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吉卡独自带着15岁的大女儿玛莉亚,和13岁的小女儿萨曼达艰苦求生。两个女孩都上过小学,但没毕业。虽然生了孩子,可她的丈夫从未尽过抚养义务,甚至很少来探望她们。
哈吉卡说接到项目部通知时,她的第一反应是丈夫在找人演戏,试图通过谎称死亡来逃脱抚养两个女儿的义务。听我解释完后才知道,原来丈夫是真的死了。所以在会客厅谈话时,有那种不同寻常的反应。
哈吉卡原本经营着一家杂货铺,可后来支撑不下去了,就连着货品和棚子一起卖了出去,母女三人现在连住的地方都没有。于是林小姐一通张罗,把保安住的简易板房挪出来一间,安置了她们。
除此之外,她还打算向主管申请给予母女三人适当援助——用林小姐自己的名义资助玛莉亚和萨曼达继续上学,产生的费用向公司申请报销。林小姐把这个想法告诉了我和丁小姐。
丁小姐听完,嘿地一击掌:“就这么干吧!只要她们愿意学,不够的我可以贴点。”
我也感觉挺有意思:“算我一个。”
打定主意后,我们满心欢喜地以为,母女三人会感恩戴德地接受这个方案。毕竟,能有稳定收入活下去,孩子还能上学,这对任何一个当地穷人来说,都是莫大的恩典。
可当我们把这个想法告诉母女仨后,她们的反应却出乎意料。哈吉卡并没有什么意见,倒是两个小女孩都拒绝了这个方案。妹妹萨曼达首先表示不想去学校,她指着远处的卡车说:“我不要学费,我不去学校。我要学那个,学会了养妈妈,你们教我好不好?”
我们没想到她会提出这样的要求,面面相觑。
学机械操作的成本很高,对当地青壮年来说都机会难得,而萨曼达只是一个十三岁的小姑娘,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于是我们委婉地向萨曼达解释,她的要求无法达成。
萨曼达听完,退到母亲背后,露出半张脸,轻轻地点了点头,看似有些勉强地接受了。
这边解决了萨曼达,那边姐姐玛莉亚也同样不省心,她说:“我不要学费,想有一份像你们一样的工作可以吗?需要学什么,请教给我。”她还强调,想要的不是卖力气的工作,而是靠脑子的工作。丁小姐哭笑不得地向她解释,这不太现实。
没想到萨曼达仍不死心,问能不能像艾玛一样为我们工作。艾玛也是黑人,是林小姐的助理,但起码也是有本科学历的。再次被拒绝之后,小姑娘竟然还是不放弃,带着哭腔道:“我想学有用的知识,能不像妈妈那样卖力气还遭人欺负,我想要成为有技能有价值的人啊!”
这一番话说得让人心疼。最终,丁小姐心软了,提出教她一些仓库管理的工作。
其实丁小姐并不是真的想让她做库管,只是想着把小家伙放在自己眼皮子底下,能少出些幺蛾子。就这样,姐姐玛莉亚得到了丁小姐这个免费的“家教”,妹妹萨曼达则被我们好说歹说,最终同意去上学。
不得不说,整个协商过程中两个小姑娘的表现让我很吃惊。在有语言隔阂的情况下,她们能非常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需求,这在我所接触过的当地穷人中,是少见的。
但是她们想放弃上学的机会,直奔工作而去,而且是稀缺的机械手和外企文职岗位,还是太不现实了。我们确实无能为力。有饭吃,有学上,以后不管是能找到一份普通工作,或是早早嫁人,都是我们所能为两个女孩想到的最好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