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著名思想家富兰克林有很多有名的怪僻,当他准备听对方说话时,就会拿出一张纸来,在中间画一条线,右边画上+(加)的记号,左边画上-(减)的记号,一边听着对方的说话。如果“这一点对你比较有利”,就写在加号那边;如果“这一点对你的损失较多”,就写在减号的那边。
原本或许是一句复杂艰深的话,凭借着图形表达出来,就变得浅显易懂。这就是天才富兰克林所使用的方法。
法国大文豪雨果的名作《悲惨世界》出版时,他寄了一封信给出版社,信上只有一个“?”。意味着销售如何?文坛的评价如何?接到信的出版社社长也很有趣,他立刻回答了“!”。雨果的这封信大概是全世界最短的一封信,没有长篇大论,而只是以简短的一个“?”将一切全部表现出来。雨果实在是一个标准的右脑型。连一封信都能充分发挥右脑的想像力,则雨果的其他名作就更不用说了。天才都是擅长使用右脑的。
◆右脑是电脑无法替代和超越的
在办公自动化越来越普及的今天,电脑已成为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助手。
我们应如何顺应这个时代的需求呢?简单地说,应该如何找出对应电脑时代的好方法呢?
但是,即使电脑再先进,也绝对无法超过人脑。电脑可以完全取代人类具有逻辑性机能的左脑,但是无法取代右脑。
新一代的电脑企图超过人类的右脑,开发一种不仅演算、处理速度或记忆大幅提升,而且可以输入人类日常交谈所使用的语汇,具有联想、推理或学习能力和绘图等功能。
这样,电脑不仅可以执行判断或意志决定,而且本身就可以自己设定程序、修正程序,甚至可以自行负责维修。如此一来,可能会有超过人脑的一天,但现实却不可能办到,因为人类右脑的脑力是非常微妙的,有很多是机械绝对无法模仿的。
在这种情况下,那些只会使用左脑的人,是肯定会被电脑击败的。所以使右脑灵活发展,是现今全人类的当务之急。
电脑必须靠人类输入设计好的程序,设计程序必须运用人类右脑所拥有的直觉性、综合性、图像性的功能。不论你的工作与电脑有无直接关系,锻炼右脑、充分运用右脑的功能,是在新世纪里继续生存的不二法门。
◆解开右脑秘密的钥匙
为什么右脑会有这么神奇的能力呢?
解开右脑秘密的钥匙在于“潜意识”,右脑(感情的脑)和潜意识是有关系的。和掌管显意识的左脑(知性的脑)比较起来,右脑是具有无法预知性的。这是因为右脑和潜意识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
近年来,有的学者提出了“宇宙情报”的学说。所谓的宇宙情报是指宇宙创始以来有关宇宙的全部记忆。当然,也包括地球诞生以来的生命记忆。
然后,这些记忆(情报)形成波动在宇宙里乱飞,这就称之为“宇宙波动”。
从我们的脑中也会发出脑波的波动,这已经在科学中得到了证实。如果人类的脑波和宇宙的脑波同频,各种宇宙情报就会进入右脑,而且会输入到右脑的潜意识之中。
而如果能够把宇宙情报从潜在意识里取出来并转换到左脑的显在意识里,你将会成为一个“超能力者”。
能够输入这个宇宙波动并且将其与脑波调整成同一频率的是脑干中的“间脑”,也就是间脑中叫做“松果体”的小器官。
这个叫做松果体的器官,不久之前还不被医学界所重视。它有着和它的名字松果一样的形状,位于视丘后部的上方,它是一个重0.1~0.2克的小东西。
不过,医学界已经证实从这个松果体会分泌出我们接着会提到的各种“脑内荷尔蒙”(神经传达物质),由于它的存在如此重大,它所担任的重要任务也突然之间受到瞩目。
至此,我们大概能够明白这些“脑内荷尔蒙”和维持生命的因素有密切的关联,它关系到“物种的进化”,也关系到“意识的觉醒”。
◆神秘的“小宇宙”
人类的脑出生时的平均重量是400克。对于成年男子而言平均是1350克,成年女子则是1250克,其中光是大脑皮质就塞满了大约140亿个神经细胞。
不过这140亿个神经细胞的每一个个体都有许多称之为触手的突起物,这些突起物和细胞总体合而为一的总名称叫做“神经元”。
它是脑活动中的最小单位,在一立方毫米中大约塞满了10万个,是个密度很高的世界。
神经元彼此伸出了四通八达的触手,以利和旁边其他的神经细胞合体。彼此合体的神经元如果发生老化或事故,甚至生病而死亡的话,健康神经元的触手会马上缩回并且和下一个健康的神经元做结合。
这是为了要将各种信息在细胞之间传达的需要所形成的生理形式。例如我们的手指尖部能够获得感觉。这种感觉会经过脊髓到达延髓,并从延髓到达视丘(间脑),然后再从视丘传达到大脑皮质中一个叫做“第一次体性感觉区”的组织。
脑神经细胞是提供信息的使者,而且当信息进入第一次体性感觉区之后,这些信息就会得到综合性的分析和判断,然后再将这些判断送回给体内的各个器官,进行一种高度精密的处理。
每一个神经元互相结合的部分我们称之为“胞突缠络”。一个神经元上有许多的触手,而且因为它们和许多的神经细胞及胞突缠络联结在一起,所以它是一个拥有约1000兆个胞突缠络的微观世界。可以称它为一个“小宇宙”。
每一个神经元都有它们各自的功能。其中有传达手脚活动的神经元、有传达各种感觉的神经元、有专门负责记忆的神经元。
脑神经因为有神经元的相互联结而形成了紧密的神经网络。通过这个网络,将人体外部所受到的刺激传达到神经中枢,神经中枢对此加以认识、记忆,并且把正确的信息处理反馈出来。
在脑内有大约10万件以上的各类信息会不断地流通。不过,没有关系。因为在我们的脑中,具有类似高性能的磁碟片能力的能够收录大约1000亿比特的信息的功能,所以或许我们可以将它比喻成个人电脑。
虽说它有1000亿比特的收纳能力,但是它的收纳能力到底有多少呢?据说大概有相当于500个30本左右的大百科全书的信息量。
这里还要再重复一次,这些都是由140亿个神经元和1000兆个胞突缠络所控制的。
这么惊人的能力,全部都塞满在1300克的小世界里,脑神经细胞的工作能力实在令人惊讶。
更令人吃惊的是:在我们的脑中,大约有1000亿个神经胶质细胞在保护着140亿个脑神经细胞。
所谓的神经胶质细胞指的是胶状的磷脂质,它除了将神经细胞包围起来之外,还能提供养分给神经元。在神经元受伤、生病,或者因为老化而死亡的时候,神经胶质细胞也会把它们吃掉并且消化。
脑内如果因为这些神经元的受伤、生病、死亡或老化而产生许多的废物和毒素,对人类来说是很糟糕的一件事情。不过,幸好神经胶质细胞会帮我们做清除的工作。这个工作就像给婴儿喂奶和喂饭的母亲一样。
◆右脑是灵感之源
左脑是负责知识的,右脑则是负责智慧的,而所谓天才,正是开启了右脑。正如人们经常说的,天才并不是经过思考才具有创造力,天才是凭着直觉创造的。这也正是天才与凡人不同之处。
天才的秘密就在于灵感。古今中外杰出的艺术作品,可以说有相当一部分都是出自灵感,而且大部分发明、发现的才能也是如此。
在发明、发现之中,有一种超越现实的飞跃,那是一种在个人的经验知识中无法衍生的聪明智慧的光芒。
莫扎特曾经说:“我的音乐灵感究竟来自何处,我自己也不知道。不过,如果没有任何干扰,我的灵感就会源源不绝。”
法国诗人兰波也说:“我并不思考,我只是被思考。我不过是个乐器,音乐自由自在地在我身体之中通过。”
右脑是图像的脑,它拥有卓越的形象能力和灵敏的听觉,所以它有绝对的乐感。也因此右脑又被称为是“艺术的脑”,这和潜意识有很深的关系。
右脑运作能力强的人比较适合成为画家、演奏家和作家。特别是在音乐的世界里,通常被称为“天才”的人,大都是右脑运作能力比较强的人。如果我们可以看见他们右脑的运作能力,我们便不会对天才从小时候就在音乐上表现出不同于别人的优秀资质而感到怀疑。
音乐力是靠乐感来支持的。乐感又分为绝对乐感和相对乐感,绝对乐感依靠右脑的机能,相对乐感依靠左脑的机能。有一种说法是绝对乐感如果没有在6岁之前利用早期教育引导出来,就无法再拥有它了。
无论如何,为了加强图像能力,就得开发右脑,如此“轮回”的能力才会倍数增加。
所谓的“轮回”能力,是指把从听觉(声音)取得的信息转换为视觉信息(印象或图形)的器官。当然它也担任着把视觉信息转换成听觉信息的逆向工作。如果这种轮回能力变强,印象能力和图形认识能力就会突飞猛进。
如此一来,就会发生很多有趣的事情。
作曲家光是听到音乐,脑中就会浮现谱调,脑中也会自动地把音符写在五线谱上。
指挥家只要瞄一眼乐谱就能过目不忘全都记在脑子里,还可以一边指挥一边搜索乐谱的页码。演奏家则可以一边在脑海中浮现出美丽的情景,同时操作各种乐器。
画家也可以看不见要画的东西便靠图像定出主题来作画了。
科学家更可以在短期之内完成重大的发现,因为他对想发明的作品已经有了构想,所以也可以很容易就制造出来。法律专家更可以将过去处理过的案例一清二楚地记忆到脑海里,所以当他要用到过去的例证时马上就可以回想出来。
辩护律师也可以用图像搜索出过去所发生过的事件,建筑家可以利用图像能力记忆必要的设计,而且不必加上自己的思考就可以轻而易举地画出精确的设计图。
至于作家,他可以运用图像能力在脑海中编造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只需要写出来就能成为炙手可热的作品。换句话说大家都可以运用图像能力随时任意地发挥想像力和创造力。
现在在日本棋界打遍天下无敌手的羽生善治先生是一个对图形认识能力超强的人。他可以在“10秒内过60招”的秘密,就在于他有能够记取像棋盘面图形的超强能力。
在常人眼中只不远是一幅图像的棋局,在羽生善冶先生的脑中却被分割成为了一条条有用的信息。他能运用图像能力自由自在地联想到棋盘上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
这么一来,右脑的图像能力就不仅只是图像能力了,它简直是结合了没有限制的自由想像能力,能把不可能的事情变成可能的事情。虽然有时连自己都会觉得这似乎已经是极限了,已经没有能力可再让想像力延伸了,但是仍然会产生出许多令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的想像。
也就是说,新的点子会不断地从脑海中迸放出来。
但是不论我们怎么锻炼左脑,它也无法产生什么创造能力。因为左脑的图像能力是很稀薄的,它无法产生直接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