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在人脉的12条白金法则

通过“打听”来了解朋友

字体:16+-

美好的友谊使我们不断地观照自己,矫正自己,使自己适应社会,所以亚里士多德把朋友视做“第二个自己”。但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却是因为误交了不好的朋友而导致事业失败,或家庭破裂,所以我们主张必须在交友前先全面了解朋友。

上一章我们谈到了通过时间了解朋友这个方法,然而,用“时间”来看朋友固然有其可靠之处,但有时也会缓不济急,比如你过几天就要决定和某个人合作,可是又不知其为人如何,用“时间”来长期观察,是绝对来不及的。那又怎么办呢?

碰到这种情形,有人完全凭直觉,认为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关于直觉,有的人相当准确,这是一种很微妙的心灵现象,很难去解释,许多专家都解释不清楚。不过在人际交往中还是劝你少用"直觉"去看人,哪怕你过去的直觉经验是准确的——过去的经验准确并不代表以后每次也都很准确。因为人的生理、心理状况会受到当时环境的影响,有可能你的直觉受到了干扰,在这种情况之下若还依赖直觉,那是很危险的。

所以,要了解朋友,还有另一个比较可靠的办法,那就是通过打听来熟悉朋友。

人总是要和其他人交往,同时本性也会暴露在不相干的第三者面前。也就是说,他不一定认识这第三者,可是第三者却知道他的存在,并且观察了他的思想和行为。人再怎么戴假面具,在没有舞台和对手的时候,这假面具总是要拿下来的,所以很多人就看到了他的真面目;而当他和别人交往、合作时,别人也会对他留下各种不同的印象。因此你可向不同的人打听,包括打听这个朋友的为人、做事和思想。当然,在打听中,每个人的答案肯定都会有出入,这是因为各人好恶有所不同的原因。你可以把这些打听来的信息汇聚在一起,找出交集最多的地方和稍多的地方,那么就大概可以了解这个人的真性情;而交集最多的地方,差不多也就是这个人性格的主要特色了——如果十个人中有九个说他“坏”,那么你就要小心了;如果十个人中有九个说他“好”,那么和你往来应该不会有大问题。

不过,打听时也要看对象,不能随便遇人就可以打听。向他的密友打听,你得到的当然都是好话;同他的“敌人”打听,你听到的当然坏话较多。所以我建议,最好能多问一些与之无利害关系的人,不一定是他的朋友、同事、同学、邻居,谁都可以问,重要的是,要把问到的综合起来看,不可光听某个人的话,避免以偏概全。

当然,打听也要讲技巧,你如果问得太白,会引起对方的戒心,不会告诉你真话,因此最好用聊天的方式,并且拐弯抹角地去套。这种技巧需要平时去磨炼,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的。

打听一个想交往的朋友,究竟该打听哪些内容呢?我想,各方面都要了解,才能算得上真正地熟悉这个人的情况。

比如,你先可以看看对方交往的都是哪些人。因为人们常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意思是什么样的人就喜欢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因为他们价值观相近,所以才合得来。一般情况下,性情耿介的就和投机取巧的人合不来,喜欢酒色财气的人也绝对不会跟自律甚严的人成为好友。观察一个朋友的交友情况,大概就知道这个朋友的性情了。

除了交友情况,也可以打听他在家里的情形,看他对待父母如何,对待兄弟姊妹如何,对待邻人又如何。如果你得到的是负面的答案,那么这个人你就必须小心,因为对待至亲都不好了,他怎么可能对你好呢?若对你好,绝对是另有所图。

如果这个朋友有了家室,那么也要看他如何对待妻子儿女,不好好对待妻子儿女,这种人也必须提防。如果是女性朋友,同样要看她对待先生孩子的态度,更要看她对待公公婆婆等长辈的态度,这是相当重要的一点,因为缺乏孝敬心和爱心的女性,一般都对你的人脉不利,甚而给你带来麻烦。

总之,为了自己的人脉朝更好的方向发展,交往时适当地当一当“包打听”未尝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