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升的机会来了,在你跃跃欲试之前,有必要知道一些成功晋升的技巧与失败晋升的误区。
1.晋升的方法
晋升方法林林总总,非常之多,其主要常用的有效方法如下:
(1)敲山震虎法
最典型的办法是“敲山震虎”法,拿一张其他公司的聘书来跟你的老板摊牌:“不让我晋升我就走”。如果公司真的需要你,就不得不考虑重用你。不过,在使出这一招杀手锏的时候,你可得有十足的心理准备,骑虎难下时,你可能真的随时得走。敲山震虎、挟外自重常是很有效的方法,可也是很危险的牌。
你必须很清楚自己手上有什么,知道上司要什么才行。须知,稍一不慎反而要吃大亏。此外,你跟上司摊牌的方式也大有讲究。如果你当真拿着外面的聘书,大摇大摆地走进老板办公室,朝桌上一扔,直截了当地说:“你不给我加薪,我就走”。十之八九,你就只有走人一条途径了。上司是不会轻易接受这种威胁的,你必定要按照一套比较客观的升迁和加薪的方法来行事。你如果要打你自己的牌,非得采取比较婉转适宜的方法不可。
(2)借梯上楼法
一个人在事业上要想获得晋升,除了靠自己的努力奋斗外,有时还要借助他人的力量才能扶摇直上。一般来说,无论引荐者的名望大小,地位高低,只要对你的成功有所帮助,他就是你登上高处的好榜样,他的威信和影响对你都有用处。
(3)凤尾鸡头法
在职位上,有“凤尾”和“鸡头”之说。有的人宁可当凤尾,不做鸡头;有的人宁做鸡头,不当凤尾。一般来说,一个人在本单位、本部门被提拔到领导岗位,其难度是比较大的。但是,想进入决策机构,不一定非得在本部门实现自己的愿望。你可以在适当的时机,向领导者提出到基层单位做一个“鸡头”。 (4冼抑后扬法 这种方法是在晋升前先放下身份和架子,甚至让别人看低自己,然后寻找机会全面地展示自己的才华,让别人一次又一次地对自己刮目相看,使自己的形象慢慢变得高大起来。
2.失败晋升的戒律
我们倡导的晋升竞争,并不是一种盲目的角逐。应该承认,没有哪一个人在晋升竞争中有百分之百成功的把握。如果有的话,该竞争就不能称之为竞争了。
我们有必要学会规避下列情况下的竞争,这有助于我们保存实力,不作无谓的角逐。
(l)戒过早卷入晋升竞争之中
下属在晋升竞争中,要适当克制自己的欲望,不要过分冲动地把自己的急切之情溢于言表,也不要过早地卷入这种竞争之中,否则将给自己的工作带来不利。
首先,过早地卷入晋升之争,容易成为众矢之的。
中国有句俗话说:枪打出头鸟,说的也就是这个道理。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往往总是希望自己的对立面越少越好,自己的竞争对手越少越好。所以,谁要是先出头,无疑会首先遭到攻击,这是必然的。其实,我们不妨看看所有的竞争过程,实际都存在一个比较普遍的规律:淘汰制。也就是说,它是通过不断淘汰来实现的。而这种淘汰又往往是以某种不太公平的方式进行的。它不像在体育比赛中那样有一定的分组。而且,即使有一定的名额分配,那也还有一个机遇的问题。在把握不住的情况下如果晚点进行这个程序,观察得更仔细一些,往往成功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其次,过早地卷入晋升之争,会在竞争中处于不利的被动境地。
如果你过早地卷入晋升之争,就会过早地暴露了自己的实力,也同时显出了自己的缺陷,以至于在竞争中往往处于不利的被动境地。在一般的情况下,人们在竞争初期总是十分谨慎地保护自己,做到尽可能地不露声色。这样,便可以使自己较好地避免在竞争中受到别人及对手的“攻击”。正如兵书上所说的那样,自己在明处、对手在暗处,此为大忌也。相反,尽可能地忍让、克制自己的欲望和冲动,便可以起到后发制人的作用,可以在知己知彼的情况下,获得竞争中的主动权。
再者,过早地卷入晋升之争,会使自己的行为陷入被动。
如果你过早地卷入晋升之争,就不容易了解整个竞争情况,使自己后面的行为陷入被动,这种情况常常出现在根据自己的了解和判断,觉得自己的条件在各方面与其他竞争对手比较,有取胜的可能,于是.便当仁不让地冲上前去。其实,我们很可能并不真正了解所有竞争对手的情况。俗话说:“真人不露相”,说不定在你身边就的确有高人呢。如果这样,你的判断只能使你陷于不利的境地。聪明的人在这种竞争中总是会首先仔细地反复考察,对比自己与对手的优势和劣势,经过反复权衡之后,决定自己该如何办。可在一开始,别人常常并不会表现得十分充分,这样,你在一种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做出的判断就不能不带有相当的片面性,这样也潜伏着危机。冷静的态度常常可以使我们做出一些比较客观的判断。而一旦发现自己在某次竞争中并不能有把握取胜,或者干脆不可能取胜,那当然可以暂时地潇洒一回了。
(2)戒扬短避长进行职位竞争
如果你通过竞争得到的职位并不符合你的专长,你在这个岗位上,很可能会无法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这种得不偿失的晋升是值得认真考虑的。
如果这种晋升机会对你来说不是扬长避短,而是扬短避长,那么实际上你会失去今后更多的机会,同时也会使自己已有的才华和能力逐渐退化。
在自己所不熟悉、不适应的岗位上和环境中工作,在自己不擅长的业务上暴露了自己的短项,而埋没了自己的长项,对这种情况就需要加以慎重考虑。
湖天公司有一位技术过硬的研究人员小叶,他所研究出来的新产品曾使公司走出濒临倒闭的境地。虽然他缺乏组织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但在该公司党委书记的推荐下,仍被晋升为该公司的总经理,开始两年,由于公司那位德高望重的党委书记积极支持他的工作,使他能够避开一些纷乱的行政事务和人际关系,集中精力抓新产品开发工作,因而公司的经济效益还是不错的。可是,当老书记退休之后,情况急转直下。先是在领导班子内部有一个副经理,他因为自己孩子招工和个人买房的事受到了小叶的阻拦,没能遂个人心愿,而对小叶心存芥蒂。后来,在产品销售问题上,又因为小叶不同意销售处长提出的“回扣”方案,便导致了销售人员的不满。这个副经理与销售处长联合起来与他作对,使公司产品的销售额日见下降,市场悄悄地被别的厂家占领。在这时如果小叶急流勇退,辞去官职,继续搞他的科研,仍不失为明智之举。可是,他把自己搞科研的“犟劲”却不合时宜地用在了官场上。他当着众人的面批评了这个副经理和销售处长,接着又解聘了几个不得力的中层干部,于是,便形成了一个势力不小的对立面。先是一些人到上级告状,后来便有一些人要求上级撤换他。在经济效益日见回落的形势下,上级领导不得不通过招标选聘新经理。招标之后,竟是那位被他批评过的副经理中了标。小叶本来就是心事很重的人,自然觉得心中咽不下这口气,便得病住进了医院。最后,终因无法解脱自己的“心病”,致使病情加重,半年之后竞病逝了。
(3)戒与强硬后台者竞争
由于人事回避制度的建立,直接把自己的亲属、儿女、子弟安插在自己身边做事的现象现在已不多了,可是,上层大人物硬派来的、方方面面关系以交换的形式交叉安排人的现象还时有发生。作为一般的裙带关系,他们要的仅仅是一个位置或一个饭碗,倒也不必大惊小怪。可是,有一些强硬的裙带关系,他们不仅要占一个位置,要端一个饭碗,还要抢先提拔,抢先提高各种待遇,使别人奋斗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成果毁于一旦。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应当提醒领导注意影响,并号召群众加以抵制,使他们的欲望有所收敛。但是,如果你的领导为照顾关系,尤其是还想利用这种关系来巩固自己的地位,而你目前的力量还抵制不了这种不良现象,你就得暂时先避开他们。
有时,一些领导新到一个单位任职后,为了顺利地实施自己的一些工作方略,常常把自己原来比较得力的老部下调到身边来担任一些重要事务。这类事,虽然算不上是什么裙带关系,但是,这些具有“老关系”的人被领导信任的程度是大大高于我们的。而且由于他们熟悉领导的工作方法和特点,在竞争实力上自然是占有优势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采取适当回避的方法则是上策。
(4)戒在轻浮的领导面前与**的异性竞争
在我国,虽然传统文化的积淀厚重,可能是由于“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的本性使然,在选拔政府官员或企业管理人员时,领导者总是优先选择那些具有漂亮容貌的人。所谓目测、面试,便有以貌取人之意。一些潇洒漂亮的男女青年,总是比那些容貌一般的同龄人更有被优先录取的机会,这已经是为大家所普遍了解的事实。如果有人以此为本钱,作为讨好异性领导和贬低同事的一个条件,那么,这方面的有利条件就有可能把人引向人格的反面。当然,并不可否认,通过这种渠道也可能在仕途上取得“重大”的成功。因此不得不提醒那些仁人君子,当一些人运用“性”的魅力进行反面竞争时,必须给予提防。如果你的领导者是个风流人物,对异性的**来之不拒,而你既不想、又不能在这一方面与他(她)们一比高低的情况下,倒不如干脆退出竞争,及早让步。如果你的身边有漂亮的异性同事,并且和你形成了实际上的工作竞争关系,你不妨考察一下他(她)们的品质。如果他(她)们是正派人,当然可以相处下去;如果他(她)们想运用异性的力量与你展开激烈的竞争,你还是早一点避开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