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人如果犯了错误,心情都是沉重的,希望得到别人的谅解与帮助,上司犯了错误更是这样。因为上司犯的错误,往往不只是他个人的问题,而是整个单位的问题。在这种时候,下属如果能从多方面给予帮助,相信上司是能心领神会的。
上司犯了错误,或者有犯错的苗头,他自己并未觉察,可能不认为是错误,不认为发展下去会犯错。在这种情况下,他不会轻易地接受你的指正,搞得不好,还会产生反感,不但达不到预期的目的,还有可能使彼此之间的关系弄僵。因此,帮助上司要讲究方法,要掌握以下几条最基本的原则:
一是批评尽量在私下进行,以保全上司的面子。切忌当着众人的面指出上司的错误,可以事先和上司商量,告诉他。你要私下指出他的某一错误,并且不要耽搁他很多时间,这样做,一般都会受到欢迎。特别是当他知道你把在众人面前发现的错误巧妙地在私下给他指出时,他会很感激。你尊重上司,上司也会想着你,并尊重你所提出的批评。如果上司很忙,难于找到私下谈话的时间和机会,你可以用写信或打电话的方法指出其错误所在。
二是批评尽量用“糖衣”。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当然是不错的,但这主要是对被批评的一方说的。对于批评的这一方来说,良药裹上糖衣使之不苦,忠言讲究艺术使之顺耳,这样做效果同样显著,且对批评者大有益处。
三是不与上司争论。下属给上司提意见的时候,如果上司不能接受,最好不要争论。生活中十之八九的争论,结果都是使双方不欢而散,反而更加坚持自己的意见。批评上司时,更不能借伶牙俐齿来战胜别人,即使短时间内占了上风,但却会因此树了一个强敌。此外得意洋洋地攻击对方的言论,找出他的破绽,赢得这场争论,自己往往也并不感到舒心。
当上司的错误还处在萌芽状态的时候,上司本人大多觉察不到自己正在犯错误。但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做下属的大都看得很清楚,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为了讨得上司的欢心,以“好好先生”的面貌出现,无异于给正处在昏昏状态下的上司的眼睛蒙上一层灰尘,使他一错再错下去。需要注意的是上司对自己错误的认识与其他任何人一样,都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痛苦的,艰难的。这时候,“好好先生”的每句话,常常可以使正在鼓足勇气改正错误的上司舒舒服服地败下阵来,回到原来的认识阶段,使之认识错误和改正错误的过程拉长,于公于私、对人对己都继续造成许多不应有的损失。当犯错误的上司完全清醒的时候,他会明白挽救他的是千方百计指出和帮助他认识错误的人,害他的正是那些好好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