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名言
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
默顿学院(Merton College,Oxford)的创立可以追溯到1264年,时任大不列颠大法官(Lord Chancellor)的W·墨顿(Walter de Merton)决定创立一个独立的学术组织并设立基金会、制定相关条例,这也就是默顿学院的雏形。这一条例的特点在于,规定默顿学院是自治的,资金也由院长和院士们直接支配,这正是今天牛津大学多数独立学院的特点。正因如此,默顿学院宣称自己是牛津大学最古老的学院。
1274年,默顿从皇室职位退休,全身心投入学院的建设中。他对学院条例做了最后的修改,并在牛津城的东南角开始兴建学院建筑。到13世纪末,餐厅、教堂以及学院前庭(Front Quad)的其他部分都顺利完工。700多年来,这里的学术活动一直延续,学院的建筑也不断扩展。时至今日,默顿学院已成为牛津大学学术实力最强、最富有的学院之一。
提起“默顿学院”,一般人肯定不太熟悉。但如果有人告诉你,哈佛大学是从剑桥大学派生出来的,剑桥大学是从牛津大学派生出来的,诱因是当年严重的派别冲突。而默顿学院,则是牛津大学最古老的学院,至今仍经常在牛津大学诸多学院中成绩名列首位。默顿学院实为“大学”之滥觞。默顿学院学生人数不到1000。
默顿学院门楼上的三角形门楣(1418年)表明了一种思想:施洗者约翰和耶稣在荒野中,中间是一本书上盖有7个火漆——上帝的启示,资助人沃尔特·德·默顿跪在地上。他是温切斯特主教、亨利三世的大法官,他同时服务于教会和王室,他的默顿学院计划要为两个机构服务,并受校长直接管理。学院式的自主管理、捐赠的财产、建筑的规模和布置,这一切让默顿学院成了指导性的学院模式。
默顿学院的楼上图书馆是英国迄今为止仍在使用的最古老的中世纪图书馆之一,里面光线朦胧,还散发着木头和皮革的气味。在这里,我们能感觉到牛津大学古老的气息,比其他的任何地方都浓重。1300年的最早的图书目录分成十二类:赞美诗、《约伯记》、亚里士多德、托马斯·冯·阿奎恩、博纳旺蒂拉、奥古斯丁和其他的基督教早期的神学家。16世纪中叶,默顿学院约有500册藏书。随着印刷图书的数量大幅飙升,默顿引进了节约空间的拳击场设置,1260年前后,坎特伯雷大教堂图书馆就已经执行这一体系了。书架和墙相垂直,过道两侧的书架之间放置写字台和长凳,像拳击台上一样可以坐在长凳上。牛津大学其他的学院图书馆也采用了这种布置法。楼上图书馆的文艺复兴式装饰和橡木书完成于1589年至1590年。特别重要的书籍用铁链拴在写字台上,部分图书一直拴到1792年。这种铁链拴着的图书馆是从巴黎的索邦大学学来的。那是13世纪最重要的大学图书馆,学生们必须在原地掌握铁链拴住的知识,而他们的教授会将一些珍品从默顿学院的借阅橱里借出去。早在修建图书馆(1371年~1379年)之前就有借阅橱了,由3把锁锁着,只有3名钥匙掌管人全部到场才能将锁打开。默顿学院收藏有350多本中世纪的花体字手稿,最古老的是9世纪奥伊泽比乌斯的《编年史》。现在这座学院图书馆的6万多册藏书早已将楼下的房间占满了。就在从前院士们居住的地方,爱泼斯坦的半身塑像让我们想起了艾略特,这位美国学生1914年从马尔堡大学转到默顿学院,在这里完成了他的哲学论文。
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多,默顿学院建成了它的第三座也是最大的庭院,院士方庭(1608年至1610年)。这是牛津最早的3层楼建筑,有单独阁楼,是仆人们住的顶楼。该庭院极其对称,正面为古典式列柱布置,出资修建该庭院的人和重新装修老图书馆的人都是亨利·萨维尔男爵,他是一位博学多才的教授,担任默顿学院的院长近40年。萨维尔于1619年设立了两个教席,萨维尔几何学教席和天文学教席,为英国的自然科学革命做出了模范性贡献。早在14世纪,默顿学院就成了欧洲的一个天文学中心,当然也是神学中心。
英国最古老的植物园
牛津大学植物园是英国最古老和经典的植物园,它犹如一颗绿色的明珠镶嵌于牛津大学中心城的东南角。牛津大学植物园始建于1621年,距今已有390年的历史。
这是大英帝国最古老的植物园,由丹比伯爵兴建,他为此捐赠了5000英镑,按今天的汇率计算相当于500多万欧元。为了让查韦尔附近的沼泽地带不再遭受洪水淹没,他们了堆垒了近4000车的“粪便和肥料”,这是从牛津各学院的厕所里运来的。没有哪座植物园的基础比这座植物园更学院化了,建园证书上赋予了它两个使命:“推广知识,弘扬上帝的事业。”
牛津大学花园原来叫作"药草园",主要用于培养医科学生,和帕多瓦大学的药草园没有什么区别。后者建于1545年,系同类园林中的第一座。这里长有滇荆芥、茴香、金丝桃、苦艾、金盏花、桃金娘峨参,除药草外还有供植物课使用的标本,按种属分布在花圃里。大学聘请的第一位园丁是不伦瑞克的一名前雇佣兵雅各布·博巴特。他在城里开了一家酒馆,喜欢牵着一只羊在牛津城里散步,每逢过节他就在羊脖子上系上叮当响的小银块。博巴特设计了高墙保护下的花园的核心部分,在南墙根儿建了一个玻璃花房,是英国最早的温室之一。早在1653年,园林爱好者约翰·伊夫林就报道说,在那里,人们“当作一大奇迹似的让他见识了敏感的植物”,也就是不久前刚引进的热带含羞草,它的叶子轻轻一碰就会卷起。
直到18世纪,植物学才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作为实习场所、作为大自然活生生的教材,大学花园变得重要起来。在让英国园林成为帝国繁荣缩影的众多植物猎奇者中,有一位是牛津学者约翰·西布索普,是植物学教授和园长。西布索普在36年当中只讲过一堂课,他另有目标。他不断地去爱琴海地区旅行,以确认希腊医生迪奥斯科利德斯早在公元1世纪就描写过的那600种植物。灯笼花、大蒜芥、水龙骨和假叶树,西布索普差不多把它们全找到了,还将很多移植到植物园里。作为毕生心血,他留下来一部10册的《西布索普植物志》,这是所有植物志中内容最丰富的一部,于他身后问世,迄今仅出版了25套(1806年至1840年)。
该园第一任园长是雅各布·博巴特,植物园中最古老的树就是由他于1645年种的一棵欧洲红豆杉,现代医学发现此类植物中含有的紫杉醇可用于治疗癌症,称其为“治疗癌症的最后一道防线”。牛津植物园主要的功能是支持大学的教学、科研和物种的保存,同时也为家庭绿化进行品种及配置形式的展示。植物园现收集有近8000种不同类型的植物。
植物园由三个部分组成,即由建园初期建成的古老围墙围成的老园、位于老园北部的新园以及温室。老园内呈规则式布局,植物根据其原产地、科属以及经济价值进行分类种植。大部分的植物按科为分类单位种植在长方形的种植床内,这是1884年根据Bentham和Hooker的植物分类系统进行布置的。然而,随着植物分类学的发展,特别是最近10年,由邱园领导的被子植物发展研究小组已经将DNA指纹和电子显微镜的利用加入Bentham和Hooker的数据中。同时,园艺工人在种植床内种植每一种植物时,尽力将植物学的正确性与艺术性相结合。
走出老园,展示在眼前的是布局更为自然的新园。新园比老园更注重厨艺的展示性,其中包含了经典的造园元素,如水生园、岩石园等。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古朴的睡莲池,它嵌建在道路的中央。莲池两边是岩石园,最早建于1926年,几经改造,现在的是20世纪末重新改造的。道路东面和西面则分别展示着欧洲及其他地区的高山植物。穿过果园,植物园最北端为水生园,这里为不同生境的植物提供了适宜的环境,植物生长得郁郁葱葱。在西北古老城墙的外侧,是多种宿根草本组成的花径,即便在盛夏时节,人们也能在这里享受到多年生草本植物带来的视觉盛宴。
牛津大学植物园拥有温室的历史已经超过300年,最早的温室建造于1675年,也是英国最早的温室。老园的西面就是温室区,由7个分区组成,北部由一条狭长的走道相互连接,每个分区内分别展示着高山植物、蕨类植物、睡莲及王莲等水生植物、食虫植物、仙人掌等旱生植物,而最大的棕榈温室收集了各种热带经济植物。
牛津大学植物园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植物园,然而它的意义不仅于此。今天,不同年龄、不同背景的人们仍在使用着植物园,每年都有在读大学生到此进行生物学和植物学的学习和研究。作为植物园公众教育和培训的4个培训项目之一,每年有6500名孩子前来参观,饶有兴趣地在温室中寻找椰子、柑橘、香蕉、可可等。此外还有5000名成人参加关于植物学、园艺及造园方面的知识培训。这座古老的植物园依然焕发着蓬勃、富有朝气的生命力。
牛津小百科
牛津大学通过SOCRATES(ERA**US)等交换项目与欧洲大学发生联系。同时它还是由34所传统欧洲大学组成的Coimbra集团中的成员之一。EVROPAEVM是欧洲重要大学为促进欧洲研究领域的人员和学生进行交换、联合研究、会议和暑期学校而建立的核心联系网,牛津是其成员之一。1997~1998年度,牛津继续通过RATES(ERA**US)项目拓宽同欧洲的联系,39名牛津学生参加了对外交换项目,同时有53名学生交换到牛津来。这项计划也同样致力于促进教学人员的交换,本年度共有3名牛津教员交换到国外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