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蒂芬·霍金传

基因科技将改良人种

字体:16+-

2006年1月,霍金参加印度孟买学术研讨会,在会上,他以“未来的科学”为题进行了演讲。在演讲中,霍金向在场的3000多人表示,不管人类是否喜欢,在下一个千年到来之前,一定会出现经过设计的改良品种的人类,到那时,人类就会获得“重生”。他还预言,在未来的数百年之内,人类将会在子宫以外的地方培育胚胎,新的人种将会出现。而且,人类的基因将会以极快的速度变得更加复杂,改良人种的过程虽然会出现问题,但是也会促使不同人的彼此了解和互相接受。

在这次演讲中,霍金所预言的改良人种确实已经存在,当前,科学界将其称为“人类遗传工程”。实际上,“人类遗传工程”就是人类对自身的基因进行改良,让整个基因组重新构建的科学研究。人类的基因组是由31.647亿碱基对组成的巨大信息库,它精确而复杂。目前,人类遗传工程的研究还是局限于微生物、植物和动物的研究,而且也取得了许多成功的案例,多年前克隆羊多莉就是最成功的研究之一。只是,大部分遗传工程的研究还是着重于删除研究材料的有害基因、增加有利基因,或者改变原有的基因结构来达到改良遗传性的目的。可以说,人类遗传工程正在逐步让科幻成为现实。那么,根据霍金的预言,在几百年的未来,地球上会出现哪些改良的人种呢?结合相关的科学理论,人们总结出最有可能出现的将会是以下五种改良人。

第一,基因人。

1997年,美国上映过一部科幻电影《千钧一发》。故事讲述的是,在未来世界,只有通过基因工程加工而出生的人才是正常人,自然分娩的则会被当作“病人”。文森特就是一位所谓的“病人”,不过他的弟弟安东尼则是一个通过基因改造过的“正常人”。文森特一出生就被宣布带有基因缺陷,他被推断出长大后会患有心脏病和近视,而且他的寿命不会超过30岁。得知这一情况,文森特的父母非常难过,他们想要一个健康优秀的儿子,于是用基因优选法生出了文森特的弟弟安东尼。文森特一直在努力证明自己不比弟弟安东尼差,而且事实上也确实是这样。尽管如此,但他还是无法得到人们公正的待遇——那个时代的人只相信基因。

文森特有一个梦想,他想参加一次太空旅行,但是他的基因不允许。他没有放弃,而是选择了离家出走。经历了风风雨雨、千辛万苦,文森特终于在太空中心找到了一份清洁工的工作。在这里,他遇到了具有优秀的基因但却在一次意外事故中不幸下身瘫痪的杰罗姆。杰罗姆和文森特成为朋友后,表示愿意与文森特交换身份,帮助他完成太空旅行的梦想。于是,文森特拿着杰罗姆的血样和尿样报名参选,经过细致周密的准备,他终于以杰罗姆的身份成为太空中心的一级领航员,并且很快接到通知,一周之后他将开始前往泰坦星的太空旅行。为了不暴露自己的身份,杰罗姆每天都会帮助文森特准备毛发、血样来应对太空中心严密的基因核查,而文森特更加小心翼翼,避免自己身上的一切包括皮屑遗落在太空中心。在太空中心,文森特还收获了自己的搭档艾琳的爱情。

正当一切井然有序地按照计划进行之时,太空中心出现了一起谋杀案。警察在侦查现场的过程中发现了一根“劣质基因”的睫毛,文森特很快成为重要的嫌疑人——当然,最开始这一切文森特并不知情。那天早上,文森特正准备进入办公室,他的女友艾琳告诉了他这个消息,并告诉文森特,警察正准备对他进行更加深入的基因核查,于是文森特躲了起来。女友艾琳在警察的强迫下,带领他们前往文森特的家。接到消息的杰罗姆在警察赶到之前用强大的毅力来到了文森特家的会客厅,所有检查的结果显示,他们怀疑的人确实有优秀的基因。而与此同时,真凶归案,文森特的怀疑被解除……故事的最后,文森特终于实现了太空旅行的梦想,在飞船中,他打开了临别之时好友杰罗姆送给他的信封,那里有一缕杰罗姆优秀基因的头发,而文森特却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

在这部电影当中,一切遗传基因包括怀孕、出生都是被严格控制,人们对基因人的无限希望和恐惧在影片当中被表现得淋漓尽致。而如今科学已经证实,在胚胎被植入子宫之前,大约有45种不同的异常基因被检查出来,对这些异常的基因进行针对性的淘汰就可以“设计”出一个最健康的婴儿。2001年,这项研究成果正式得到应用,并成功帮助了一对来自纽约的夫妇怀孕。

第二,半机械人。

半机械人可以让人类绕过死亡,实现永生。牛津大学的神经科学家安德斯·桑德伯格正在研究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将人类大脑的内存下载转移到电脑当中。在芝加哥的第九次世界超人年会上,桑德伯格公布了自己的超人计划,计划最终将实现人类与机器结合,利用高等科技让人加速进化。他表示,这项技术虽然现在无法实现,但是在几十年之后,半机械人将会成为真正的现实。

第三,冷冻人。

在很多科幻电影中,冷冻人是经常出现的题材,而如今,科学家对于冷冻人的计划已经开始实施。澳大利亚生物学家菲利普·罗兹,已经在当局批准之后建立了澳洲第一个人体冷冻中心,这是世界上第三个人体冷冻中心。不过,在人体冷冻中心零下150℃的液态氮中冷冻的都是被确认死亡的人的尸体,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冷冻人起死回生。

第四,克隆人。

曾经,克隆羊多莉的出现,使人类面临着关于克隆人伦理上的争议。从当前科技的技术来讲,克隆人已经不会存在难以攻克的课题,只是要面临很多社会伦理等方面的问题,关于克隆人的实验也因此被各个国家政府所禁止。但是也有人认为,正如同人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克隆人的出现也是无法被控制和选择的。技术本身发展的需要以及人类对未知世界探索的欲望,让克隆人的出现成为必然。

第五,电子人。

2002年,英国雷丁大学教授沃维克进行了一次意义非比寻常的外科手术,他在自己的左手手腕处的一个切口内植入了一个电子芯片。这个电子芯片非常小,大概只有3毫米,但是它的功能十分强大。在这个迷你电子芯片当中,有100个和头发一样细的电极,这些电极与沃维克的中枢神经连接在一起,通过芯片的连接线和发送接收装置,沃维克的神经信息可以通过无线信号发送到计算机上,而沃维克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电子人”。2005年,美国也开发出了能够植入人体的芯片。它能够监控植入者的身体状况,并且对其所处的地理位置进行精确定位。当芯片携带者的身体发生状况时,它也能够及时准确地判断并将信息发送到固定的接收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