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著名帝王曹操传

威胁孙权

字体:16+-

赤壁之战后,曹操、孙权均知双方必将再战,因而均在积极固边、备战,未曾稍懈。一切政治的、外交的、军事的行动均围绕着将来不可避免的战争而统筹酝酿着。曹操用兵西北的原因有欲解除后顾之忧而将来得以专兵江东孙权的考虑。孙权以荆州借给刘备,其意是在共拒曹操。

曹操自关中回邺,襄樊一线及淮南主力部队又经过九个月的训练备战,士气复震,于是建安十七年(212)冬十月,再一次亲率大军出征,东击孙权。

曹操在备战期间,曾让记室令史阮瑀先以曹操的名义给孙权写了一封软硬兼施的长信。因为阮璃是受命而作,所以信的内容完全反映着曹操的主张和计谋。信中先述旧好,说“离绝以来,于今三年,无一日而忘前好,亦犹姻媾之义(指曹操曾把侄女许配给孙权弟孙匡,为儿子曹彰娶孙权堂弟孙贲之女为妻),恩情已深,违异之恨,中间尚浅也”;继而说“常思除弃小事,更申前好,二族俱荣,流祚后嗣”;然后为自己赤壁失利辩护,“昔赤壁之役,遭离疫气,烧舡自还,以避恶地,非周瑜水军所能抑挫也。江陵之守,物尽谷殚,无所复据,徙民还师,又非瑜之所能败也”;同时假意表示,自己无意于荆州, “荆土本非己分,我尽与君,冀取其余,非取侵肌肤,有所割损也。思计此变,无伤于孤,何必自遂于此,不复还之”。然后为自己的备战活动打掩护, “往年在谯,新造舟舡,取足自载,以至九江,贵欲观湖澡之形,定江滨之民耳,非有深入攻战之计”。然后笔锋一转,威胁有加,一述自己完全有能力打败孙权, “以君之明,观孤术数,量君所据,相计土地,岂势少力乏,不能远举,割江之表,晏安而已哉!甚未然也”;二称水战挡不住王者师,“若恃水战,临江要塞,欲令王师终不得渡亦未必也。夫水战千里,情巧万端……江河虽广,其长难卫”;三讲历史上凡抗王师者如淮南王刘安、西汉隗嚣、东汉彭宠,都没有好下场。最后,给指出两条路,任孙权选取:其一, “内取子布(张昭),外击刘备,以效赤心,用复前好,则江表之任,长以相付,高位重爵,坦然可观,上令圣朝无东顾之劳,下令百姓保安全之福,君享其荣,孤受其利,岂不快哉”。其二, “若怜子布,愿言俱存,亦能倾心去恨,顺君之情,更与从事,取其后善,但擒刘备,亦足为效”。这就是说,你孙权如能把张昭、刘备都杀掉,我给你高位重爵;如果舍不得杀张昭,只要把刘备擒杀也可以得到谅解。

这份富有文采的长信既有招降之意,亦有宣战之图。它明确告诉孙权,新的讨伐战争即将开始了。当然,孙权也从未对曹操抱有幻想,更无谋降之意。为了迎击曹操不期之敌,早在前一年,即建安十六年(211)便听从长史张纮之议,将治所从京口(今江苏镇江市)西迁到“山川形胜”的秣陵(改名建业,今南京市)。及至曹操自西而归,知其必将东向用兵,便立即开始工事上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