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在社交场所,不得体的衣着会引起人们的反感,给人留下相当不好的第一印象。比如,一位教师如果以“西部牛仔”或“伴舞女郎”的打扮走上讲台,肯定不会受到学生的尊敬,即使课讲得再好,水平再高,也难以改变这一状况。另外,“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观得体的衣着,往往首先给人以悦目的感受,让人产生与他继续交往的愿望。“先敬罗衣后敬人”这一古语虽说从道德上讲有所欠缺,但它毕竟是一个我们无法改变的现实的社会观念。
其实得体的着装,并不是说一定要穿上价钱昂贵的衣服,有时正好相反,一味追求华丽富贵,反而给人以庸俗的印象,关键是要整洁大方,能体现人的内在素质。现在有许多公司对所属雇员的着装都有“规定”,而它并不是说要穿得怎么好看或衣料质地的好坏,关键是要符合审美的要求。
现在社会讲和谐,同样服饰也要讲和谐。只有服饰和谐了人才能感觉到和谐。一般来说,服饰要做到两和谐。一是服饰与人的身体、相貌、年龄、性格等因素和谐,二是服饰与时间、气候、场合、职业等因素和谐。
很多时候,得体的穿着能改变人,使人变得较为英俊、潇洒,或亮丽动人。但是只有先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才能强调自己、装扮自己,通过“着装设计”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创造“自我”的风格。
有一位军人出身的企业家,他的穿着常给人一种雄赳赳气昂昂的感觉:深色西装加上深红色领带是他的经常打扮。由于长年在部队养成的着装习惯,不论什么样的环境,不论什么样的季节,他的着装总是一丝不苟,使每个朋友一见到军人都会很快地联想到他。
下面介绍一些着装应注意的事项:
1.着装既要得体又要显出自己的个性。
我们的社会地位和自我形象,常因不同的生活方式、工作环境而有所差别。在这种情形下,我们该如何选择自己的形象?如何穿着成自己所希望的模样?或是别人能欣赏的那种类型?这是很难兼顾的事。
虽然人的个性很难定为几个特定的形态,但是在穿着的表现上,主要有四种类型,那么这四种类型各有什么特色呢?
一是休闲型:逍遥自在、神气、幽默感十足、外向。在别人眼中,是个不在乎名利的人,喜欢大自然景观;二是保守型:沉稳、冷静、传统。在别人看来,忠实可靠,可成就大事,喜欢较单调枯燥的工作;三是典雅型:自制、世故、练达。看起来像一位气质高贵的人,爱好从事优雅、轻松的工作;四是冒险型:胆大、主动、自负。似乎常有一些离奇古怪的事能让他碰见,因而别人常会怀疑:“奇怪,他哪来这么多精力,可以去应付那么多事?”这种人喜欢有挑战性、比较高风险的行业。
当然,自己究竟是那一类型的人呢?并不是一下子就能分得出来的。因为对每一个人来说,个性上的分类并不是绝对的,它只是参考,提供出来作比较和选择而已。如果你终于可以穿出一种“风格”,那么你的穿着就得体了,换种说法就是,你的类型已确定了。
2.着装除了得体外还要穿出你的气质和品位。
一个人一生难免会受到自己身世背景的影响,只不过所受影响的程度不同而已。我们不但不能选择那来自父母的遗传因素,对自己在成长过程中所必须面临的环境以及家庭社会的背景,一般也没有多少选择余地。因此,气质除了天然生成以外,和后天的教养更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代表教养、仪态最直接的方式,便是我们的衣着。所以,对着装的讲究,是一个人必须注意的一件大事。当然,所谓的讲究并非指服装要
名贵,而是要符合自己。
何况,服装可以弥补身体上的缺陷、强调身体上的美点、增强当事人的权威,并激发他人的认同、减低对方的敌意,获得对方的赞同。但如果不懂得通过服装来展示自己,很可能就会得到相反的效果,所以无论是从事哪一种职业,对着装问题都不可等闲视之。
今天的社会虽不会像戏剧里那样严格地用服装来象征职业和地位,但是也不至于毫无章法可循。如在银行业工作的人穿比较保守的全套西装,才能给客户一种稳重可靠的印象;而从事文艺工作的明星,则必须穿得新潮些,才能吸引别人的注意。
3.服饰也要适合形体,要适合年龄和身份。
人有高矮之分,体形有胖瘦之别,肤色有黑白之差等,因此,穿着打扮,就得因人而异,注意扬长避短。人瘦不要穿黑衣裳,人胖不要穿白衣裳;腿长的女人穿黑鞋子合适,腿短穿白鞋子好看。横条纹格的衣裳胖人不能穿,胖子要穿竖条子的,竖条的错觉让人显得长,横的让人显得宽。
另外,人的衣着服饰同一个人的地位、身份和修养连在一起,为获得良好的初次印象,穿着上一定要注意与身份、年龄相符。不同的年龄应有不同的穿着打扮。中老年人穿一身深色服装,透着沉着、稳重、端庄、成熟,而年轻人要是这身打扮,就显得老气横秋、暮气沉沉。年轻女性在社交场合穿粉红色、浅绿色洋装,让人感觉朝气蓬勃、甜美可爱,但穿在身体发福的中老年女士身上就不大适宜。不同的身份也应该有不同的着装。一个从事演艺的人打扮得时尚一点,人们会觉得比较正常,但一个中学生涂脂抹粉、穿着妖艳就是不合身份的打扮了。因此,我们平时要注意穿着得体、整洁,尽力为自己给人的第一印象加分。
4.服饰要适合穿着环境和场合。
到什么季节换什么衣服本是人之常情,但现在在正式场合,更需注意让着装适合环境。也许在炎热的夏天,参加像产品展示会,即使就是在办公室,气温有点高,在这种较严肃的场合也得穿上正装,绝不能穿T恤、短裤一类的便装。反之,在冬天,再感觉冷,也不能穿着羽绒一类的外衣在办公室里出入,宁可在西服里多穿一件毛衣。
遵守不同环境着装的规则,这对女土尤其重要。男士出席各类活动有一套质地上乘的深色西装或衬衫就足够了,而女士的着装则要随场合及时间的变化而变换。出席白天活动时,女士一般可着正装,而出席晚5点到7点的鸡尾酒会就须多加一些修饰,如换一双高跟鞋,戴上有光泽的佩饰,围一条漂亮的丝巾。出席晚7点以后的正式晚会等,则可以穿传统的旗袍类裙装或晚礼服。
穿衣打扮除了要适合环境,也要适合场合,就像不能穿运动装、休闲装去参加学术研讨会一样,无论穿戴多么亮丽,如果不考虑场合,也会被人耻笑。如果大家都穿便装参加公司新年聚会,你却穿礼服就欠当。在正式的场合以及参加各种仪式,甚至出国旅游时,要顾及传统的习惯,顺应各国的风俗。去教堂或寺庙等场所,不能穿过露或过短的服装;而听音乐会或看芭蕾舞,则应按当地习俗着正装。国际上穿着讲究TPO,T是时间(Time)、P是地点(Place)、O是对象(Object),也就是说穿衣打扮要注意场合,分清地点。从时间上说,白天服装应素雅,晚上服装则可艳丽。从地点上说,工作场所服装要正规,非工作场所服装可以随意一些。从内容上说,喜庆活动服装要欢乐一些,哀悼活动服装要肃穆一些,旅游服装要轻便一些,隆重仪式服装要正规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