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 有个小伙子叫钟响。他生来像座黑塔一般高大,皮肤像煤炭一般黑,脸上还长着蚕豆大的麻子。他力大无比,三岁能够挑水,五岁能打柴,七岁就能下田种地了。
这一年京城出了一件怪事:皇宫里新铸的一口金钟,不知什么原因怎么也敲不响。
俗话说金钟不响,江山难保。这下急坏了当朝皇帝,他立即颁布诏书:谁敲响这口钟,赏黄金万两,并招他为驸马,把最漂亮、最宠爱的三公主许配给他。
诏书一下,京城轰动,一时前来敲钟的人成千上万,但一个个都是高兴而来,扫兴而去,谁也没有福气得到那万两黄金和美丽的三公主。
日子一天天过去,来敲钟的人越来越少,最后没有人来了,皇帝一怒之下,将杀造钟的工匠和监造的官史全部发配充军。
皇帝因此茶饭不香,愁容满面。一位大臣上来劝说道:“陛下,要找能将钟撞响的人,恐怕得找大力士才行,不如下道圣旨到各州县,寻找这样的人来。”
皇帝觉得大臣言之有理,于是下旨全国各地去找大力士。
县太爷接到圣旨,四处打听,才知道原来自己县里就有这么个人,名叫钟响。县太爷马上召集人马寻遍此人。
这天县太爷走到山里,天气突然变化,乌云翻滚,雷声隆隆,顷刻间下起瓢泼大雨来。忽见一个黑脸后生,左腋挟着一张犁,右腋挟着一条牛,从对岸蹚水过来。后生上岸后也不歇脚,大步流星地往村里去了。
县太爷惊叹这人的力气,顿时眼睛一亮,拔腿就追了上去。
当他问清这后生正是要找的钟响时,非常高兴,一把拖住钟响就走。乡亲们不知发生了啥事,都围上来观看。
钟响的母亲吓坏了,以为儿子犯了法。钟响更是摸不着头脑。直到县太爷从怀里捧出皇帝的诏书,大家才明白过来。
可是,如果金钟敲不响,那不是要发配充军么?这究竟是福是祸呢?可皇帝的诏书已下,不去不行,钟响只好进京。
钟响日夜赶路到了京城。朝廷的官员们一看他长成这般模样,内外都在讲他坏话,皇帝心里也不高兴,他皱着眉头宣布:“若敲不响金钟,就是欺骗皇上,就要发配充军!”
钟响来之前看着大臣们嘲讽他的表情,心里憋屈着呢,心想干脆一头撞死钟下,免得充军受苦头。他转过身来,对准金钟用力撞去。谁知那金钟发出“嗡嗡嗡”的声音。
金钟响起来,洪亮的钟声传遍了京城,连响了三天三夜。
钟响出名了,那些讲过他坏话的人,现在又奉承他起来,他成了人们心目中的英雄。
皇帝非常为难:认他做驸马吧,心里不情愿;不认吧,金口玉言,会被天下百姓耻笑。
想来想去,皇帝决定更改诏书,只赏钟响黄金千两,划去招驸马的条件。
就在皇帝举笔的时候,手腕忽然被人托住了。原来是三公主站在他背后。
“父皇,所谓人无信不立,何况一个国家呢,如果父皇带头不讲信用,那以后怎么治理国家呢?”
皇帝认真反思了三公主的话,为了做出表率,让天下人以后都讲信用,果真让钟响当上了驸马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