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亚特兰蒂斯的居民们调集了全国上下的一切财力,建起了神庙,王宫,港口和干船坞,并且发展了国内的其他所有地区。他们在环绕亚特兰蒂斯城,蜿蜒曲折的水湾上建造了许多桥梁,修建了通往王宫和外边的道路。新国王会从前任国王那接过王宫的控制权,前任们已经下了大力气来建造这一奇观,他自然也会对这里进行改善。
——柏拉图,《克里提亚斯篇》
在约公元前500年之前,瓜达基维尔河的入海口旁都有座湖存在,它叫里古斯蒂努斯湖,当时湖水会通过三条河道流入瓜达基维尔河,在入海口处形成了数个小岛屿或者一座大岛屿。根据斯特拉博和保萨尼亚斯日后的旅行游记来看,在公元前500—100年期间,河流只剩下了两个入海口,因为中间那条被封住了。
现如今,里古斯蒂努斯湖已然成为沼泽,瓜达基维尔河北边的入海口也已遭到堵塞,并且除开一连串的泻湖之外,也不剩什么痕迹了。如果瓜达基维尔入海口处由河流造就的岛屿就是柏拉图在《克里提亚斯篇》和《蒂迈欧篇》里提到的亚特兰蒂斯,那有很多谜题就能水落石出了:柏拉图提到的洪水,亚特兰蒂斯或其大部分地区“沉入海中”,“深厚的泥土”,“岛屿沉没下去的遗迹”。人们苦苦搜寻了2000多年仍一无所获的原因也很容易理解了。瓜达基维尔河现在只剩下了一条入海河道,岛屿也自然就不复存在了。
阿道夫·舒尔腾教授灵光一闪,提出了这样一个绝妙的想法:失落之城塔尔特苏斯就是古代的亚特兰蒂斯。他认为这座城市就位于瓜达基维尔河中间的岛屿上,河流环绕四周,而且这座岛应该不位于海岸地区,而是在距海洋2到3公里的内陆地区,靠近现在的科托德多纳安娜的猎场。
舒尔腾指出了柏拉图笔下的亚特兰蒂斯和塔尔特苏斯之间的一系列相同之处。
柏拉图笔下的亚特兰蒂斯远达加德斯,所以说塔尔特苏斯肯定位于卡迪斯附近。
根据《克里提亚斯篇》所言,亚特兰蒂斯的都城位于一座岛屿上,周围有三圈水流环绕。塔尔特苏斯正好位于一座岛上,周围是贝提斯河的三个入海口(现在的瓜达基维尔河)。
亚特兰蒂斯并不位于海岸边上,而是位于一个沟通各大陆的海峡或者河口处,距离海岸9.65公里远。塔尔特苏斯也正好位于圣卢卡尔这座城市以北9.65公里处,后者位于瓜达基维尔河入海口处,是一处进口中心,专门进口曼扎尼拉享有盛名的红酒。亚特兰蒂斯岛可能延伸到了更远处,到达了大西洋,但失落之城亚特兰蒂斯本身或许就离海岸有9.65公里远,同时因为沼泽地的形成,周边地区也有了巨大的变化。
《克里提亚斯篇》里记载了一条宽度相当于一座体育场(约182米)的“城壕”,这条壕沟产生了两条分叉,环绕着一块狭长的平原。瓜达基维尔河此时的平均宽度恰好是182米,它正好穿过一处较长的平原,在塔尔特苏斯这里分叉,然后流入海中。
《克里提亚斯篇》里还说这片平原交织着多条运河,斯特拉博也表示瓜达基维尔河的谷地中有一套错综复杂的运河系统,与之颇为相似。柏拉图所记载的内容极度详细,所以说不太可能是编造出来的。靠近河口的古地中海城市一般不会建造这种运河系统,但大西洋海岸却有很多这样的运河。
据说亚特兰蒂斯有着巨大的财富,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塔尔特苏斯不仅是西方最富有的城市,在当时的全球财富榜上也处于领跑地位,并且肯定储存有无数贵金属。《克里提亚斯篇》里记载道,金、银、铁和铜是亚特兰蒂斯人主要的财富来源,这也适用于塔尔特苏斯这座位于西班牙沿岸的城市。
柏拉图还说这里的人们认为公牛是神圣的动物,这同样符合塔尔特苏斯城,因为古代伊比利亚半岛的人们正好认为公牛是圣洁的。这种对公牛的崇拜可能是从克里特传过来的,克里特岛上的“跃牛”习俗后来也就变成了斗牛。
亚特兰蒂斯是个强盛的海洋帝国,其影响力远及埃及和第勒尼安(也就是西意大利)。塔尔特苏斯在当时也应该拥有最强大的海权力量,因为它的船只可以远航地中海内部,最远可以航行到苏格兰,甚至能航向更远处。
根据《克里提亚斯篇》来看,亚特兰蒂斯人会利用上当地通往大海的河流,将它们当作港口。塔尔特苏斯的居民们住在岛上靠陆地的一侧,贝提斯河是他们前往海上的途径,塞维利亚现在也是这么干的,这座城市位于瓜达基维尔河入海口上游61公里处。
亚特兰蒂斯人和“海上的岛屿”有交流,并通过这些岛屿和“大陆对面的人”交流(记于《蒂迈欧篇》)。我们不清楚柏拉图指的到底是布列塔尼、英格兰乃至美洲,但当时的人们只能靠一些古籍里提到的他施帮忙,乘坐他们的船只,才能航向各大陆和各个海岛。
亚特兰蒂斯的主神庙位于海边,是供奉波塞冬的。神庙里有一根黄铜柱子,上面刻着波塞冬的律法和其他许多官方条文。地理学家斯特拉博说塔尔索斯保存着拥有6000年历史的诗词、散文和律法。舒尔腾和在他之前的涅布尔都觉得塔尔特苏斯文明十分先进,似乎是前1100—500年间欧洲人民中最博学多才的。
亚特兰蒂斯是个王国,也是座大都市,其工业、贸易、日常活动、码、规模巨大的铜产业、仓库和波塞冬神庙都让它成为古代世界皇冠上的明珠。消失了的塔尔特苏斯肯定也是由国王统治的,因为我们知道其中两人的名字,他们分别是格伦和阿加索尼乌斯。根据阿维尼乌斯所说,塔尔特苏斯曾经有一座名叫阿科斯格伦蒂斯的皇家城堡,柏拉图也提到了一座类似的城堡。
最后,根据《蒂迈欧篇》和克里提亚斯篇的记载来看,曾长期兴盛的亚特兰蒂斯岛在一场地震期间突然沉入到了海里。人们对柏拉图的这个故事有两种解释。他可能指的是公元前500年时被迦太基摧毁的塔尔特苏斯,或者说他指的是整片地区被水彻底淹没,瓜达基维尔河三条河道干枯了两条这样一个事实。
阿道夫·舒尔腾相信亚特兰蒂斯就是塔尔特苏斯。当我在1956年前往德国埃朗根探访这位老者时,他建议我要么亲自前往科托德多纳安娜地区,在曾经是座岛屿的地方展开挖掘工作,要么就鼓励别人这么做。他的声音里有一种悲伤感,因为他自己在那进行的挖掘活动遭遇到了失败,另外,虽然他深爱着西班牙这片土地,但当时86岁的他年事已高,没办法回到那里再尝试一次了。
1922—1926年间,舒尔腾与拉梅埃尔将军一起探索了广阔的科托德多纳安娜的狩猎保护区。在活动接近结束时,拉梅埃尔写道:“毫无疑问,上古时代的瓜达基维尔河入海口前方存在一座多沙的岛屿,这座岛屿有18公里长,呈倾斜姿态。当时瓜达基维尔河要比现在更宽,更像是个湖。另外,附近的村庄也能清楚地看到瓜达基维尔河的两条入海支流。”
舒尔腾是第一个来这寻找塔尔特苏斯遗迹的人,他在1910年时已经来过一回了,当时他检查的是海岸线附近的地方。1922年时,他在特里戈山(CerrodeTrigo)发现了一个罗马定居点,这座山差不多在马里斯米拉以北6.5公里处,他找到的是数道墙壁和一些罗马土罐。1923—1926年期间,他又主持进行了规模更大的发掘工作,证明这个罗马定居点有183米长,685米宽。1923年10月4日,舒尔腾在一座罗马房屋下边发现了一块石头,上面有个铜环,环的内外部刻着一行希腊文字,大意是“此环之主将走好运!”或“保护好这个环!”。舒尔腾与雷姆教授一样,都认为这行字的历史十分悠久,应该刻于公元前6甚至公元前7世纪,当时正好是希腊人航向塔尔特苏斯的时候。
这个罗马定居点大概是公元200—400年间建立的,住在这里的都是渔民。研究者在这发现了20座坟墓,此外还有晚期罗马陶器和装着红酒与油的土罐。这里的一切都是罗马式的,只有那个铜环除外。当挖到地下1.5米深的地方时,土层里就出现了地下水,所以不能再往更深的地方挖了。挖掘者在土里打了几个深达6米的孔,但并没有发现任何历史更为悠久的遗物。在舒尔腾看来,这个罗马渔村中的部分石头应该是从维尔瓦大区运来的,还有一部分石头来自卡迪斯。当罗马人建起这座村落时,圣卢卡尔城已经诞生了,渔民们为什么不直接从这座城市里运来石头呢?人们自然而然还会想到一种可能性:在离渔村更近的地方就有可供使用的建筑材料了。这个“更近的地方”指的就是塔尔特苏斯的废墟。塔尔特苏斯的居民们可能是用船将石料从维尔瓦和卡迪斯地区运过来的。最终,当他们的城市消亡700年之后,罗马的渔民们又找到了这些石料,回收利用了它们!
舒尔腾相信这座渔村就位于塔尔特苏斯古城的原址上,是用塔尔特苏斯废墟中的建材建造的,这座村落也应该吸收合并了这座古城,至少合并了其中的一小部分。有许多古代城市会从更古老的定居点废墟那“借”来碎石和瓦砾,把它们当作建材,这一点是众所周知的。无论如何,柏拉图笔下的亚特兰蒂斯城在方位上与舒尔腾挖掘了的这片区域极度相似,不过舒尔腾的这一尝试却以失败而告终。
塔尔特苏斯的辉煌持续了600多年,从公元前1100年开始,一直到公元前500年遭到彻底破坏而告终。舒尔腾和我说,他们在罗马定居点处打了一些钻孔,这些钻孔至少有4.5米深,它们或许可以提供重要的信息。虽说在定居点下方清出一片空地将费时费力,而且还要用强劲的水泵来抽走地下水,但我们仍要在最新技术的帮助下展开进一步的挖掘。舒尔腾坚称塔尔特苏斯就位于马里斯米拉的沙丘下方某处。如果这些沙丘确实覆盖着、保护着这座古城的废墟,那我们将很可能在未来某一天发现规模宏大的塔尔特苏斯遗址。
如今,马里斯米拉有着一种古怪的静寂之感。这里一片荒凉,长满了松树,到处都是沙丘和大片大片的沼泽,沼泽中栖息着鹿、野猪和野兔,对于拥有此地狩猎权的人来说无疑是一片天堂。塔尔特苏斯在这里孤独地沉睡了2500多年。宽阔的瓜达基维尔河像丝带一样,穿过一片广阔无垠的沙丘,被沙子染黄的水缓缓流向远处浩浩汤汤的大西洋……
但塔尔特苏斯并不是这世界上唯一一座消失了的河口名城。卢卡尼亚的海岸线上有一座叫锡巴里斯(Sybaris)的城市,这座城市被埋在了克拉蒂河的冲积平原下方,这条河流历史十分悠久。这片冲积平原很不适合开展挖掘工作,因为地下1.8米处就已经有地下水存在了。然而这座城市却十分富有,居民们贪图享受,所以便有了骄奢**逸(Sybaritic life)这个成语。
舒尔腾没能将塔尔特苏斯从千年的沉睡中唤醒,这实在是个巨大的悲剧。舒尔腾是位真正的学者,发现并挖掘了努曼提亚、西庇阿的营地和其他无数西班牙的遗迹,这都证明了他的脚踏实地。
但塔尔特苏斯不仅仅是一座城市,它还是一国之都,在过去的20年间,世上最伟大的单个考古发现就是这个国家的文化。塔尔特苏斯王国包容了整个西班牙南部,特别是安达卢西亚、格拉纳达和穆尔西亚。舒尔腾教授在去世前就意识到了这一点,他说这个国家和其文明都是“一个了不起的历史现象”。
塔尔特苏斯是前罗马时代西方最早诞生的城邦,统治着伊比利亚人的城市,所谓伊比利亚人指的是前腓尼基和前罗马时代的当地居民。塔尔特苏斯的贵族们将他们的伊比利亚臣民叫作图尔德泰尼人。
塔尔特苏斯人应该和今日生活于这片区域上的西班牙贵族们一样,拥有一种贵族般的气质。他们热爱打猎、饮酒和划船,和他们那些来自意大利的伊特鲁里亚亲戚们一样蓄养奴隶。贾斯廷告诉我们,塔尔特苏斯的加尔格里斯国王是养蜂技术的创始者。
当某人云游于西班牙南部,走过赫雷斯、卡迪斯、塞维利亚、科尔多瓦、格拉纳达和卡塔赫纳时,他仍可以感到这个古老而自豪的航海民族所遗留的精神气质。伊比利亚人、伊特鲁里亚人、腓尼基人、凯尔特人、希腊人和罗马人都为创造独特的塔尔特苏斯文化出了一份力。这里的艺术作品或多或少都体现着其中一个或多个文化的影响痕迹,但占主导地位的仍是独特的“塔尔特苏斯”特征。时至今日,塔尔特苏斯的文化遗产依然有着一定影响。西班牙南部的人民生活在海洋附近,因此有着一种欢快的气质,并且充满活力。塞维利亚继承了塔尔特苏斯的风骨,这里的夏天是全欧洲最炎热的,春天是最美好的,秋天是最温暖的,冬天则是最宜人的,哪怕到了10月份,这里的亚热带棕榈树和华丽的花园仍然焕发着夺目的光彩,为房屋外的庭院增添了一分生机,庭院里有着小喷泉,树荫下充满了平静的气息。一座哥特式教堂雄踞塞维利亚,这座教堂是现存的同类教堂中最大、最华丽的。来到这座城市的人们会发现这里有一座基督教钟楼,但这座钟楼原来却是一座大清真寺的宣礼塔,曾经属于摩尔人,它就是93米高的吉拉尔达。此外,人们还可以去塞维利亚大教堂拜访哥伦布之墓,他是欧洲最伟大的探索者,新世界的发现者,传说他的遗体躺在一座石棺之内,这座石棺于1898年从古巴运回塞维利亚的。
西班牙南部狭窄的街巷两边到处都是商店和工匠铺子,同古罗马和迦太基的那些颇为类似。赫雷斯的小杂货店和餐厅售卖的干葡萄酒就和3000年前人们喝下去的那些一模一样,南西班牙还有最美味的龙虾、墨鱼、贻贝和其他各式各样的珍奇海鲜,人们烹饪它们的手段和2500多年前的塔尔特苏斯人别无二致。
海浪拍打着卡迪斯周围突兀的岩石,发出的怒号传遍四周。这里曾经是铜和锡的贸易中心,城墙直入云天,足有15米高。如果您细细地聆听咆哮的波涛,那几乎可以听到古代的歌曲,吟唱者正是消失的亚特兰蒂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