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大师列传(全8册)

第八章 一生的真爱

字体:16+-

胡适一改颓废之状还考取了官费留学生,来到美国留学。他在美国校园里接触到的西方学者都很博学,使得他非常敬佩。比如说美国的著名电学技师高拉彼托夫,不仅是“电学工程师”还精通音乐,能够演奏多种乐器,是当地演奏的名手。在大学里,这样的通才很多。

胡适非常感慨,他说:“近人洛威尔之言曰:教育之目的在于使人知一物之物物,与夫物物之一物也。一物之物物者,专门也,精也物物之物者,普及也,博也。若终身守一物,虽有所成,臂之能行之书厨,无有生趣矣。今吾国学者多蹈此弊,其习工程者,机械之外,几于一物不知,此大害也。吾屡以为言,然一二人之言安能收效,是在有心人之同力为之,庶可挽救此偏枯之弊耳。”

让胡适沮丧而且极为愤慨的是“吾国学者”更深刻的学术危机,他们中的不少人在学科上不能博通旁涉,对国家的历史文化也不知道,这是存在于当时中国留美学生界的一种弊病。

中国留学生还有一种普遍的弊病是“重实科轻文科”。“俄国学生,无不知托尔斯泰之全集,无不知屠格涅夫及杜思拖夫斯基者;吾国之学子,有几人能道李杜之诗、左迁之史、柳欧苏之文乎?可耻也!”看到这些现象,胡适意识到自己身上的担子更沉重了,所以,胡适来到了文学院,打定了主意开始中西古今兼修,力图学到真才实学,回国后做出一番事业。胡适19岁来到美国,在留学生中,他是非常活跃的一分子。因此他的朋友特别多,有中国留学生还有外国留学生,无论是美国朋友欧洲朋友,还是日本朋友朝鲜朋友,他都结交。以文会友,以友辅仁,以友辅学,是胡适七年留学生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中国留学生界的赵元任、胡达、梅光迪、任叔永、陈衡哲、陶知行、张仲述、竺可桢等人都是他的朋友。回国后,他交朋友的习惯更是发扬光大。“我的朋友胡适之”还成为当时国内知识界一句广泛流行的名言,这句名言带有谐谑的意味,但也说明了胡适的人缘很好,交际广泛。

在与朋友的交往中,胡适的学问和人品都受到了大家的称赞和敬佩。他待人诚敬有信,见善必推扬,见贤则思齐。胡适非常欣赏赵元任,对他的评价很高,胡适说:“每与人评论留美人物,輒推常州赵君元任第一……今居哈佛,治哲学、物理算数皆精,以其余力旁及语学、音乐,皆有所成就。其人深思好学,心细密而行笃实,和可亲,以学以行,两无其,他日所成,未可限量也。”

后来,赵元任、胡达、杨杏佛、任叔永等留学生共同发起了“科学社”,“提倡科学,鼓吹实业,审定名词,传播知识”,创刊《科学》月报,胡适非常积极的加入,对自然科学投入了极大的热情。胡适还独立发起了一个“读书会”,他规定读书会的会员,每周最少读英文文学书一部,每周末,相聚讨论一次。会员有任叔永、梅光迪等人。他积极与外国留学生探讨学问,努力从别人的学习心得和研究成果中吸取营养,充实自己。

由于胡适的声誉越来越大,很多单位都邀请胡适作各种讲演。胡适演讲的范围也非常广泛,有政治文化方面的,有校园社区方面的,还有关于美国时局和中国专门问题方面的,更多的演讲还是学问学术上的。

作为寻求个人幸福的第一代人,胡适和他的同伴们一只脚,陷在传统的道德里,另一只脚却尝试着追求新的生活。胡适的私生活就一直令人很感兴趣,人们很难把美国留学生,青年才俊和新文化运动的领军人物胡适,和一个裹着小脚的半文盲乡村女人江冬秀联系在一起。

从胡适的白话诗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感情世界非常丰富:

比如这首《湖上》说:水上一个萤火,水里一个萤火,平排着,轻轻地,打我们的船边飞过。他们俩儿越飞越近,渐渐地并作了一个。

还有《醉》,醉过才知酒浓,爱过才知情重;——你不能做我的诗,正如我不能做你的梦。

感情世界丰富细腻的胡适在康乃尔大学学习期间,遇到了一生的真爱,本校地质学教授的女儿艾迪丝·韦莲司,胡适和她有过一段不寻常的感情纠葛。韦莲司是一位很传奇的女性,她比胡适大六岁。康奈尔大学成立的时候,韦莲司的祖父作为三位创设委员之一,曾经为学校投入了巨额的资金。1879年,她的父亲因为知识渊博,在康奈尔但任了助教,在1884年就晋升了教授。

韦莲司的大哥毕业于康奈尔,然后获依埃尔大学的硕士学位。韦莲司的二哥毕业于依埃尔,获得了康奈尔的工学硕士学位。1907年,韦莲司的父亲在哈依兰德大街318号,伊萨卡市北部丘陵地的山道上建了美丽的住宅,屋子的西边有一个很大的湖。后来,这座房子客厅暖炉的前面,成了女画家与中国留学生畅谈的地方。韦莲司的家庭幸福和睦,喜欢社交,家里经常嘉宾满座,谈笑风生。

在优越的环境中长大的韦莲司,受到家庭的影响,喜欢学习,博览群书,知识丰富。不仅如此,她还是个有名的女艺术家,相貌美丽,性格开朗大方,非常直率。她留着短发,穿着简单随意,是个典型的“波希米亚”先锋派艺术家,走在街头,经常招来行人批评的眼光。韦莲司在外表上不拘传统,在精神上也特立独行。1914年夏天,胡适和艾迪丝·韦莲司最初接触,当时韦莲司还是康奈尔大学的学生。那个时期美国的校园文化不鼓励男女之间的交往,学生们按照性别和种族等因素被分为不同的群体。当年轻女子和年轻男性在一起的时候,一般都须有监护人的陪伴。

为了拜访韦莲司,胡适走进了女生宿舍,这是他大学四年来第一次走进女生宿舍。胡适为进女生宿舍找了个理由,因为女性能够塑造和改善男人的性格,所以,他进女生宿舍有助于性格的发展。他对自己说,这是在寻求两性间纯粹高尚的友谊。

不久,胡适和韦莲司之间的感情越来越亲密,两人谈得非常投机,很快成为知己朋友。韦莲司是胡适一生中第一个最亲密的女性,他们经常在一起讨论各种问题,周末的时候,韦莲司经常邀请胡适到家里做客,她给胡适准备丰盛的饭菜,然后两个人海阔天空,信马由缰地谈天说地。很快,胡适成了她家里的座上客。胡适对韦莲司的人品和学识非常欣赏,他曾这样评价韦莲司说:“极能思想,读书甚多,高洁几近狂狷,虽生富家而不事服饰……余所见女子多矣,其真具思想、识力、魄力、热诚于一身者,惟一人耳”。

他们两人一起去教堂观摩西方的婚礼,一起去湖滨同游聚餐,一起在湖畔附近散步,倾心交谈,经常忘记时间。为此胡适还写过一首叫做《临江仙》的词:“隔树溪声细碎,迎人鸟唱纷哗。共穿幽径趁溪斜。我为君拾葚,君替我簪花。更向水滨同坐,骄阳有树相遮。语深浑不管昏鸦。此时君与我,何处更容他?”这首词非常直白的表现了胡适和韦莲司在一起的欢快氛围。

后来韦莲司和朋友一起去了纽约学画,租住了公寓,胡适非常思念她,还专门到纽约单独和她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