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罗致文官谋臣最常用的办法是征、召、拜、辟。征,征聘;召,召募;拜,据礼授官;辟,亦征召意,但通常是指对已有相当地位的人的征召。这些办法的共同特点是,朝廷和身居高位的人以敕令和公文形式提拔、招致下级官员和地方贤能,并授予官职。曹操身居汉相,位尊王公,切实地利用了职权。他不仅能在自己的辖区内征召官员,而且还可以以皇帝的名义在对立诸方征召官员。
事实证明,曹操的司空军谋、丞相掾属和建国的班底成员及其他重要部属,大都是通过征召途径罗致的。根据礼法和传统,一经征召,便从形式上成了征召者的人。这些人在建立、维护、巩固曹魏政权方面,大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建立了卓越功勋。
从历史记载上看,曹操以朝廷名义直接征召并授予重要权力的人物有数十人之多,其中如荀攸,曾为中军师,建国期间(下同)官至魏国尚书令;凉茂,官至左军师、魏国尚书仆射;国渊,官至太仆,位居列卿;徐奕,官至丞相留府长史、魏国尚书、尚书令;何夔,官至丞相东曹掾、魏国尚书仆射;邢顾,官至太子太傅;鲍勋,官至侍御史;司马芝,官至大理正;卫觊,官至尚书,魏国侍中;刘虞,官至丞相掾属,魏国黄门侍郎;陈矫,官至尚书;和洽,官至魏国侍中;崔林,官至魏国御史中丞。其他如刘放、刘馥、司马朗、司马懿、梁习、郑浑、桓阶、陈群、徐宣、韩暨、高柔、王观、辛毗、杨阜、高堂隆、满宠、田豫、牵招、徐邈、胡质、王凌等,均得显官。曹操死后,这些人中的未故者,继仕曹丕,大都是曹魏政权的中坚力量,官阶日隆,多至中枢者。特别应该提到的是曹操从敌方征召来的地方官,也同样为其所用。因为曹操对待这些人,同样以诚相待,授予实权,所以大都很快便成为自己的心腹。如华歆、王朗等。华歆曾为汉尚书郎、豫章太守,据说为官“政清而不烦,吏民感而爱之”。后依孙策于江东。曹操表征华歆,孙权不得已而遣之。华歆归附曹操后,曹操先拜其为议郎,参司空军事,继而入为尚书,转侍中,代荀或为尚书令,后为魏国御史大夫,魏文帝时官至相国。华歆在离开孙权时曾对孙权说: “使仆得为将军效心,岂不有益乎?”实际上华歆入朝后,对曹操忠心不二,因而甚得曹操的欣赏,为曹操做了不少大事,诸如策收伏皇后,行事残忍,为史所非。王朗,亦本汉官,为会稽太守,被孙策打败后,投靠了孙策,孙策以王郎儒雅, “诘让而不害”。曹操表征王朗,拜谏议大夫,参司空军事,官至魏国少府、奉常、大理。魏文帝时,亦官至三公,为御史大夫、司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