弄到一中来的学生也不在少数,怎么到了我这儿就一点点通融的余地都没有?但是,他表面上又不能和滕副校长过于较真,毕竟还得求他办事,只能笑脸相陪:“我知道这事情挺为难,可咱们一中接收兄弟学校学区的学生并非没有先例。家长找到我这里来了,不给帮忙办一下,实在推不过去,请滕校长看我在新高一任课的份上,给一点点面子,把这个孩子接收了吧。”

“明明知道很为难,你偏要来为难我?你说的不错,我们的确有接收兄弟校学区学生的先例,但那都是推不过去的关系,水至清则无鱼,谁当领导也不可能做到一个后门都不走。你到这个时候了还给人办学生择校的事,这个孩子的家长给了你多大的好处呀?”滕副校长满脸的不可通融,还带着一点点讥讽。

“既然水并非至清,多混进来一条鱼也不打紧。既然你们领导能走后门,也给我们小老百姓开一道门缝行不行?”抓住了滕副校长说话当中明显的漏洞,赵逸飞不想放弃目标,“至于您说到学生家长给我好处,这是对我人格的侮辱,我赵逸飞不至于为了一点蝇头小利做本不该做的事。我说的这个学生,本来与我没任何特殊关系,我本人更没有从家长那里得到好处,只不过出于同情,自认为应该帮这个忙。”

“我不管什么理由,更不管你的人格如何,这个时候来办这种事,是正月十五卖门神,太迟了,没有一点点可能性。你该干啥干啥去吧,我还忙着呢。”滕副校长很反感赵逸飞对他说话时的那份高傲,于是下了逐客令。

明明知道滕副校长这里绕不过去,但找他会无果而终也在赵逸飞预料当中。春花大姐的事情不能不办,尤其在滕副校长这里碰钉子之后,他更想把这件事办成。接下来该去找谁,赵逸飞早已想好了。

“贺校长,我有一件很为难的事情,不得不找您老来寻求帮助。”进了贺校长办公室,赵逸飞态度毕恭毕敬。不同的人得有不同的对待,老贺在赵逸飞心目中,是一位值得尊敬的领导者。

“说吧。你好像从来没求我办过什么事儿。”贺校长十分和蔼可亲。

“有一位学生家长今天刚刚来找我,想把她家孩子转到咱们学校来上高一,这孩子本来应该上四中。”赵逸飞实话实说。

“这事情啊?这阵儿来说,你不觉得有点迟了吗?”

“正因为我知道迟了,才觉得很为难嘛,实在不好意思向您开口。”

“明明为难,明明不好意思,你还是来了,我估计这家长一定和你有特殊关系。对我不保密吧?”

“没有什么秘密。孩子的妈是普通工人的家属,我来应聘时,和二中的梁霞一起在火车站小旅馆认识的。只不过我觉得这位名叫春花的家长很淳朴,她家聪明好学的女儿不幸夭折了,所以两口子对儿子寄予厚望,她来找我的那份殷切让我不忍心拒绝。没办法了,我才硬着头皮来找学校领导。”

“哦,是这样啊。这事儿你应该去找滕副校长,他是分管学籍的副校长。”

“我找了,滕副校长那里我说不上话,他将我拒之千里之外,根本没有商量的余地。”赵逸飞尴尬地笑笑,看着贺校长的眼神里充满期待。

“你把那个学生的姓名和原毕业学校、中考考号和成绩告诉我。我直接去办,你隐身,好不好?不过,这个学生将来要放到你的班级里,你弄来的你负责消化。”贺校长说。

“这就妥啦?”

“嗯。”

“啥事情到了领导手里就变得简单了。贺校长,我想喊您万岁呢。”赵逸飞这样说,眼睛里已经有泪光。他根本没想到,老贺竟然如此痛快,还处处为他着想,避免了与滕副校长之间为此事再添龃龉。

“唉,谁让你已经成了咱们学校的骨干,党支部的工作也靠你操心呢。”贺校长说。

从贺校长办公室出来,赵逸飞心里流淌着一股暖流。古人尚且讲究士为知己者死,以后跟着贺校长干活儿,不讲价钱,不讲条件,累死也心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