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大师列传(全8册)

宋子文官倒案

字体:16+-

什么是美金公债案呢?

这事还得从1942年说起。

这一年,国民政府利用美国贷款5亿美元,提取1亿美元为准备金,发行“同盟胜利美金储蓄券”,按规定20元购买1美元储蓄券,抗战胜利后凭券兑换美元。

因为当时美元的黑市价已经是110元兑1美元,孔祥熙觉得有利可图,就一面指示中央银行国库局局长吕咸停止出售美金储蓄券,一面让部属出面,利用职权将尚未售出的350万美元储蓄券按官价购进,归入他的私囊;剩下的799.5万美元的储蓄券则由中央银行其他人员购进私分,此案被称为美金公债案。

此案发生后,中央银行国库局的正直人士就将掌握的证据悄悄提供给傅斯年。傅斯年将这些检举材料汇总编排,然后拟成提案,交给大会秘书处宣读。

当时担任大会主席团成员的王世杰看到提案后大惊失色,他担心事态扩大,被人作为借口“攻击政府,影响抗日”,力劝傅斯年歇手闭嘴,否则后果无法预料。傅斯年对王世杰的好言相劝不以为然,坚持己见,并要上诉法院与孔祥熙对簿公堂。

面对傅斯年破釜沉舟的凌厉攻势,陈布雷知道事情不可挽回,孔祥熙大势已去,就向“老大”蒋介石进言道:这个在你下头的孔祥熙,居然瞒着上头,趁火打劫,实在太浑。“傅大炮”执意要发出的炮弹恐怕难以拦截,还是想方设法悄悄将这位“老二”做掉算了,省得鸡飞狗跳地不得安宁。

对于这个案子,蒋介石也感到非常的棘手,因为牵涉面太广,既有亲情因素又有政治因素。在两难中,蒋介石一面尽力遮掩,一面以避免造成国际影响为由,制止傅斯年在参政会上提出此案,还建议傅斯年改成书面检举材料交给他本人处理。

对此,蒋介石亲自出面托陈布雷向傅斯年说情,陈布雷深知傅斯年的炮筒子性格,不达目的是决不会善罢甘休的,所以他就以争取世界各国对抗战的支持,以国家利益为重等说辞,请傅斯年改变解决问题的方式。

陈布雷不愧是一流策士,他一提“国事为重”,傅斯年便答应退让一步,决定将提案改为质询案公之于世。尽管这一改变,无形中使弹道的着力点出现偏差,火力也大大的减弱,但仍然使朝野大哗,纷纷表示要严惩孔祥熙这一国之巨贼。

在强大的压力下,蒋介石感到独木难撑,咬牙下达手谕,委派财政部长俞鸿钧出面调查孔祥熙财源的来路问题。

众人一看蒋介石要动真格的了,立刻胆气顿生,纷纷拥上前来,借着傅斯年射出“炮弹”的浓烟迷雾,给孔祥熙一顿乱棍飞击。

傅斯年深感吾道不孤,越发精神抖擞起来。8月6日,他起草了《傅斯年为国库局案在参政会所提说明书》,在国民参政会上再度重炮轰击孔祥熙与美金公债案的其他舞弊者。

傅斯年站在台上声如洪钟,慷慨陈词,向与会者详细的说明了他本人调查一舞弊案的前后经过,以及中央银行国库局局长吕咸等人的犯罪事实,最后附上秘密账本作为证据。

对于这一幕情景,罗家伦回忆道:“傅斯年在国民参政会发言到结束的时候,郑重声明他这番话不但在会场以内负责,而且在会场以外也负责,他愿意到法庭对簿。这话使全场兴奋,可是我却替他捏了一把汗。会后我去看他,问他为什么敢说这样肯定的话。他说:‘我若没有根据,哪能说这话。’于是他取出两张照片给我看。可见他说话是负责的,绝对不是所谓大炮者可比,也绝不是闻风言事的一流。这种有风骨的人,是值得敬佩的。”

8月8日,正当中央银行国库局案闹得不可开交时,有人秘密致函傅斯年道:“据吕咸传说委座已与先生说情,国库局贪污案已了案……”傅斯年在一旁批了“不成话”三字,表示了自己的态度,也暗含了事实真相。信中还提到一个极具刺激性的细节,说“先生在参政会提此案那天,孔祥熙就连夜审问吕局长,据供‘可’字及签章完全假造,为的是挡驾查账人员。听说孔祥熙还打了吕咸两个耳光,想必是怒到了极点。”

在傅斯年一马当先,社会各界人士参与以及内外力量猛烈夹击下,孔祥熙终于招架不住,崩盘散架,倒地不起,一连串的官爵包括行政院长的顶戴花翎被打落在地,先后滚进尿桶中泡了黄汤。

傅斯年一炮轰走了大瘟神,举国振奋,奔走相告。“傅大炮”这一名号也随之名动朝野,天下敬佩。但令国人失望的是,蒋家王朝这座靠山尚未崩塌,虎狼之辈依然视中国为自己的安福之地与逍遥乐园。

孔祥熙被打倒之后,蒋介石又通过外科手术式的对接,从自己势力范围内再度扶植了一个宋子文。

宋家公子上台后,其恶行较孔祥熙有过之而无不及,很快搅得天下沸腾,官愤民怨。傅斯年再度抬起他那用特殊材料铸成的大字号炮筒,先是从教育状况糟糕至极,政府只卖文化膏药等方面,来了一番敲山震虎式的轰击,希望宋氏能幡然醒悟,设法补救。

傅斯年在《大公报》上撰文道:“你的轿车在上海市街上经过时,有没有想到,就在这条路上有多少人因你的经济失策而饿死?”但这位骄奢**逸的宋公子却揣着明白装糊涂,采取置之不理的蛮横态度任由整个社会经济腐烂、崩溃下去。

傅斯年大怒,开始转动炮口,从黄金政策、工业政策、对外信用、办事作风、中国文化修养和态度五个方面,集中火力对宋子文进行死打猛攻。

为揭露宋氏家族的恶行,傅斯年于1947年2月15日至3月1日,连续刊发了三篇火星激溅、威力巨大的战斗檄文,这便是轰动一时的《这个样子的宋子文非走开不可》《宋子文的失败》以及《论豪门资本之必须铲除》。

前两篇文章在《世纪评论》中刊出。在第一篇文章中,傅斯年痛骂道:“古今中外有一个公例,凡是一个朝代,一个政权要垮台,并不是由于革命的势力,而是由于他自己的崩溃。有时是自身的矛盾、分裂,有时是有些人专心致力,加速自蚀运动,惟恐其不乱,如秦朝‘指鹿为马’的赵高,明朝的魏忠贤,真好比一个人身体中的寄生虫,加紧繁殖,使这个人的身体迅速死掉。”

文章刊发后,全国各报刊纷纷转载,一时朝野震惊,群情激愤。胡适等人积极呼应,势同火上浇油。在排山倒海的讨伐声中,宋子文顿感天旋地转,体力不支。而此时的国民政府监察院那一帮见风使舵的官僚政客,眼见宋子文即将翻船沉没,于愤恨中大着胆子从胸前背后给予几记闷棍。

1947年2月16日,监察院举行紧急会议,决定彻底清查黄金风潮酿成的严重后果与责任者。消息传出,全国军民于欢呼声中翘首以待。傅斯年抓住时机,抹着满头汗水,于著名的《观察》杂志上抛出了第三篇战斗檄文,给予宋子文最后致命一击。

对于孔宋两家吞公营私的非法财产和监察院即将采取的行动,傅斯年坚决主张公私分明,由政府公开没收或征用孔宋豪门的非法财产。傅斯年说道:宋子文着实是百年不遇的怪物,作为显赫的宋氏家族的长子,他曾在哈佛大学接受了最先进的文化教育,“思想,说话,和写字时都喜欢用英文而不喜欢用中文”,唯独对权力和财富的贪婪是中国式的,“在今天宋氏这样的失败之下,他必须走开,以谢国人”。

面对傅斯年发射的炮弹和社会各阶层的打击,宋子文无力招架,更无力还手,只得重蹈孔祥熙的覆辙,如同过街老鼠一样灰溜溜地夹着尾巴下台滚蛋。

至此,两位皇亲国戚均被傅斯年炮轰于马下,在普天之下拍手称快的欢声笑语中,傅斯年的威望与声名在国人心目中达到了一生的巅峰。

“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傅斯年作为中国自由知识分子,有此一大壮举,着实为世人树立了一个谔谔之士的光辉典范。对此,深知傅斯年学问、人格力量的胡适曾满怀**地称颂道:“我总感觉,能够继续他的路子做学问的人,在朋友当中也有;能够继续他某一方面工作的人,在朋友中也有;但是像他这样一个到处成为道义力量的人,还没有。”

我们在敬佩傅斯年嫉恶如仇,不畏权贵的时候,也应该认识到傅斯年抨击时弊,危言高论的目的是要消除政治弊端,促使政权完善,因为他始终把国民党政权视为“正统”,所以现实生活中他只有反对贪官污吏的勇气,而绝无“犯上作乱”的决心。这就决定了他一生都难以割舍与国民党政权的联系,甚至甘愿为之殉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