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时,江南地区是其重要的财富来源之地,安禄山意欲切断唐廷的经济命脉,在夺得洛阳之后,马上开始向江淮和江汉地区进兵,河南南部的官民同叛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力阻叛军南下。
睢阳(今河南商丘南)是南北大运河的枢纽,是进入江淮的重要门户,安禄山占领洛阳不几日,就任命张通儒弟张通晤为睢阳太守,与陈留长史杨朝宗率数千胡骑向东攻城略地。不少郡县官吏望风而逃,只有东平郡太守嗣吴王李祗、济南太守李率起兵抵抗,其他各地的抵抗组织也打起吴王的旗号。单父(今山东单县)尉贾贲挺身而出,率吏民南击睢阳,杀了叛军太守张通晤,使东进的叛军胆战心惊。叛将李庭望受安禄山派遣,正准备东下攻略郡县,中途听到张通晤被杀十分震惊,吓得他连忙退兵,不敢出战。
至德元年(756)正月初一,安禄山暗中唆使洛阳耆老、僧道,搞了一场假劝进之后,遂粉墨登场,登上宝位,自称大燕皇帝,改元圣武,并任命达奚珣为侍中,张通儒为中书令,高尚、严庄为中书侍郎,组成了伪朝廷。
安禄山称帝之时,原济南太守李随进至睢阳。玄宗为了加强东南部的抗敌斗争,任命李随为河南节度使,前高要尉许远为睢阳太守兼防御使。濮阳客尚衡也自动组织起来,起兵讨伐安禄山,任命同郡人王栖曜为衙前总管,并攻破了济阴城(今山东定陶西),杀死了安禄山部将邢超然。
二月,玄宗又任命吴王李祗为灵昌太守,河南都知兵马使,在河南北部组织官民抗敌,与南部的李随呈掎角之势。这时,贾贲杀死了张通晤之后,进至雍丘(今河南杞县),拥有二千人马。
投降了安禄山的谯郡太守杨万石逼迫真源令张巡为本郡长史,命他西去迎接叛军。张巡到了真源,率吏民到玄元皇帝庙哭祭,决定起兵讨叛,吏民纷纷响应,很快达到数千人。张巡从其中精选了千余人,遂率领着这支队伍去雍丘与贾贲会师。
张巡从小博览群书,聪颖有才干,读书不过三遍即终身不忘。他善于写文章,从来不打草稿。而且又通晓兵法战阵,文武兼备。他认为雍丘虽小,但地处汴河要冲,是叛军南下江淮的必经之地,因此与贾贲会师后立即加强战备,准备阻击叛军。
不久,叛将令狐潮很快兵临城下。令狐潮原是雍丘令,毫无气节,叛军一到,即举全县之地拱手送与叛军,反过来又充当叛军爪牙,率叛军东击淮阳,俘虏了百余名官兵。他们拒不降敌,令狐潮将他们反绑起来,正要动刑处死,正巧叛将李庭望来到城下,在令狐潮出城会见叛将时,这些淮阳兵自解其缚,一哄而起,杀死了看守,关闭了城门,拒绝令狐潮入城。
正巧贾贲来到这里,即迎入城中主持军事。贾贲杀死令狐潮妻小,并枭首示众。吴王李祗闻知此事,承制拜贾贲为监察御史。令狐潮怨恨贾贲,遂领来叛军围攻雍丘。贾贲率兵出战,进城时不幸被踩死。张巡驰骑出城,与叛军决战,身受数伤,打退了叛军,间道向朝廷奏表,并报告了吴王李祗,吴王将兖州以东军事委托给张巡主持。
四月,令狐潮又与叛将李怀仙等率四万多叛兵再次兵临雍丘城下。城中只有二千多士兵,敌众我寡,相差十分悬殊,人们多惊恐不安,张巡却泰然自若,并胸有成竹地对诸将说:“贼知城中虚实,有轻我心,今出不意,可惊而溃也,乘之,势必折。”
于是,张巡分出一千人守城,把另一千人分成若干队,开门突出,他身先士卒,直冲敌阵。对这突如其来的冲击,叛军一时措手不及,立时溃退下来。
第二天,叛军以人多势众,开始攻城。他们以炮石轰城,城上楼堞皆被击毁。张巡立即让兵士于城上树起木栅,叛军像蚂蚁一样攀附木栅而上;张巡又命兵士捆上一束束蒿草,浇上油脂,点燃后投去,叛军不敢靠前。张巡有时乘敌人松弛之机,主动出战,打他个冷不防。就这样相持了六十多天,大小战斗有三百多次。
张巡仅率二千多名士卒,与二十倍于己的叛军巧妙周旋,他们几乎是穿着盔甲而食,和衣而睡,裹疮而战,最后终于迫使叛军丢下几千具尸体,败阵而归。在叛军撤退时,张巡又乘胜追击,险些活捉了令狐潮。
五月,接连败北的令狐潮再次率兵围攻雍丘。他感到只凭武力并不能使张巡屈服,便想利用与他的一面之交劝他投降。令狐潮一到城下,即甜言蜜语地劝他说:“唐廷垂危,王师不能出关,天下大势已去,足下羸兵守城,危若累卵,又忠无所立,何不随我以求富贵呢?”张巡听后轻蔑地笑了笑说:“古代臣为君死,在于义而不在于报答。你降敌连累了妻子,又借叛军之势而图富贵,我看你不久将人头高悬通衢,被后世唾骂嗤笑。”令狐潮本意来劝降,不料反被张巡奚落一通,羞愧交加,遂不战而退。
雍丘和朝廷的联系已中断很长时间了,张巡手下有六员大将对他说,我们势孤力单,难以抗敌,而且朝廷存亡不知,不如投降。这六人俱有开府、特进之类的高级爵位,张巡怕他们动摇军心,就假装同意了。第二天,他在堂上挂了天子画像,率军士“朝拜”,人人唏嘘不止。然后召来了六将,当众责备他们意志不坚,欲出降叛军,当场斩首示众,向大家表示了誓死不降的决心,兵士也同仇敌忾,决心同叛军血战到底。
张巡坚持已久,内无粮草,外无援兵,形势越来越恶化。这时,听说令狐潮押送的盐米船几百艘沿汴水经过这里,张巡乘夜在城南修筑壁垒,令狐潮率军来拒战,在双方打得难解难分时,张巡暗中派遣的勇士奇袭了船队,运走了盐米千余斛,不能运走的即放火烧掉。
城中箭射完了,张巡扎了一千多个草人,穿上黑衣,夜间用绳子吊到城下。黑夜里令狐潮难辨真假,以为官兵偷袭营垒,命军士用箭射敌,轻易地得到了数十万支敌箭。
后来,张巡又夜间缒下五百名敢死队,敌人又以为是草人,怕中计而一箭不发,又不设警备。令狐潮连做梦也不曾想到这次却弄假成真,五百名敢死队霎时冲进敌营,挥刀砍杀,叛军猝不及防,顿时军营大乱,四散溃逃,追杀了十余里才回城。
叛军又气又恼,把雍丘围得水泄不通。城内烧柴用尽,张巡欺骗令狐潮说,我欲引兵退去,请退兵二舍,给我让开出路。叛军不知是计,遂后撤几十里。张巡发动士卒把城四周房屋梁檩拆下,运回城中使用。令狐潮知道上当受骗十分恼火,再次发兵围城。
相持几日,张巡又对令狐潮说:“君须此城,归马三十匹,我得马即出奔,请君取城以借口。”令狐潮信以为真,如数送给他战马。张巡把三十匹战马分给骁将,并约定叛军一到各取一将。第二天,令狐潮见张巡迟迟不出城,责备他失信。张巡准备好出城,对他说:“吾欲去,将士不从,奈何?"令狐潮知又上当,大怒,欲与张巡决战,还未摆好阵势,三十骑突然冲出,当即擒获了十四名叛将,杀死一百多人,并缴获了不少牛马。张巡与令狐潮巧妙周旋,迫使他逃回陈留,不敢出战。
张巡只有两千兵士扼守睢阳郡雍丘县城,同数十倍于己的叛军斗勇斗智,如中流砥柱,阻止叛军不得越过睢阳南下江淮,使江淮地区免遭叛军**,保障了唐朝的江淮财富基地,对平定安史之乱有重大的意义。
河南南部的官兵也同叛军进行了艰苦斗争,阻止叛军南下江汉。至德元年(756)正月,玄宗设置了南阳节度使,由南阳太守鲁灵充任,统率岭南、黔中、襄阳子弟五万人屯兵叶县(今河南叶县)之北。鲁灵上表请薛愿任颍川太守兼防御使,庞坚为副使。四月,玄宗又任命左赞善大夫来琪为颍川太守,与南阳鲁灵呈犄角之势。
来琪为将门之子,其父来曜曾任安西四镇节度使,后为右领军大将军,威震西陲。来琪少年时颇涉书传,慷慨有大志,曾在四镇任职,有胆有识。他上任时,城中储粮很多,他又缮修守备,叛军每到城下他都亲自出战,以箭射敌,无不应声而倒。
叛军使降将毕思琛招降,毕思琛乃其父故将,于城下拜倒泣吊,来琪不应。前后杀死叛军将士多人,敌军都称他为“来嚼铁”。虽然叛军多次进攻,而颍川郡城始终巍然屹立,成为叛军无法逾越的钢铁长城。
驻守在叶县的南阳节度使鲁灵,在溃水之南树立木栅,还在四周挖了深沟。五月,安禄山命其将武令珣、毕思琛率军南下,进至叶县。官兵将士欲出战击敌,鲁灵不许。
叛军在军营西顺风烧火,滚滚浓烟立时充斥了军营,将士无处藏身,就横着门扇及木板争先出营,叛军箭如雨下,鲁灵与监军薛道挺身出走,退守南阳(今河南南阳),其余将士皆陷于敌军之中。
这时,岭南节度使何履光,黔中节度使赵国珍、襄阳太守徐浩还没赶到,只有各镇裨将及岭南、黔中、荆襄子弟一半在军中,他们多怀揣金宝作为资粮,在溃逃时,军资器械金宝都扔在途中,俯仰即是,也都落入叛军之手。
鲁灵在叶县战败后退到南阳,叛军接着追至,很快把南阳包围起来。在这危急关头,经太常卿张增推荐,玄宗新任命有勇有谋的夷陵太守虢王李巨为陈留、谯郡太守、河南节度使,兼统岭南节度使何履光、黔中节度赵国珍、南阳节度使鲁炅。虢王李巨奉命从兰田出发,直奔南阳。叛军听说来了救兵,遂解围而去。
官军扼守南阳同固守雍丘、睢阳有着同样的意义。洛阳失守,江淮财富只能改由南道汉水北入关中,南阳是保证汉水漕运的屏障。阻止叛军南下江汉,对于保证唐王廷的财富来源也是至关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