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用人不拘一格,最为突出的表现当属于卒伍之间拔将才,不管是别人推荐,还是自己发现的,只要看准了即予重用,建功即擢,只要是将才,即可由士卒而为将军。例如:
乐进,字文谦,阳平卫国(山东范县西)人。本为曹操帐下吏,曹操派他回本郡募兵,得千余人,被授军假司马,后从击吕布等,皆先登有功,封广昌亭侯、讨寇校尉,从击袁氏兄弟有功,行游击将军。建安十一年(206),曹操表称乐进、于禁、张辽,说:
武力既弘,计略周备,质忠性一,守执节义。每临战攻,常为率督,奋强图固,无坚不陷,自援袍鼓,手不知倦。又遣别征,统御师旅,抚众则和,奉令无犯,当敌制决,靡有遗失。论功纪用,各宜显宠。
韩非子认为“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将必发于卒伍”。曹操拔于禁于行列之间,取张辽于亡虏之内。应该说,这也是他揽韩商之术的表现。
于禁,字文则,泰山钜平(今山东宁阳东南)人。本为济北相鲍信部从,曹操战领兖州时,鲍信战死,于禁与其余众归降曹操,曹操召见与语,即拜军司马,频建军功,历任陷阵都尉、平虏校尉。官渡之战时,竟以二千人拒袁绍于延津,焚烧袁绍保聚三十余屯,斩首获生各数千,迁偏将军,继拜虎威将军,与张辽、乐进、张郃、徐晃同为曹操的五大名将。曹操每次亲征,前进时往往以此五人为军锋(前头部队),还军时则以此五人为后拒(断后部队)。后迁左将军,假节。可惜,建安二十四年(219)讨关羽,遇汉水暴溢,水淹七军,被迫降关羽。孙权斩杀关羽后,于禁在吴,直到曹丕继位后孙权始遣其还魏。
典韦,陈留己吾(今河南宁陵西南)人。本张邈部下士卒,后属夏侯惇,因功拜司马,曹操战吕布,组织敢死队,典韦应募,建功,拜都尉,即收作自己的护卫, “将亲兵数百人,常绕大帐”,迁校尉。典韦, “性忠至谨重,常昼立侍终日,夜宿帐左右,稀归私寝”,甚得曹操心。曹操征张绣失利,典韦为护卫曹操,力战而死。曹操闻典韦战死, “为流涕,募间取其,亲自临哭之,遣归葬襄邑,拜子满为郎中。车驾每过,常祠以中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