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著名帝王曹操传

草船借箭

字体:16+-

蒋干重提诸葛亮荐送二乔去江北的事情,周瑜闻言勃然大怒。吼道: “谁把这事儿传到江北去的。安的是什么心?”蒋干慌忙起身。歉道: “恕罪!干酒后胡说,有违都督的将令:太不该提曹、孙两家的军事。”周瑜说: “这不是军事,是我的家事。何以成为茶余酒后的谈资?”蒋干佯作惊吓,颤抖着不再说话。周瑜就上前把黄盖手里的孙权赐剑收回来自佩。又问: “子翼兄怎么会知道这件事情?”蒋干方才说: “江中的渔翁无处不在吟唱: ‘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干岂能聪耳不闻。且听说这正是孔明先生所教唱的《铜雀台赋》。”周瑜问: “孔明为什么教唱?”蒋干说: “江北的人都说:《铜雀台赋》本来并没有这八句,实在是孔明先生为了奚落足下的伪作。”周瑜听罢更怒。咬牙切齿骂道: “山野村夫!怎敢这样耍我。我誓必杀了他。”蒋干急忙说: “都督息怒。若不是都督下问,干本来不该提这些事儿。”过一会儿周瑜气平了,归座。举觥敬在座的人说: “今天是‘群英会’。大家当一醉方休!”周瑜再敬蒋干。蒋干辞道: “不胜酒力喽!”这时候夜已经深了,周瑜就命撤席。众将散去。周瑜说: “好久没有和子翼同榻了。今宵愿意抵足而眠。”于是佯作大醉,拉着蒋干入帐共寝。周瑜和衣卧倒,呕吐狼藉。蒋干则脱衣睡下。暗想周瑜的酒量并不亚于自己,今天怎么会醉成这样。只听见周瑜鼻息如雷,震得蒋干难以入睡。少时,忽然听见周瑜口中含糊说: “子翼!几天之内叫兄看个脑袋。”蒋干不懂。周瑜又说: “子翼!等着瞧!……叫兄看曹贼的首级。”等到蒋干问他,周瑜鼾声又起。又过了多时,蒋干方才朦胧睡去。约至四更,帐外有人高叫: “周都督醒来!”周瑜不应。来人进帐把周瑜推醒。周瑜坐起来迷迷糊糊地问来人: “我身边睡着谁?”那人说: “都督请子翼先生同寝。怎么忘记了?”周瑜懊悔道: “我平时不多喝。昨天喝得大醉,不知道可说漏嘴。”那人说: “江北有人来了。”周瑜急忙喝道: “快别说!”便轻声喊“子翼!子翼!”蒋干只装睡着了,不应。周瑜与来人摸着出帐。蒋干但听见那个人在帐外说: “蔡、张二都督说:急切下不了手……”往后的声音就低得听不清楚了。过了一会儿,周瑜入帐,又唤“子翼”,蒋干不答应,蒙头装睡。周瑜就去书案点灯,找出一封书信来,展开细看。蒋干故意翻身。周瑜急忙吹灯回床,解衣就寝。不多时候,鼾声大作。这时候天已微明。蒋干披衣起身,走到案边去看那封书信,不觉大吃一惊。但见信封上写着:蔡瑁、张允谨封。蒋干急忙抽出书信,一看:

某等降曹,非图仕禄,迫于势耳!今已骗得曹军困于水寨之中。但得其便,就将曹贼首级献于麾下。

蒋干暗想,原来蔡瑁、张允密结东吴。又一想,周瑜乃是个精细的人,这样机密的书信,岂能容我见到。莫非故意使我见了,他好从中取事。再一想,这事儿真假难辨,待我带回江北,再作定夺。就把书信藏于衣内。转念又悟,倘若周瑜设计害我,他醒来不见了书信,搜我身体,岂不是杀我有名。蒋干在案上寻得纸笔,仿照原书的笔迹,急书一封,按原状放回案上。把真书信轻轻塞在周瑜的枕下,自己仍然倒头睡下。这样一觉睡到了日上三杆,听见周瑜的呼唤方才醒来。周瑜问: “子翼昨夜睡得安稳?”蒋干说: “不胜酒力,一夜酣睡不醒。都督军务繁忙,愚兄应当告辞了。”周瑜道: “子翼来去匆匆,未能得闲领教。”蒋干说:“都督兵精将强,天下俊杰,干佩服之至。”周瑜道: “人有千虑,难免一失。还望子翼兄不吝赐教。”蒋干才说: “人称刘备枭雄,不可不防。他既称实意联合,为什么只派诸葛亮一个人到这里来。而关羽、张飞、赵云都不在帐下听候调遣?”周瑜听罢拍额称谢。蒋干于是唤来小童,出帐的时候暗从周瑜枕下抽出书信,急忙登舟而别。航行五里,蒋干又返回来。绕行到诸葛亮所居的小舟,跨舷而入。自荐说: “我是九江蒋干,字子翼。奉了曹丞相之命,特来拜见孔明先生。”诸葛亮起身施礼。蒋干说: “曹公曾使蜀郡张永年先生转赠‘鸡舌香五斤’,不知道可曾收到?”诸葛亮道:“早已收到。多谢曹公厚赠。”蒋干说: “现在石广元、徐元直、孟公威都在曹丞相那里。先生岂有意北去观摩洛阳五经石碑吗?”诸葛亮称:“鏖战在即,我无暇北去。他日若能领兵到洛阳,定当去观摩五经石碑。”蒋干听了就拱手告辞,扬帆而回江北。

吴军大营,蒋干去后,黄盖进帐。禀告都督: “某看见蒋子翼匆匆下船离去,恐怕已经中计。”周瑜说: “我看见案上书信没动,未必中计。子翼机敏过人,恐怕不易瞒过。”黄盖随即抽出书信来看。瞧见书信依旧,叹息不已。周瑜叫黄盖把书信递过来,一看立即喜笑颜开。高喊: “中计也!”黄盖惊问: “怎见得?”周瑜说:“子翼双手能写字,仿笔让人难分真假。我事先为了防止作伪,已经在原书背面点上了墨迹。”说罢与黄盖一起开怀大笑。

这时江北曹营里,曹操正在帐中读书。于禁入帐报道:“张允把持水寨粮饷,荆州的水军总得大部,吃不完的就都扔了。我青州兵不够吃,常捡他剩下的。再加上水土不服,便生疾病,上吐下泻。近来监冶谒者韩暨送来的新造兵器,蔡瑁都拨给了荆州水军。同在一军,见待这样不同,青州的水军都有怨气了。”曹操放下手里的书卷,叹道: “看来水军的事情不容再拖延了!”正在这时候,帐外报道:“蒋子翼先生回来了!”曹操立即召入。问道: “先生这趟跑得怎样?”蒋干说:“周瑜雅量高致,非言辞所能打动,实在预料之中。”曹操道: “如此先生白跑了一趟。”蒋干说: “也没白跑。我把江中吟唱的伪《铜雀台赋》告诉了他,气得周郎大骂诸葛亮。”曹操问: “江东军资储备如何?”蒋干说:“我看江东粮草虽称充裕,然而补给却很不方便。辎重都要从水上运来,远在吴、会,且是上水;往返恐需月余,故而必求速战。明公应该缓兵待他,才是上策。”曹操称善。于是蒋干要求屏退左右。于禁等退出。蒋干取出书信来,把当夜的经过详细禀明曹操。曹操读信后哈哈大笑。立即命人把蔡瑁、张允、于禁、文聘四将叫到帐前来。曹操问蔡瑁、张允二将:“我要水军进兵如何?”二将说: “水军还没有练熟,不可轻进。”曹操又问于禁、文聘二将。二将道: “水军进退均已练熟。只是青州兵病倒了不少。”曹操把书信扔给蔡瑁、张允二人,就叫他读。二将读毕,大喊冤枉。曹操喝令武士推出去斩首。蒋干急忙提醒道: “丞相为什么不防反间计。”曹操摇头说: “请稍待!”少时,武士把蔡瑁、张允二将人头献上。曹操笑道: “周郎小儿的反间计怎么能瞒得过我。蔡瑁、张允二人的笔迹我还能不认识?”蒋干说: “蔡瑁、张允若是找人代笔呢?”曹操道: “这样机密的事情还能找人代笔。我故意杀了他。因为蔡瑁、张允不是降汉,而是为了保存他的水军实力,伺机而动。我命于禁、文聘二将协助督领水军,正是要待水军练熟以后,取而代替他。”曹操当即拜于禁、文聘为水军都督。并在步兵中抽调军士补充生病的水军。

曹操斩蔡瑁、张允二将的消息很传至江东。周瑜大喜。鲁肃说: “都督神机妙算,阿瞒也识不破。”周瑜道: “这条计策虽然能骗过曹操,只怕瞒不过诸葛亮。子敬替我去探探,看他怎么说。”鲁肃领命而去。

却说鲁肃领了周瑜的话,径来舟中探访诸葛亮。诸葛亮接入小舟对坐。鲁肃先说: “连日来忙乎着军务,有失听教。”诸葛亮笑道: “就是亮也未得空闲去向都督吊唁。”鲁肃惊问: “吊唁谁?”诸葛亮说:“公瑾使先生来探探亮怎么说,就是这件事情应该吊唁啊!”唬得鲁肃倒吸了一口凉气。问道:“先生怎么这样说呢?”诸葛亮说: “公瑾只认为曹操中了他的借刀杀人之计,岂不知道曹操另外有借简杀人的计策呀!”鲁肃瞪直了眼睛问道: “这话是什么意思?”诸葛亮说: “那曹操早就怀疑蔡瑁、张允二人并不是实意降曹;只待曹操北归,就将叛曹自立。曹操不马上杀了他两个,忧虑水军无人督领嘛!现在水军已经练熟,曹操就借机除掉这两个家伙,把水军交给于禁、文聘二将统领。这就是曹操借了都督的书简杀了他两个。”鲁肃大奇,问道:“这样又有啥可吊唁的呢?”诸葛亮说:“这两个人既然不服曹操,本来可以成为江东的友军。二人未归江东,因为与江东有杀父之仇,恐怕东吴不容。倘若都督使人去游说他两个,本来可以作为内应。现在被曹操杀了,岂不是一件大大应该吊唁的事情嘛!”鲁肃听得又惊又奇,无法开口,只好别了诸葛亮回营。鲁肃登岸,诸葛亮叮嘱他: “希望子敬在公瑾面前不要把亮所说的话告诉他。只怕公瑾恼羞成怒。”

鲁肃回见周瑜,全无隐讳地把诸葛亮的话全说了。周瑜大惊道: “我的计策瞒不过他,曹操的计策也瞒不过他,他所见实在高出大家一筹。这样的神人,留着他,我东吴还能有安宁的日子吗?不如借个机会除掉他。”鲁肃说:“现在若杀孔明,反倒帮助了曹操。岂不是对破曹不利?”周瑜沉吟不语。便命人去找曹植的《铜雀台赋》来看。

不久,小校送来《铜雀台赋》的抄本。周瑜求《铜雀台赋》是为了求证蒋干所说的话是真是假。他细读之后,方知诸葛亮戏弄了他。于是拍案大叫:“诸葛亮欺我太甚。我一定要杀了他!”这时鲁肃进账弄得他莫名其妙。周瑜说:“明天召集众将来帐前议事。烦子敬就请孔明一同来议。”

诸葛亮独居小舟,泊于江边。今天望见江面上雾气迷漫,浸湿衣衫。自思二三日内正是用计的好时候,不知道周郎作什么打算。忽然看见鲁肃来请议事,欣然同往。到了都督的大帐,众将已经都在。坐定,周瑜就问诸葛亮:“即日将与曹军作战。大江之上,当以哪种兵器为先?”诸葛亮自忖:大都督为什么忽然拿小校的疑惑问我,不禁提防。就说: “水军交战,当以弓箭为先。”周瑜道:“先生的话正合我的心思。但是现在军中正缺箭用。敢烦先生监造十万支箭,应付急需。盼莫推辞。”诸葛亮说: “都督见委,定当效劳。敢问十万支箭,何时要用?”周瑜问: “半月之内,可以办完吗?”诸葛亮说: “曹兵说来就到。若等上半个月,哪能不误大事。”周瑜道: “这样则十天如何?”诸葛亮说:“还是太迟了。”周瑜问: “先生料几天可以办完?”诸葛亮说:“三天就行。”鲁肃急道: “不成!不成!十万支箭,三天怎能办完。请都督再宽限几天。”诸葛亮说: “两军相对,有备无患。延几天岂不要误了大事!我说三天,已有宽限。若得天助,二日内就可以备齐。”周瑜道:“军中无戏言!”诸葛亮说:“亮怎敢戏弄都督!愿纳军令状:三天不完,甘领重罪。”周瑜大喜。唤军政司当面立下文书。然后置酒相待。说道: “待军事完毕以后,当有重酬。”诸葛亮说:“今天已经来不及了。明日算起,到第三天,可差五百名小军到江边搬箭。”孔明辞去后,鲁肃问: “都督决定要杀孔明了吗?”周瑜说: “这个人料事如神,留下他必定是江东的祸害。我决意要除掉他。”鲁肃道: “请都督以两家联合破曹为重。”周瑜说: “刘备枭雄。他只派诸葛亮一个人到这里来;关、张、赵云尽在他的掌握之中。他心里必定另有打算。诸葛亮伪作《铜雀台赋》戏弄孙伯符和我,视我江东无人呀?我不杀他,怎消我恨。我本想宽限他十五天,他却只要三天。他自己送死,非我逼他。现在当众公开要下了文书,他便两肋生翅也飞不去了。公快去摸摸他底细。”

鲁肃领命来见诸葛亮。诸葛亮埋怨道: “我曾经央求过君:不要告诉公瑾,他会害我。不想子敬不肯替我隐瞒,今天果然弄出事儿来了。三天之内怎么能造得出十万支箭?子敬兄只好搭救我一下!”鲁肃道:“我为公求得宽限,公却自紧其缚。我可救不了?”诸葛亮说: “望子敬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要有三十名军士。船上都用青布为幔,各束草人,布满两舷。明天就要备齐。三日之内便会有十万支箭。只是不可以又叫公瑾知道。望子敬以两家联合破曹的大事为重,且莫泄露。”鲁肃允诺。暗想孔明只怕是要去樊口取箭。回报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情。只说:孔明并不用箭竹、翎毛、胶漆等物,自有道理。周瑜大疑道: “看他三日之后怎样向我交代。”

却说鲁肃暗拨轻快船二十只,全按诸葛亮的吩咐,当天准备停当,停靠在江边,等候诸葛亮调用。第一天清晨,江中雾气迷漫,日出而散,却不见诸葛亮的动静。第二天江中雾气更大。鲁肃暗想:像这种天气,出航危险,孔明怕不会去樊口取箭了。若是明天不晴,岂不是误了军令状的日期。如何是好?只盼着明天雾气消散,可以行舟。到了第三天三更时分,诸葛亮密请鲁肃到船中。鲁肃问: “先生召我来何意?”诸葛亮说: “特请子敬先生同往取箭。”鲁肃道: “似这种大雾的天气,江中行舟务必小心。”诸葛亮不答。命把二十条船用长索相连后起航,回舱与鲁肃斟酒对酌。酒过三巡,鲁肃听见江水滔滔,拍击舷舱,便出舱观看。但见江中大雾漫天,隔船不见人影。这时候,有草束掉进了水里。鲁肃注视了好久,忽然返回来说: “去樊口应该是顺水。怎么逆水行舟?”诸葛亮道: “子敬安心喝酒。过一会儿就明白了。”于是二人继续对饮。有军人来报:船已经行近了曹操的水寨。诸葛亮命各船头西尾东,一字儿排开,逼近水寨。鲁肃大惊道: “公瑾要杀先生,我可以帮助先生逃走。又何必去投曹操的罗网,还要找我来陪绑?”诸葛亮说: “子敬怎么说这样的话?”鲁肃道: “事情还不明摆着?曹军一出,公与我都要束手就擒!”诸葛亮但笑而不答,饮酒自若。军人又报: “到水寨啦!”诸葛亮命各船擂鼓呐喊,躲在舱里不要出来。

却说曹军水寨中,听见擂鼓呐喊。于禁、文聘二人慌忙禀报曹操。喊道:“重雾迷江,不知道敌兵多少!”曹操立即传令: “紧闭寨门!拨水军弓弩手乱箭退敌,莫要叫贼船靠近水寨。”又命张辽、徐晃各带三千弓弩手,火速赶到江边助战。于是水寨中万箭齐发,密如飞蝗。一半射中江东船上的草人,一半落水。诸葛亮在舱里望见了,便叫各船逼近水寨受箭。不一会儿,各船负重向一侧倾斜。诸葛亮命各船前行,头船掉头,贴着二船返回;余船跟进,依次掉头。于是二十条船就都成了头东尾西,逼近水寨受箭。曹操心疑,亲自到江边观战。但闻战鼓隆隆,喊声震耳,却不见船影。这时候荀攸在旁边,提醒说: “大雾迷江,须防火攻。”一句话点醒了曹操,急忙命人传令施放火箭。只见水寨中箭如流星,遇草即着。这时候江东船上箭已受满。诸葛亮命令各船拽起碇石,大声齐呼: “谢曹丞相箭!”于禁闻声知道上当,驾起小船便追。鲁肃急忙命人砍断连索,各船自行灭火,迅速撤离。有走得慢的,火已经蔓延,扑救不及。鲁肃命人救下军士,把火船横在水中,弃船而去。于禁追到,被火船挡住了去路。这时候江东船只顺水,航行如飞,不多时候便到了南岸。

周瑜听见江中呐喊,亲自带人巡视江边,正好接着诸葛亮、鲁肃。诸葛亮清点船只,尚有十七艘。艘艘形如刺猬,不见船形。诸葛亮对周瑜说: “奉都督将令,监造十万支箭。现已提回,请都督查验。”周瑜大惊失色,拽了鲁肃同回大帐。周瑜问鲁肃“诸葛亮从哪里提来十万支箭?”鲁肃说: “曹操水寨。”周瑜问: “诸葛亮如何能在三天之前便知道今晨有大雾?”鲁肃说:“我在舟中问过孔明,孔明答道: ‘自幼观察天象,深知隆冬季节,长江江面上有雾,必然连续几天不散;且雾重日渐。只待朔风一起,雾即消散。’立军令状那天清晨,孔明已经看见江中有雾。故而敢说三日之内获箭十万。”周瑜叹道: “真是神仙啊!倘若留下这个人后患无穷,我必须除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