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属下屡建战功的武将和足智多谋的文臣,有不少是其主人失败后投降曹操的。曹操对待这些人,尤其注意待之以诚,授以实权,用之不疑,使其冰释疑虑,尽力国事而无二心。这也是曹操用人思想的重大成功的表现。例如:
张辽,字子远,雁门马邑(今山西朔县境)人。原吕布属下骑都尉、领鲁相。操破吕布,张辽将其众降,操拜其为中郎将,赐爵关内侯。数有战功,累迁裨将军,行中坚将军、**寇将军,封都亭侯。张辽等受操密教,迎击孙权,大获全胜,曹操“大壮辽,拜征东将军”。
张邰,字儒义,河间鄭(今河北任丘)人。原袁绍部下宁国中郎将,谋不为袁绍所用,袁绍军溃,张郃、高览等降曹操,曹操即拜郃为偏将军,封都亭侯。曹操用将不疑,授以众,使之从攻邺、击袁谭。讨柳城,与张辽俱为先锋,以功迁平狄将军。后从夏侯渊督军西北,守汉中、拒刘备,拜**寇将军,夏侯渊战死,众推为统帅,曹操遣使假节,关中“诸将皆受郃节度”,长期屯镇陈仓,为西方主帅。
文聘,字仲业,南阳宛人。原刘表大将,刘表死,刘琮降操。文聘归曹操,曹操问为什么来迟,文聘答: “先日不能辅弼刘荆州以奉国家,荆州虽没,常愿据守汉川,保全土境,生不负于孤弱,死无愧于地下,而计不得已,以至于此。实怀悲惭,无颜早见耳。”曹操闻言不仅为之怆然,说: “仲业,卿真忠臣也。”于是厚礼待之,并示之以诚,使将北兵追讨刘备于长坂,随后以聘为江夏太守,使典北兵,委以边事,官至讨逆将军,封延寿亭侯。
庞德,字令明,南安疸道(今甘肃境)人。原马超部将,曹操定汉中,马超奔蜀投刘备,庞德则归降曹操。曹操素闻庞德骁勇,拜立义将军,庞德常说: “我受国恩,义在效死。”大战关羽,汉水暴溢,矢尽,为关羽所得,关羽劝其降,庞德大骂关羽: “竖子,何谓降也。魏王带甲百万,威镇天下。汝刘备庸才耳,岂能敌耶!我宁为国家鬼,不为贼将也。”遂为关羽所杀,曹操“闻而悲之,为之流涕,封其二子为列侯”。
此外,文官如陈琳,字孔璋,广陵人。汉末为何进主簿,避难冀州,为袁绍所用,使典文章,写了《讨曹檄文》。袁氏败,陈琳归降曹操,曹操对陈琳说: “卿昔为本初(袁绍)移书,但可罪状孤而已,恶恶止其身,何乃上及父祖耶?”陈琳表示谢罪,曹操“爱其才而不咎”,遂以陈琳与阮璃并为司空军谋祭酒,管记室。据载, “军国书檄,多琳、瑀所作也”。后陈琳徙门下督,阮璃为仓曹掾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