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著名帝王曹操传

火烧赤壁

字体:16+-

周瑜营中粮草日耗颇巨,积储日少;盼等黄盖、吕范督粮又不到。周瑜心里焦虑,便召众将商议。甘宁说: “我离吴、会很远,路途不便,宜求速战速决。既然孔明先生已经借来了十万支箭,便当出兵,攻打曹操的水寨。水寨若破,曹军无所凭借,定当退去。到时候追击,可获大胜。”周瑜依计。便遣甘宁、韩当二将率领艨艟大船百艘,攻打水寨东门;周泰、蒋钦二将另率艨艟百艘,攻打水寨西门;董袭、潘璋驾小船接应。到了次日五更,各船准备停当,收缆起航。周瑜亲登大船督战,直奔曹操的水寨而去。

再说于禁、文聘二将,在水寨中得报,便登上水寨高台瞭望,但见江中敌舰无数,破浪而来。急忙传令:关闭水门;将士都上大船迎敌,准备弓箭固守。少时就见甘宁、韩当驾舟直冲东门而来。于禁命令将士埋伏在船中莫动。待到船离百步,一声号炮,寨内将士万箭齐发,射倒吴军将士无数。甘宁等见势不妙,急忙率船退走。不久,又命将士躲在舱内,启动桨橹,奋力向水寨围拢过来。距离敌寨百步之遥,便命放箭。那箭却被水寨的女儿墙挡了回来,纷纷落水。这时候水寨里乱箭飞来,甘宁等人只得又退。这样冲击了三次,寸功未建。忽然听见水寨中号炮连声,水门大开,曹军艨艟战舰鱼贯而出。周瑜急忙鸣金收军,顺水退回南岸。曹兵望见东吴水军退去了,也收兵自回。

这一战,江东水军死伤逾千。周瑜看见江北水寨坚固,无计可破,回到帐中闷坐着不说话。忽报黄盖、吕范押运粮草来了。周瑜召人。黄盖等人交令完毕,瞧见周瑜闷闷不乐,也不多说,退出后各自回营歇息。当夜,黄盖只身来到周瑜帐中求见,更请屏退左右。进计道: “当今敌众我寡,难与久耗,宜求速战。曹操的水寨,战舰首尾相连。若用火攻,就一船起火,其余俱焚。可以烧掉他而破水寨了。”周瑜听了非常赞成,赐黄盖坐,促膝而谈。周瑜说: “火攻确实是条妙计。然而曹操水寨防卫很严,我船靠近也难,怎能放火?”黄盖道: “我想好了:用诈降计去水寨。靠近他的船纵火,弃船而逃,必定可以烧他个片甲不留。”周瑜说: “曹操奸雄,岂能看不出诈降?”黄盖道: “我用苦肉计哄他。”周瑜说: “将军年高,挨不起毒打。让我另外找人吧!”黄盖道: “他人行此计,万一有个闪失,岂不是前功尽弃。我受孙氏三世厚恩,甘愿受此苦刑。虽然肝脑涂地也无悔无恨。”周瑜大喜,拜而谢他说: “破江北曹兵,全仗老将军的这条妙计了。若能得手,实在是江东的万幸呀!”于是计定。

到了第二天,周瑜击鼓升帐,召集众将商议破曹操的计策。诸葛亮也应邀在座。周瑜说:“曹操率领八十万大军,要一举踏平我江东。我奉主公将令,征讨曹兵。怎奈曹操势大。昨日出兵,一战不利。愿闻诸将破敌的良策。"周瑜说罢,众将面面相觑,没人吭声。黄盖起身站出来说: “既然知道曹操势大,我军打不过他。还不如倒戈弃甲,北面称降吧!”周瑜闻言勃然大怒。叱道: “我奉主公之命,领兵破曹。尔不来献计,反而出言慢我军心。是欺我不敢杀了尔吗?"立即拔出孙权所赐的宝剑,按剑而立。诸葛亮坐在一旁,一言不发。这时,黄盖也怒道: “尔不识时务,妄想螳臂当车。岂不是把江东六郡的百姓置于水火之中。我随破虏将军转战南北,战功无数,也敢杀我!”周瑜听了后勃然大怒,命人把黄盖拖下去处斩。韩当上前跪求道: “黄公覆乃是三世老臣。即使有罪,还望都督顾念破虏、讨逆两位将军的英灵,姑且饶恕他吧!”周瑜怒气不消,依然喝令武士快去行刑。于是帐前跪倒大小将校一大片,都来为黄老将军求情。鲁肃则哀求道: “时下正是用人的之际。杀了黄公覆,岂不是对曹操有利?”周瑜仍旧不许。急得鲁肃便来央求诸葛亮站出来说几句好话。这时候诸葛亮正在一旁摆弄他的扇子,全然不顾眼前人命关天的大事儿。鲁肃向诸葛亮大吼一声: “先生是客,就不发一言,眼睁睁地看着黄公覆被斩么?”拖着诸葛亮向前。诸葛亮执拗不过,就说:“死罪可免,活罪不饶!"周瑜道: “既然是众位将军求情,可免去死罪,杖责五十军棍!”鲁肃又哀求说:“想那黄老将军,怎么挨得起五十军棍,依然是要被打死的啊!还请都督宽容。”周瑜不纳,便叫武士动刑。众武士把黄盖拖翻在地上,剥去衣服,按住手脚,用碗口粗的棍子,一杖一杖着着实实地打了下去。打得皮开肉绽,鲜血直流。黄盖咬紧牙关,不吭一声。鲁肃却心疼得难忍。又来央求诸葛亮向都督求情。诸葛亮坐着不动,默不作声。这时候杖击已至三十余下,黄盖顿时昏死了过去。满帐大惊,都来哀求。周瑜方才摆手,命人用水浇醒,抬了下去。韩当独自一个人把黄盖背回营去疗养。众将不欢而散。

鲁肃出了都督大帐,赶上诸葛亮,责备道: “先生是客,较我等下属劝都督有效。却为什么不肯劝上几句?这样人命关天的人事,先生只顾在旁边摇扇。亏先生也看得下去!”诸葛亮说: “我劝公瑾: ‘死罪可免,活罪不饶!’怎么说是我没有劝?”鲁肃道:“先生就不见那黄公覆年事已高,受这样的重刑,岂不是活活地送了老命?”诸葛亮说: “我若再说活罪也饶,岂不坏了都督的大事?”鲁肃道: “君不见:阶下将校都为了黄老将军受此毒刑胸中不平。这样人心涣散,还能抵御曹操吗?”诸葛亮说: “这倒也不错!肚明的正在为瞒过曹操出力;心暗的也可以帮助都督造势。这正合公瑾的心思。”鲁肃奇怪地问:“先生说这话是什么意思?”诸葛亮说: “他俩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我若阻拦,岂不是帮了倒忙?”鲁肃瞠目结舌,半天方才说: “君说这是计?”诸葛亮道: “不错!这是苦肉计!”鲁肃不信,亲自来到黄盖营中探视。看见黄盖卧榻呻吟,便说: “老将军今日受刑,大家都不服。愿将军还把破曹操大事为念,不要怨恨公瑾。”黄盖听出是鲁肃,抬头要答。却因为牵动了伤痛,动弹不得。就苦笑道: “我知道公忠心耿耿,力主抗曹,便把实情相告。这是计呀!”鲁肃暗暗吃惊:果然不出孔明所料。便问: “怎样用计?”黄盖说: “我与周郎定计:欲用火攻,又怕水寨难近。故而用苦肉计诈降。本想修封诈降书去。怎奈前次周郎命我修了蔡瑁、张允的伪降书,被蒋干盗走了。我怕笔迹已经被曹操认识,不敢自己动笔;以防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眼下正缺少个能替我修诈降书的人。”鲁肃道: “公若不嫌,肃愿代笔。”黄盖大喜,于是口授;鲁肃笔录。斟词酌句,反复修改,然后定稿。鲁肃说: “我可以找稳妥的人送去。”黄盖道: “这倒不必,我已经选定了可靠的人。”鲁肃告别辞出。

这时,江北水军赢了一阵,曹操很是高兴。便有进兵的意思,去攻打周瑜的水军。这时候岸上马步军来报:旱寨中的将士也纷纷感染疾疫,上吐下泻,如何是好。曹操大惊,急忙延医诊治。医者说:将士因为受寒而致病,应多食温药来去寒。曹操就下《戒饮山水令》,云:

凡山水,甚强寒。饮之皆令人痢。

曹操心中犹豫,是进是退,难以决断。便召集众将商议。大家都说: “我兵马众多,虽然有疾疫,胜他也没有问题。刘备奔吴。急攻他。孙权不能抵挡,只好杀了刘备谢罪。则江南一举可平。”这时候程昱从江南四郡刚回来,听了众将的话,不以为然。说道: “曹公无敌于天下;孙权必然害怕不能独挡。刘备有英名;关羽、张飞皆万人敌。孙权将仰仗刘备来抵御我。不可小看孙、刘联合啊!”曹操便想退兵。正在这时候,忽报江边拿住一个奸细。曹操命人押上帐来。来人自称阚泽,有机密的事情禀报。曹操便屏退左右,只留荀攸、程昱在一旁。阚泽说:“我受黄公覆将军委托,特来献降书。”曹操命呈上来。拆开一看,云:

盖身为将帅,见待不薄;受孙氏三世厚恩,本不该怀二心。然而回顾天下大事,皆有定势。周瑜小儿,自负其能,欲用江东六郡血肉之躯,阻挡中原百万之众。众寡不敌,海内所共见也!东吴将吏,不分愚智,皆知其不可为。盖欲力谏,便受毒刑。心实不甘,决定归命。交锋之日,盖为前部,当因事变化。效命在近。

曹操再三观看,反复揣摩,未见破绽。认为来降可信。便把书信递给荀攸、程昱琢磨。曹操问: “这封书信不是黄将军亲笔书写的吗?”阚泽说:“黄公覆敬仰曹公英名,必愿亲自执笔,好显示恭敬的意思。”曹操听了大怒。拍案叱道:“尔就不怕死吗!为什么来献诈降书?”阚泽说: “黄公覆听说明公求贤若渴,故来相投。怎么说是诈降?”曹操道:“凡受过刑的人,伤痛通心,举笔艰难。来书却运笔流畅,横、竖、撇、捺,全无顿挫之感。若不是亲书,尚称可信;既然说是亲书,则并没有受过酷刑嘛!”阚泽听了,暗暗叫苦。心想,按我本意,要称由我代笔;公覆却偏要我说亲笔。这不就惹出要命的事儿来了!那曹操乃是个机灵鬼,怎么能看不出破绽?阚泽,字德润,会稽山阴人。少贫而好学,遍览群书,能言善辩,遇事不慌不乱。于是答道:“黄公覆特别敬仰明公,必定要亲笔。这样忍痛作书,嚼碎唇舌,血滴木简。屡屡更换,始成此恭敬之文。明公不见作书人的艰苦,反而拿笔锋流畅责备。不也使人太寒心了吗?”曹操笑道: “德润先生说得很有道理,是我错怪了。便请先生复书,约黄将军早些来。”阚泽不敢推辞,便取纸笔。于是曹操念,阚泽录,即成复书,呈予曹操。曹操把他和降书两相对照,确认绝非出自一个人之手。就说: “阚先生可以先去别营安歇。待有疑难,再来相请。”阚泽跟着小卒出帐,心里咂舌:幸好没说降书由我代笔,否则项上的人头便要搬家!

阚泽去后,曹操与荀攸、程昱商议。荀攸说: “黄公覆乃是东吴三世的老臣。今日来降,定当有诈,不能信啊!”正在这时候,细作来报:周瑜重责黄盖,将校不服,议论纷纷,江东人心不稳。曹操笑道: “这样看来,黄公覆来降的确是真的。”程昱说: “兵不厌诈。即使黄盖受刑是真,也需防苦肉计。”曹操道:“我再设计试他。”于是,又召阚泽来。对他说: “现在黄公覆的复书,正无人能送去。敢烦先生辛苦一趟?”阐泽答道: “我已经离开了江东,若再回去,恐怕起疑心。我的安危事小,只怕坏了黄公覆来江北,则事大。望明公三思。”曹操说: “德润的话很对。我另外找人送去。”又命人送出阚泽,用酒宴相待。

曹操对荀攸、程昱说: “二公也太多虑了!纵使是计,我兵多,来一两个诈降的,又能把我怎么样?到时候也可以将计就计。现在当趁江东人心不稳,我便陈兵江上,以逞虎威。于是传令:命令水旱二寨都来江岸集合,各分五色旗帜。水军中央黄旗于禁,前军红旗文聘,后军皂旗曹洪,右军青旗徐晃,左军白旗张辽;马步前军红旗曹纯,后军皂旗曹仁,右军青旗乐进,左军白旗张郃。曹操先登大船中央坐定,挥动旌旗颁布《船战令》,云:

擂鼓一通,吏士皆严。再通:什伍皆就船,整持橹棹;战士持兵器就船,各当其所;幢幡旗鼓,各随将所载船。鼓三通鸣:大小战船以次发;左不得至右,右不得至左,前后不得易处。违令者斩。

便命击鼓,各军依次登船。于是水门大开,前后左右各船,循序而进。

旗幡不杂,队伍整肃,浩浩****,威风凛凛。曹操站在将台上,遥望各船旗帜鲜明,铠甲夺目;回顾水寨,船舷高耸,女儿墙上旌旗密布,屹立在水中犹如一座城堡。心里无限欣慰。这时候西北风刮得很猛,吹得旗幡“哗啦啦”作响。曹操对程昱说: “我军这样雄壮,江东周郎怎么不闻风丧胆。”程昱道: “水寨船只连锁,须防火攻。”曹操笑道: “程公虽有远虑。却忘了:凡用火攻,必借风威。当前隆冬严寒,只有西北风,哪里来的东南风呢!他若纵火,岂不回烧自己的尾巴?”这时候船借风力,又逢顺水,不久便看到了东吴水军。江东水军偃旗息鼓,鸦雀无声。曹操便命擂鼓呐喊,显尽江北的威风。然后掉头而返。

东吴水军听到江中鼓声大震,齐来江岸集结待命。但见曹军耀武扬威,大小战船无数,旗幡分明,铠甲耀日。大家都胆战心惊。只有周瑜笑道: “这些都是行尸走肉。不日就将化为齑粉喽!”忽然一阵狂风吹过,刮得旗角扫在周瑜的脸上。周瑜打了一个寒噤,顿时大叫一声,跌倒在地上。众将大惊,急忙救起来,扶回帐里,静卧榻上。周瑜从此昏睡不醒。大家都愁眉不展。相互议论: “决战就在眼前,不想都督得了重病。倘若曹兵来犯该如何是好”急得鲁肃一面禀报孙权,一面延医诊治。医生说: “都督因为军务繁忙,积劳成疾,又感风寒,便成这样。需要静养,一切大小事情,均不得使都督知道。”鲁肃只得一个人担当起军务,不得半点空闲。

那天诸葛亮闲坐在舟里,听见江中战鼓隆隆,杀声喧嚣。探明是曹操正在操练水军。心想:曹操出兵在即,不知道周瑜作何打算,心里不安。傍晚,便提一壶酒,坐在船头上自酌独饮。不久,夜幕降临。但见江面上风平浪静,芦苇丛中渔火不明。举头望天空,月昏星稀。淡月周围,泛起月晕;绕月一周,独缺西北。诸葛亮知道,这是要起东南风的征兆。

这天,鲁肃忙完了军务,回去探望周瑜,看见还是昏睡不醒。心中焦虑,便到江边来拜会诸葛亮。迈上船来,看见诸葛亮一个人正在船头上自酌独饮。就说: “先生好自在啊!全不顾曹兵将至,都督病倒,我江东危在旦夕了!”诸葛亮惊问:“都督怎么得的病?”鲁肃便把周瑜的病情详细说了一遍。诸葛亮又问: “可曾请良医诊治?”鲁肃说: “军中的良医都来诊治过了,无一见效;故而肃心焦如焚。都督原定命黄公覆用苦肉计诈降,火攻破曹。现在都督病倒了,一切全完了。”诸葛亮听了笑道: “这样看来,都督的病只有亮能医治。”鲁肃大喜,忙请诸葛亮同往为周瑜治病。

二人来到帐中,看见周瑜蒙头而卧。煎药放在榻边,未见服用。鲁肃俯身轻声问道:“都督的病情稍微好些了吗?”周瑜含糊地说: “神魂颠倒,自己觉得天昏地暗。”鲁肃道: “为什么不服良医所开的汤药?”周瑜说:“我的病自己清楚,无药可治。服了也没有用?”鲁肃道: “已经把孔明先生请来了,说能医治都督的病。”周瑜说: “不必费心了。我这病没人能治。”鲁肃道:“孔明先生已经到了。不妨试一试?”周瑜便伸出一只手,等候诸葛亮搭脉。诸葛亮上前,略一切脉便说: “这是气韵不调的病啊!需要先顺其气,然后呼其风,一呼一吸自然也就痊愈了。”周瑜道: “我的病无医会治,只怕是华佗再生也无能为力了。”诸葛亮说: “都督不必灰心。人吃五谷杂粮,怎能无病。都督的病亮定能手到病除。”周瑜道: “人有未知福祸。凡人岂能躲过?”诸葛亮接口说: “天无不测风云,全仗运筹帷幄!”周瑜闻言一惊。就说:“便请先生试试吧!”诸葛亮道: “亮在隆中的时候,也曾遇着过神医,学会望、闻、问、切之术。今且写下个方子,看看是否对症。于是索笔,写下十六字令一首。云:

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周瑜接过手来一看,大惊失色。从榻上一轱辘爬起来,急问:“先生既然知道我的病情,就该除我病痛。愿先生以孙、刘两家联合破曹为重,立即教我祛病的方法。”诸葛亮要求屏退左右。然后说: “亮在南阳的时候,曾遇见过仙人,传授给我奇门遁甲之术,可以呼风唤雨。都督想要东南风,可以在南屏山上修建一座三层高台,台中央设坛;坛外分列一百二十名兵卒,各执旗幡,随我作法。三日之内,必定能借来东南大风。都督可以预作安排,一旦风起,立刻出兵,必能大破曹兵!”周瑜大喜。马上命鲁肃挑选一百二十名童男子,随孔明先生到南屏山上连夜选址修台。上列青色、红色、皂色、白色、黄色五色彩旗。一切安排妥当,诸葛亮便修书一封。云:

见此书信命赵子龙速来接吾回樊口。破曹就在即日。主公可先集结兵马,待吾回来调用。

于是遣人送去樊口。然后假意沐浴更衣,赤脚散发,来到坛前。命令士卒各自登台,面向坛外,手执旗杆,紧闭双目。诸葛亮吩咐鲁肃: “子敬可以去大帐,协助都督调兵遣将。亮便在这里作法。”说罢仗剑登坛,焚香祝祷。估计鲁肃已经走远了,便唤坛上小卒,对他说: “我需要去江边祈求江神。汝可穿我的道袍,执我的宝剑,闭目祝祷。不见我回来,不可停止。”小卒听命。

此时呈大营内周瑜与程普、鲁肃在帐中传令:先命黄盖准备好十只火船。各船装满柴草,灌透了鱼膏,上铺硫黄、硝石等发火之物。再用赤布油单遮盖。船头上各插青龙牙旗,船尾都系着一条走舸,集结在江边听令。又遣水军

第一队韩当,第二队周泰,第三队吕蒙,第四队陈武,各率战船二十艘。每船备强弓硬弩百人,于帐下待命。另遣大船百艘,运送甘宁、蒋钦、董袭、潘璋,各引兵五千,先去埋伏在赤壁。待见到江中火起,便登上对岸乌林,放火烧毁曹操的大营。安排分拨已定,周瑜与程普、鲁肃同登大船,竖起风信。只盼望东南风刮起来,大军便动。

周瑜站在船上,不时看着风信。眼看天明,树静无风。风信悄悄下垂,全无半点来风的意思。周瑜对鲁肃说: “孔明莫非有诈么。寒冬时节哪里会来东南风?我后悔没有当时命他立下军令状。”鲁肃道:“孔明先生一向所说的都很灵验。今番是决胜大事,恐怕不能错。”周瑜说:“若不来风,误了军机大事,便当问斩。”周瑜在船上等得不耐烦了,就下船回帐歇息。天色大明,忽然听见帐外风声呼呼。周瑜急忙出帐观看,但见所有的旗幡都卷向西北。周瑜又惊又喜。对鲁肃说: “这个人有鬼使神差的功夫,夺天造地的方法。若不除掉他,东吴将永无宁日!”就唤帐前护军校尉丁奉、徐盛二将,各带一百名勇士,快去南屏山,不问长短,见了诸葛亮即杀之。二将得令,带领着勇士飞奔而去。

二将赶到南屏山,便见高台三层。每层有小卒数十人不等。各执五色旗幡,赤脚迎风闭目而立。丁奉、徐盛二将命令勇士围住祭风坛,别放走一个人;提剑直上台顶。但见坛中央站着一个人,身披道袍,手执宝剑,闭目祝祷,口中念念有词。徐盛上前,二话不说,一剑刺倒。要割下首级,方才认出来不是诸葛亮。急忙问旁边捧着香炉发抖的小卒。答道: “昨夜说是去江边祈祷,至今未回。”丁奉、徐盛急忙赶到江边,却遍寻不见。问一个岸边的渔翁,才知道昨天晚上诸葛亮已经被一艘快船接走了。二将无奈,只得回报都督。周瑜顿足长叹。

周瑜叹罢,升帐传令:先命黄盖修书一封,报往曹营,约定今天来降。黄盖只因出兵在即,心情激**;一时疏忽,竟然亲自提笔作书,差小卒使快船送过去。接着周瑜就命黄盖登船,解缆起航。其余各队,待命出征。

这时候,东南风刮得正紧。小卒转眼就到了对岸,报入曹营,称黄将军今天来降。曹操大喜,便命水寨将士准备迎接。曹操接过书信,展开一看,感到这封书信与上封降书并不是出自同一个人之手,而笔迹又似曾见过。心中大疑。便唤荀攸、程昱辨认。二人都说绝非出自一个人之手,其中有诈。曹操急召蒋干来,请他辨认。经蒋干辩认后验证了曹操所疑。曹操急命韩浩去把阚泽抓来。又命人去通知水寨:务必截住黄盖的船只,不许靠近水寨。韩浩回报说: “阚泽已经不见了!”曹操感到事非寻常,便亲自到水寨督察。

赵云奉命接诸葛亮回到樊口。刘备迎接,同入大帐。诸葛亮先问: “前日所约定的兵马战船,都已经备齐了吗?”刘备说:“早已经备齐多时了,只等军师调用。”诸葛亮道: “东南风已起,周郎即将出兵。虽说胜券在握,然而曹操统兵二十余万,不可等闲视之。我军兵马应该留做夺取江南之用,故宜出兵紧随在吴兵后面。既可获得破曹操之名,又可坐收渔利。”刘备称善。于是传令:命张飞、赵云各领三千人马,即刻过江登岸,径去曹操大寨外埋伏。若遇到孙曹两家交战,便擂鼓呐喊,只助声威。碰上逃出来的曹兵,便都拿下。又命关羽率领三千兵卒,沿江而上,在水上接应。刘备与诸葛亮同登大船,向西进发。

黄盖驾着十条火船,扬起风帆,破浪前进,直向曹操水寨扑来。这时候东南风大作,顺风逆水,航行颠簸不定。稍一不慎,战舰便在水中打转。各船均用三名壮汉掌舵,方称平稳。不多时候就航近江北的水寨。曹操望见来船上插着青龙牙旗,便命于禁率众拦截,不要使黄盖靠近水寨。于禁率船急进,方行不到一里,与来船相遇。于禁命来船扯下风帆,抛石驻行。黄盖不理,催船直向曹操水寨的东门挺进。又命将士齐声高喊: “投降来啦!”于禁便命军士放箭。应声射倒敌船上士卒一片。黄盖方才明白诈降计已经被识破了。这时候但见水寨东门上尽是曹兵,持弓以待。黄盖心里清楚,东门是进不去了,便绕过水中的鹿角,转向西门。待到西门,看见西门上也是曹兵。黄盖暗思:我若是纵火不成,江东的后军就都危险啦!只有孤注一掷,冒矢突前。就把铁鞭在空中一挥,命令各船点火,乘风而进。文聘在西门上望见黄盖,瞄准了一箭射去,正中黄盖扬起手的腋窝。黄盖疼得“啊呀”一声,翻身落水。黄盖船上火焰大发,火仗风威,风助火势,迅猛扑来,说话间就点着了西门。文聘急退,已经来不及了。将士纷纷跳水逃命。火船撞入水寨,不可阻挡;漂到哪里,就烧到哪里。可叹水寨的大船尽皆连锁;一船起火,延及其余。一时间烈焰冲天,哭声动地,转眼就烧成了一片火海。

黄盖的火船撞入曹兵的水寨,顿时大火冲天,烈焰翻滚。西门门楼上火舌吞吐,硝烟弥漫,烧得曹军将士东逃西躲,哭喊连天,一时间烧死、淹死了无数。

曹操在水寨东门上督军作战。望见西门大火翻腾,就明白西门失守了。正要遣军去救,忽然对岸炮声连天,无数东吴战舰乘风破浪而来。曹操料到水寨已经守不住了。当机立断,决定弃了水寨,登岸退守大营。就命于禁放火烧毁了东门,阻挡东吴的战舰。一霎时江中大火遍布,焰如赤蛇,烟似乌龙;随风蔓延,映红江水,染黑白云。

韩当、周泰、吕蒙、陈武四将,隐在对岸赤壁的芦苇里,但听见炮声一响,便催动桨橹,扯起风帆,直向曹军水寨扑来。韩当最先到达。只见水寨成了一片火海,寻不着一个曹兵交战。正愁于无处下手,忽然听见后艄水里有人叫喊: “义公救命啊!”韩当辨别出是黄盖的声音,急忙命军士救起来。但见黄盖浑身湿透,肩负箭伤。韩当帮助他脱去了铠甲湿衣,用刀尖剜出箭头,扯旗裹住伤口,披上战袍,用船送回大营医治。所幸的是黄盖深谙水性,虽然遇到大寒天气,和甲落进冰冷的水里,依然逃得了性命。

甘宁、蒋钦、董袭、潘璋四将,驾驭着大船百艘,过江登岸,直奔曹操的大营。这时候曹操方从水寨中退回来。喘息未定,便听见四面喊声大起。守备不及,只得弃营逃走。慌乱之中,许褚、徐晃二将保着曹操向西退走。东吴四将抢入曹营,大砍大杀,四面放火。可怜曹军患病的将士,爬也爬不动,未出帐门,不是被砍倒,就是被烧死。少时周瑜、程普率军也到。听说走脱了曹操,急忙命令四将追赶。四将追过乌林,看见曹兵在前面慌乱奔走。大叫: “阿瞒赶快下马领死!”许褚闻声,知道没有退路了,决一死战,拍马舞刀来迎。许褚拼命,勇不可当。甘宁、蒋钦、董袭齐出,共拒许褚。许褚力战三将,刀法不乱。徐晃在军中望见了,怒火直冲天门,抡斧催马助战。敌阵中潘璋出马,截住徐晃厮杀。徐晃一杆开山大斧非常厉害,战了二十个回合,潘璋不敌,拨马而逃。徐晃回马来助许褚。二人合战三将。三将渐渐不支,勒马败走了。许褚、徐晃也不追赶,收兵而去。

四将会合,来见周瑜。周瑜大怒,喝令四将再去追赶,抓不住曹操,别来见我。又遣韩当、周泰、吕蒙、陈武驾船从水上追击,务必拿住曹操,方来交令。众将领命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