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致富9招足够

青年创业之星的陨落

字体:16+-

当大多数商业类图书还在把陈展鸿及他的“壹加壹”作为成功案例喋喋不休时,陈展鸿以欠债3700多万元出现在广州中级人民法院公布的赖账者名单上。这是1998年6月15日的事了,此事当时在社会上引起一片哗然。

想当年,陈展鸿可算是声名显赫、红极一时的人物。他创立的“壹加壹洋服”闻名遐迩,他因此被评为“全国优秀青年企业家”、“广州市十大杰出青年”,并当选为广州市政协委员,还被传媒誉为“改革开放的潮头人物”。

然而,这颗曾经如此光彩夺目的青年创业明星,为何又落得如此可悲的下场呢?

1.星辉初现

20世纪80年代初,不到20岁的陈展鸿便毅然下海,开始了自己的创业生涯。他买了一台缝纫机和锁边机,在珠江边搭起了一个简陋的小棚子,干起了修补衣服的零活。他为人诚恳,手艺也不错,附近的居民都愿意惠顾这家不起眼的小店。就这样,小伙子的生意渐渐地红火起来。

但他并不满足于做一个小手工业者,而是要创一番大事业。

1985年1月,陈展鸿策划在广州友谊剧院举办一场“青年时装展”,在当时造成了轰动效应。毕竟,1985年的人们还没有时装的概念,更谈不上时装表演了。在当时枯燥乏味的业余生活中,陈展鸿的创举显得格外亮丽。历史总是愿意给予超越时代的勇者丰厚的回报。中国第一代民营企业家的崛起,所依仗的绝不是资金,不是关系,而是眼光,超人一等的眼光以及超前的观念。一场领先潮流的时装表演,使他名噪一时,他成为万人瞩目的新闻人物。

2.明星高照

第一次的成功,使陈展鸿有了更大的目标。他当即与三个年轻人合股组建了“壹加壹”时装设计公司。这个别致的名字寓意是:“我们只有一台缝纫机和一台锁边机,但我们可以一点一点积累,一步一个脚印迈向美好的明天。”上天真的是垂青于有准备的头脑,“壹加壹”成立不久,就有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造就了它的腾飞。

1986年全国第六届运动会由广州主办,给了“壹加壹”一次商业机会。当时,陈展鸿在时装设计界已经是颇有名声,专家水准毋庸置疑,再加上他们的热情和诚意,因此争取到了入场式引导服的设计。

入场式引导服的设计使“壹加壹”有了一笔可观的收入,然而使他们发迹的却是六运会的另一个机会。

当时,广东省政府为了筹集主办资金,准备发行奖券。敏锐的陈展鸿,立即意识到,这是命运在向他微笑了。他主动写了可行性报告,要求承办奖券发行。那时的广东正是改革开放的先锋,有关领导在考察了“壹加壹”的情况之后,被这几个热情而勇于进取的年轻人所感动,于是决心一试。第六届全运会筹备组答应把奖券发行交给“壹加壹”经办,但其负责人对陈展鸿说:“假如你们失败,要包赔300万元经济损失。”

300万元在当时可谓天文数字,但陈展鸿没有被吓倒。公司成败,在此一搏。满怀创业思想的陈展鸿和伙伴们组织人员,对奖券进行大规模的宣传,足迹踏遍整个广东,终于成功承办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民办奖券发行活动。“壹加壹”不仅成为广东知名的企业,而且也获得了巨额的收入。筹集的款项除上缴六运会筹备组外,陈展鸿等人进账600万元。

这漂亮的一仗,使“壹加壹”赚到了第一桶金,快速完成了原始积累。

如果从经济收益的角度说,陈展鸿无疑是六运会的最大赢家,“壹加壹”就此开始了腾飞的轨迹。

3.星色黯然

初战告捷,陈展鸿没有停步,而是乘胜出击,创造了“壹加壹”的奇迹。

当时,国门初开,人们的着装从传统的“中山装”,渐渐国际化,昔日被视为资产阶级腐朽象征的西装成为人们的新宠。陈展鸿又一次表现了惊人的洞察力。他适时推出“壹加壹洋服”,很快占领了市场,公司业务蒸蒸日上。不到一年时间,公司名下的服装店由一间扩展为七家,“壹加壹洋服”成为知名品牌,“壹加壹”也成为广东的明星企业,陈展鸿成为民营企业家的代表人物,在广东声名大振。

一连串的成功使陈展鸿野心膨胀,认为自己无所不能,于是四面出击,多方面拓展业务,西餐厅、中餐酒楼、房地产中介、服饰设计……陈展鸿的生意渗透了每一个被他看好的行业。

不少民营企业规模扩大了之后,还是依照当时原始积累的思维方式进行经营,迷信个人的能力。殊不知,创业伊始的勇于冒险、敢于尝试的精神,是不可照搬到大规模的企业刨建中的,而必须转换为市场分析与科学决策。经营多元化,将有限的能力分散到多个领域中,是很多企业走向失败的开始。

可惜聪明过人的陈展鸿却看不破这个道理。“壹加壹”正是在随意扩张中,埋下了失败的种子;而一个近乎赌博的策划,最终导致了明星的陨落。

1993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100周年诞辰,许多人都认定这是潜力无限的商业机会。毕竟,毛泽东在整个世界是有重大影响的政治家,他的百年诞辰势必引起十几亿人的关注。于是商界迅速形成了炒作百年诞辰的热潮。

在这种狂热中,陈展鸿想从中分一杯羹,于是决然投入巨资。他决心借机推出“毛泽东百年兼改革开放15周年纪念金表”。他携妻子专程赴京,向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捐赠1000万元,以取得该会的支持;接着,又投入1000万元做广告宣传专用资金。可惜,市场没有被他的热情所打动,999白金金表在媒体上大力宣传,售价1万元,具纪念及保值的意义,但应者寥寥,一共只卖了70块。

陈展鸿企图以权力和传媒炒作达到暴富的策划宣告失败。原指望成为收藏界新星的纪念金表只有自己收藏。经此一役,企业负债累累,陷入经济危机中。

一直处于成功巅峰的陈展鸿,当然不甘心失败,好在企业声誉日隆,没有几个人知道大厦将倾。为了扭转局面,他踏出了致使他衰颓败落的最后一步。

1995年6月,陈展鸿等人在广州珠江信托投资公司证券交易部设想售卖“企业内部债券”,年利率为19.2%。

一方面既有金融部门的合法招牌,另一方面有“壹加壹”的明星企业形象,而19.2%的年利率又相当诱人,一经推出,人人争抢。陈展鸿此举敛财三四千万。

或者他是蓄意欺诈,或者是由于市场不景气而终于无力回天,债权人发现自己的血汗钱成为一张废纸,将“壹加壹”告到法院。

1998年1月12日,广州中级人民法院判令陈展鸿偿还众多债券人的“集资款”,但此时的陈展鸿却持合法护照,偷偷逃到了加拿大。

由于陈展鸿一走了之,不再露面,广州中级人民法院决定采取强制执行,查封了“壹加壹”实业公司下属的“壹加壹洋服”有限公司、壹丰制衣厂、“壹加壹洋服”营业部及仓库。

陈展鸿和他的“壹加壹”,在中国企业界最终走向覆没。

4.简析

陈展鸿从一位创业明星沦落为一个逃犯,这实在令人为之扼腕。

应该说,陈展鸿是个胆识过人,富有创业精神的人。如果他能够专心致志地经营自己所擅长的服装行业,以他个人在这方面的禀赋和当时“壹加壹”的名声,很有可能在今天服装行业的龙虎榜上,有其一席之地。

令人痛心的是,陈展鸿还是重蹈了许多创业者的覆辙。创业初期的成功,使他的头脑徒然发胀,变得妄自尊大,自以为无所不能,于是四面出击,盲目扩张,搞多元化,偏离了自己所擅长的领域,终于埋下失败的种子。从他后期的行为来看,他更像一个投机家、一个骗子,这已经完全背离了一个真正的企业家精神。其最后的失败也是理所当然的了。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在市场经济日趋完善的今天,企图一夜暴富的幻想,肯定是行不通的,只有脚踏实地去经营好自己企业的创业者,才有可能笑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