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云社:开局救场郭德纲,于谦惊了!

第50章 小矮马是个什么梗

字体:16+-

关于扒灰一词的来历有许多种故事传说,有一个是关于王安石的。

有一次王安石走过儿媳的房间,看见儿媳睡在透明纱帐的**,眼球不由得为之而发光。

王安石毕竟是诗人,于是在充满灰尘的墙上写了一句:“缎罗帐里一琵琶,我欲弹来理得差。”

写完后躲在一旁观察儿媳的动静。

儿媳看到公公在外面鬼鬼祟祟的,于是出来看公公在墙上写了什么。

·看到公公留下这样的词句,当即明白了是什么意思。

于是在公公的诗句后续上了一句:“愿借公公弹一曲,犹留风水在吾家。”

王安石看见儿媳的话后,正在暗自高兴,没想到这时儿子出现了,于是赶紧用袖子去擦拭墙上的字迹。

儿子奇怪,问老父在做什么。

王安石说,在扒灰。

“是,我老爸在这方面是有点……不过,都是老黄历了!现在,我老爸可是摇钱树。如果进展顺利,可就不是五万块钱的事情,那就是一百万……一百万啊!”

“做梦!”

老婆回过身去,不再理他。

看着老婆头上的白头发,吴硕国忽然理解了父亲。

“如果有钱了,我是不是也……”

……

半月之后,陈辉来到四合院,和吴起延签了入职合同。

又询问了一些传统相声的事情。

就敲定了《战书》,打算以吴起延之长攻德云社之短。

虽然,郭德刚对外宣称,自己也整理了600多段传统相声,但吴起延认为,和他比还是有差距的。

在传统相声方面,他是下过真功夫的。

当然,也是为了能在同行中立足。

送走了陈辉。

吴起延从床底下拉出一个书箱。

由于长年不动,箱子上全是尘土。

还结了蛛网。

他拿来扫把,轻轻扫去上面的尘土。

打开。

看到了里面密密麻麻排着的笔记本。

那是他几十年的心血。

“德刚啊,你不要怪我!我也是……想钱啊!”

和他一辈的老艺术家,都长郭德刚一辈。

当时,对于年轻的郭德刚在京城疯狂成长,同样也是羡慕嫉妒恨。

有几个老艺术家,是真的想致德云社于死地。

看不惯郭德刚的小剧场竟然开始挣钱。

相声,自建国以来登上大雅之堂,演员的身份也由解放前的下九流,上升为人民艺术家。

他们绞尽脑汁,创作出很多新相声,来讴歌伟大的时代,和层出不穷的好人好事。

但郭德刚一站稳脚跟,就开始和主流相声对着干。

公开说,德云社说的才是真正的传统的相声。

这让长期以艺术家自居的吴起延非常生气。

于是,也就参与到骂战中。

时间一长,他们一些所谓的老艺术家,就和德云社划清了界限。

现在想来,又何必呢?

你有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

大家各演各的,井水不犯河水。

这一箱子传统相声资料,就是那时候赌气完成的。

此时,翻看着笔记本,吴起延浮想联翩。

还想到了整理哪一篇时,和哪个寡妇厮混在一起。

……

几天后,吴硕国去广州和陈辉洽谈合作的细节。

……

与此同时,德云社内部也开始准备迎战。

开始,岳耘鹏很不理解。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团体,师傅何必认真呢?

后来,栾耘平对他说了一句话,方才醒悟。

栾耘平说:“你没见他们搬出谁来了吗?”

哦。

岳耘鹏恍然大悟。

在德云社刚刚有起色的时候,很多老艺术家骂德云社。

其中,吴起延跳得最高。

也自诩为“中国现代传统相声第一人”。

这明显着就是故意找不肃静。

所以,与其说这次比武,是和白云轩比,不如说是和吴起延斗。

有必要吗?

领导说有就是有。

再说了,班主是怎么想的,谁能猜出来?

作为徒弟,听话照做就行了。

栾耘平开始不同意萧琪非代表德云社和吴起延对弈。

他觉得,这样做太冒险了。

所以,在萧琪非拍着胸脯说自己代表德云社迎战吴起延的时候,栾耘平转身回去了。

郭德刚自然明白栾耘平的担心。

只说,这是临时安排,到时,真的不行,还有他呢。

就这样,萧琪非迅速成为德云社的一员。

……

这天晚上,德云社召集所有演员开会。

栾耘平先汇报了一个月的演出情况,和下一月的演出安排。

接着,话锋一转。

“各位老师、师兄、师弟们,大家好。”

“今天这次会议,不同于其他会议。也许大家听说了,也许没听说,再次重申,广州白云轩给我们下了战书,要在上海摆擂……”

一听这话,台下有点小躁动。

“白云轩,干嘛的?卖瓶装白云的吗?”

“瞎扯淡!摆擂台还能干什么的?说相声的呗!”

“就你明白。我还不知道说相声的?一点幽默细胞没有。”

“你们别叽叽咕咕了,听安排……”

栾耘平顿了顿。

“这次比武,分为文比和武比。当然,这说法是对方提出来的。”

“文比呢,就是双方各出一个演员,比试传统相声……这一项人员暂定萧琪非。”

萧琪非站起来,拱手一圈。

有认识的,有不认识的。

“你谁啊?我以为你是来送盒饭的。”

萧琪非刚坐下,身边的尚小菊歪着头问他。

尚小菊是岳耘鹏的徒弟。

段子里经常调侃师傅岳耘鹏是大屁股脸,自己是小屁股脸。

萧琪非认识他,他不认识萧琪非。

“我是著名相声演员于乾老师的关门弟子萧琪非。”

“于乾老师?关门弟子?兄弟玩得挺花啊!于乾老师什么时候收的徒弟?我怎么不知道?”

萧琪非笑了,凑近尚小菊:“你又不是于乾老师的小矮马,怎么会知道?”

要是平常,尚小菊就急了。

竟然嘲讽自己长得矮。

但现在,正在开会,给他几个胆子,也不敢放肆。

只好咬牙切齿地用口语说道:“你等着!”

萧琪非开心笑了。

台上。栾耘平的开场已经完了,接下来是郭德刚发言。

“……这次上海比武,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文比上场的,是我们的老相识吴起延。”

“此人也算是老艺术家了,虽说人品有瑕疵,但对传统相声的贡献还是有目共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