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现存散文一百五十余篇,其中最多的是令教类,其次为书表类。曹操的散文同他的诗作一样,也很有特点。
其一,不受传统观念的束缚。比如他的几个求贤令公然提出非廉之士、盗嫂受金之人,甚至是不仁不孝的人,都可以用。
其二,谈古论今,鞭辟入里。曹操为文,时或非常自然地取譬于古而论今事。比如,他在表赏功臣时借刘邦封萧何之典, “是故先帝贵指踪之功,薄搏获之赏”,从而把武将比成了受人指挥的猎狗。
其三,为言人之罪,不惜虚拟。曹操为文,喜欢罗致并极而言之。比如,他借孔融与祢衡有交往这件事,把祢衡的话罗织成孔融的大逆之罪而谓: “融违天反道,败伦乱礼,虽肆市朝,犹恨其晚。”(《宣示孔融罪状令》)他赐死崔琰,令称: “琰虽见刑,而通宾客,门若市人,对宾客虬须直视,若有所瞋。”(《赐死崔琰令》)令文这样写,明显的是莫须有的罪名,但不怕别人说什么。
其四,坦述自己的胸怀,而不怕他人讥讽。曹操最好的散文莫过于《让县自明本志令》。文章坦述心志于纸上,写得既严整又潇洒,既见其诚又见其伪。把自己想说的真心话直截了当地说出来。再如诸多让封、辞爵表文也写得非常潇洒,形式上是辞让,内容上是表功。言辞上或谓不愿“苟取”,表示谦虚,本质上则极述“祖有大德”,并极言自己的征战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