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蒂芬·霍金传

附录一:霍金精彩语录

字体:16+-

1.人类灭绝是可能发生的,但却不是不可避免的。我是个乐观主义者,我相信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最终可以带人类冲出太阳系,到达宇宙中更遥远的地方。

2.或许外星生命正盯着我们看呢!

3.在无限的茫茫宇宙中,一定存在着其他形式的生命。

4.不管最终地外智慧生命到底存在还是不存在,现在是该有人正式投入进来。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要弄个明白。

5.搭太空船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我担心医生不允许。

6.我要打赌!额……好吧,愿赌服输。

7.这已经是我的标志,我不想变成更自然的英国腔调的声音。

8.我的手指还能活动,我的大脑还能思维;我有终身追求的理想,我有我爱的和爱我的亲人朋友。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

9.一个人如果身体有了残疾,绝不能让心灵也有残疾。

10.如果生活没有了乐趣,那将是一场悲剧。

11.我注意过,即便是那些声称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而且我们无力改变的人,在过马路之前都会左右看看。

12.假如爱情伤害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它还会继续伤害你的。爱情是最折磨人的,但我们还是如朝圣般地仰望它、靠近它,甚至感激它,为着它曾馈赠我们的最好也是最差的时光。

13.能好好相爱又能好好相处真的是太美好了,世界上有千千万万的人,就这么电光火石般地碰上了,巷子转角就撞到了,系好鞋带起身就遇到了,一起喝杯咖啡就爱上了——前后不够一分钟也可以爱得彻底。我们爱的都是爱情给我们的模样,它就这么不经意地洋溢在我们的眼底,还没等你缓过神的时候就来了。但又可能在你还惦记着下次约会穿什么衣服的时候,又因为性格不合、价值观不合,甚至因为星座不合、信仰不同而告终。来不及想念就已经要怀念,来不及开心就已经伤心泪下。

14.生活是不公平的,不管你的境遇如何,你只能全力以赴。

15.生活中的任何苦难,都不会把我们逼进死胡同。相反,它会给困境中的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奇迹——这个奇迹,就是我们战胜灾难的能力。

16.在生活中,我们不要担心被人落井下石。有时候,别人也许会把金子当作石头砸到我们头上。即便真的是块石头不是金子,我们也可以用它修补倒向自己的墙。

17.在我21岁的时候,我的期望值变成了零。自那以后,一切都变成了额外津贴。

18.有人告诉我,我载入书中的每个等式都会让销量减半。然而,我还是把一个等式写进书中——爱因斯坦最有名那个,但愿这不会吓跑我一半的潜在读者。

19.为了合理地展示这张图标,我真的需要一个四维的屏幕。然而,由于政府的削减,我只能想方设法提供一个二维的屏幕。

20.不管我们喜欢不喜欢,我们生活其中的世界在过去100年间发生了剧烈的变化,看来在下个世纪,这种变化还要更厉害。有些人宁愿停止这些变化,回到他们认为是更纯洁单纯的年代。但是正如历史所昭示的,过去并非那么美好。

21.我只不过描述当时我和大多数同学的共同态度:对一切完全厌恶,并觉得没有任何值得努力追求的东西。我的疾病的一个结果就是把这一切都改变了:当你面临夭折的可能时,你就会意识到,生命是宝贵的,你有大量的事情要做。

22.对遥远星系的观测表明,它们正远离我们而去,宇宙正在膨胀,这说明这些星系在过去必然更加相近。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是否有过一个时刻,所有星系都相互重叠在一起,而宇宙的密度是无限的?或者早先是否存在一个收缩相,在这个收缩相中,这些星系想法避免相互对撞?也许它们相互穿越,然后再相互离开。

23.在一个民主社会中,公众需要对科学有基本的理解,这样做出的决定才能是消息灵通,而不会只受少数专家的操纵。先进公众对待科学的态度相当矛盾,人们一方面希望科学技术新发展继续促进生活水平的稳定提高,另一方面却由于不理解而不信任科学。一位在实验室中制造弗兰肯斯坦机器人的疯子科学家的卡通人物,便是这种不信任的证明。

24.我实际上在运动神经细胞元疾病中度过了整个成年,但是它未能阻碍我拥有一个非常温暖的家庭和成功的事业。我要感谢我的妻子、孩子以及大量的朋友和组织,很幸运的是,我的病况比通常情形恶化得更缓慢——这表明一个人永远不要绝望。如何利用这些兴趣向公众提供必需的科学背景,使之在诸如酸雨、温室效应、核武器和遗传工程方面做出真知灼见的决定?显然,根本的问题是中学基础教育。中学的科学教育既枯燥又乏味,孩子们依赖死记硬背蒙混过关,根本不知道科学和他们周围世界有何关系。此外,他们通常需要靠方程的帮助才能学会科学。尽管方程是描述数学思想的简明而精确的方法和手段,但大部分人对之敬而远之。

25.我很清楚,几乎无人不对宇宙如何运行感兴趣,但是大部分不能理解数学方程——我本人对方程也不太在乎。部分原因是我写方程很困难,但主要是因为我对方程缺乏直觉。相反,我依照图像来思维,我的目标是要把这些头脑中的图像用语言在书中表达出来,并借助一些熟悉的比喻和图解,让大家明白我的意思。我希望用这种办法,让大多数人分享到过去20年间物理学的显著进步所引起的激动和成就感。

26.爱因斯坦几乎是单独地创立了广义相对论,他在发展量子力学中起过重要的作用,他对后者的态度可以总结在“上帝不玩骰子”这句短语之中。但是所有的证据表明,上帝是一位老赌徒,他在每一种可能的场合掷骰子。

27.不管发生了什么,时间总是勇往直前在过去被认为是显而易见的。但是相对论把时间和空间结合在一起,而且告知我们,两者都能被宇宙中的物质和能量所卷曲或畸变。这样,我们对时间性质的认识就从宇宙五官变成了宇宙赋予形态。这样,在某一点以前,时间根本没有意义就变成可以理解的了。当人们往过去回溯,就会遭遇到一个不可逾越的障碍,即奇点,他不能超越奇点。如果情形果真如此,去询问何人或何物引起或创造大爆炸便毫无意义。

28.公众意识到这种危险性,并迫使所有政府同意大量裁军是非常重要的。把所有核武器销毁也许是不现实的,但是我们可以减少武器的数量以减轻危险。即使我们避免了核战争,也仍然存在把我们消灭的其他危险。有人讲过一个恶毒的笑话,说我们之所以未被外星文明所接触,是因为当他们的文明到达我们的阶段时会先毁灭自己。但是,我对公众的意识有充分的信任,那就是相信我们能够证明这个笑话是荒谬的。

29.电视中有一些非常好的科学节目,但是其他节目把科学奇迹简单地描述成魔术,而没有进行解释或者指出它们如何和科学观念框架一致。科学节目的电视制作者应当意识到,他们不仅有娱乐公众,而且有教育公众的责任。

30.计算机是研究的好助手,但是它们必须服从人类的指挥,那么它们很可能会把理论物理完全取代。所以,如果不是理论物理已经接近尾声的话,那便是理论物理学家的生涯快到尽头了。

31.如果宇宙处于无边界状态,那对于科学而言就太好了,但是我们如何才能知道真相究竟是否如此呢?答案是,无边界设想对宇宙应如何运行做出了明确的预言。如果这些预言不与观测相符合,那我们就能得出结论说,宇宙不处于无边界状态。

32.科学幻想作家真正做到家的是,描述你掉到一颗黑洞中去将会发生什么。不少人认为,如果黑洞旋转,你便可以闯过时空的一个小洞而到宇宙的另一个区域去,这显然产生了空间旅行的巨大可能性——如果我们想要到别的恒星,且不说到别的星系旅行在未来成为现实,但这的确是我们梦寐以求的东西。

33.大爆炸和黑洞爆炸相类似,只不过是在一个极大的尺度范围内而已。所以人们希望,理解黑洞是如何创生粒子会导致类似地理解大爆炸如何创生宇宙中的万物。在一颗黑洞中,物质塌缩并且永远地损失掉,但是新的物质会在该处创生。所以事情也许是这样的,物质在大爆炸处塌缩并重新创生出来。

34.我们把宇宙当作一个完全光滑和均匀的背景来处理,这个背景上存在有密度小的微扰。宇宙在时间中从非常小的半径开始膨胀,最初的这种膨胀被称作暴胀。也就是说,宇宙尺度在比一秒还要短暂非常多的每一时间间隔中得到加倍,这正如在某些国家中每年物价都要加倍一样。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也许创下了通货膨胀的世界纪录,一捆面包的价格在几个月的时间内从少于一个马克涨到了100万马克。但是没有任何东西可与在极早期宇宙发生过的暴胀相比拟:宇宙尺度在一秒的极微小的部分时间内至少增加了100万亿亿亿倍。这当然是发生在当局政府之前的事。

35.非常遗憾的是,我要让未来的星系旅行家们失望了,这个场景是行不通的。如果你跳进一颗黑洞,就会被撕得粉碎。然而,在某种意义上,构成你身体的粒子会继续跑到另一个宇宙中去。我不清楚,某个在黑洞中被压成意大利面条的人,如何得知他的粒子也许能存活的话,以及是否对他是很大的安慰。

36.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中存在这类解,它允许人从一颗黑洞落进再从一颗白洞中跑出来。然而,后来的研究表明,所有这些解都是非常不稳定的——最为微小的扰动,比如空间飞船的存在都会把这个“虫洞”,即从黑洞到白洞的通道消灭。空间飞船会被无限强大的力量撕得粉碎,这正如躲藏在大桶里从尼亚加拉大瀑布漂下去一样。

37.我们在过去的300年间,发现了在所有正常情形下制约物体的科学定律,我们仍然不知道在极端条件下制约物体的精确的定律。那些定律在理解宇宙如何起始方面很重要,但是它不影响宇宙的未来演化,除非宇宙塌缩成一种高密度的状态。事实上,我们必须花费大量的金钱建造巨大的粒子加速器去检验这些高能定律,即便这些定律对现在宇宙的影响是多么微不足道的一个标志。

38.看来,粒子能够落进黑洞,然后黑洞蒸发并从我们的宇宙区域消失。这些粒子进入婴儿宇宙,这些婴儿宇宙从我们的宇宙分叉出去,它们可以连接回到其他的什么地方。它们对空间旅行无甚用处,但是它们的存在意味着我们的预言能力比所期望的更差,即便我们真的找到了完整的统一理论。另一方面,我们现在也许能为某些像宇宙常数的量的测量值提供解释。过去的几年里,好多人开始研究婴儿宇宙。我认为没有人把它们作为空间旅行的方法而申请专利致富,但是它们已经成为非常激动人心的研究领域。

39.上古时代,人们以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在任何方向上背景都是一样的事实,对于他们而言毫不足怪。然而,从哥白尼时代开始,我们就被降级为绕着一颗非常平凡的恒星公转的一颗行星,而该恒星又绕着不过是我们看得见的1000亿个星系中的一个典型星系的外边缘公转。我们现在是如此之谦和,我们不能声称任何在宇宙中的特殊地位。所以我们必须假设,在围绕任何其他星系的任何方向的背景也是相同的。

40.如果我们仅仅依据观测的证据,则可预言宇宙会继续无限地膨胀下去。再过50年左右,太阳将耗尽它的核燃料,它会肿胀成一颗所谓的红巨星,直到它把地球和其他更临近的行星吞没。它最后会稳定成一颗只有几千英里尺度的白矮星。我正在预言世界的结局,但这还不是。这个预言还不至于使股票市场过于沮丧,眼下还有一两个更紧迫的问题。无论如何,假定在太阳爆炸的时刻,我们还没有把自己毁灭的话,那我们应该已经掌握了恒星际旅行的技术。

41.在一颗黑洞中会发生什么我们还不很清楚。广义相对论的方程允许这样的解,它允许人们进入一颗黑洞并从其他地方的一颗白洞里出来。白洞是黑洞的时间反演,它是一种东西只出不进的物体。在宇宙的其他部分可能会有白洞,这似乎为星系的快速旅行提供了可能性。麻烦在于,这种旅行也许过于迅速了。如果通过黑洞的旅行成为可能,则似乎无法阻拦你在出发之前就已经返回。

42.宇宙在1000亿年左右既不永远膨胀也不塌缩是一个非常激动人心的前景。我们是否有所作为使将来变得更加有趣呢?一种可能的做法是让我们驶到一颗黑洞中去。它必须是一颗相当大的黑洞,比太阳质量的100万倍还要大。在银河系的中心很可能就有颗这么大的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