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世师表孙家鼐

第十二章 理性地建言献策

字体:16+-

中国的封建社会,等级森严,一言一行都有严格的规定。以服装服饰为例,乌纱帽上的花翎,严格地分出单眼、双眼和三眼。官员的朝服和常服,里三层外三层,行袍、行裳、马褂、坎肩、补服,重重叠叠,还要佩戴各种朝珠、朝带、玉佩、彩绦、花金圆版、荷包香囊等等,朝珠又有翡翠、玛瑙、珊瑚、玉石、檀木的等级限定,连丝绦都有明黄、宝蓝、石青之分,用什么款式、质料和颜色,都要受到礼制的规范,违反规定的以犯罪论处。年羹尧就因为犯了擅用鹅黄小刀荷包、穿四衩衣服、家人敢穿补服等禁忌,被雍正皇帝赐死。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春闱,康有为考中进士,被授予工部主事,对于志向远大的康有为而言,七品主事,他不屑一顾,所以,根本就没去报到。工部,是六部之一,其职责相当于现在的建设部、国土资源部、农业部、水利部等部门。六品的工部主事相当于处长。工部尚书是从一品,至少相当于现在的部长级,试想,一个未到任的处级干部,要想得到部长的赏识,可能吗?恐怕叫他去办公室一趟都算是他的造化,孙家鼐是“天子门生,门生天子”;更何况,戊戌变法时,孙家鼐已经是协办大学士、吏部尚书、管学大臣,德高望重,权倾朝野,你康有为不过仅仅被皇上召见了一个多小时(康有为在《年谱》写着:“苏拉迎问,盖对逾十刻时矣,从来所少有也。”而紧随其后接受召见的张元济在回忆录中明确记载,光绪皇帝召见康有为不足一个小时),有什么值得吹的?职位之微,权责之薄,四处招摇,连弟子梁启超都觉得他“可笑之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