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认为,过度疲劳是引起“亚健康”的首要因素。中国自古就有“积劳成疾”的说法,现代统计数据也表明:劳累的确可以摧残健康,使身体早衰,使生命早亡。随着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生活压力越来越大,“累”将日益成为普遍现象。而正因为这种现象常见,不少年轻人往往会忽略其严重后果,直到酿成大疾患时已悔之晚矣。因此,都市年轻女性要随时注意疲劳的表现症状。
1.不妨先照照镜子
女人与镜子的情缘很深。识别疲劳的最简单方法是,早晨起来后照镜子。照镜子首先是观察一下自己的面色。
人的面色与人体内脏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面部色泽的好坏,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健康状况优劣。有人比喻人的面色是健康的调色板,这话不是没有道理。所以,观察面色对自我保健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就一般而言,经过一个晚上休息,疲劳消除,精力充沛,面色红润,而且有光泽,说明健康状况良好。如果出现面色晦暗,或者萎黄、口唇发紫、眼圈发黑等情况时,提示疲劳没有消除,亚健康已经发生,甚至过劳或疾病已经来到。这时应尽快设法进行自我调节,适当减轻工作量,能缓办的事尽量缓办。特别提醒的是不论是脑力疲劳还是体力疲劳,最好的保养还是休息。可是有不少人,平时不注意运动,疲劳时才想到“生命在于运动”,于是忙着进健身房等,其实疲劳的时候需要的不是运动,更不是加大运动量,而是休息。若经过调整仍未改善,在这种情况下还是要找医生,千万不要一拖再拖,贻误病情,坐失良机。
2.再看看舌苔和头发
在镜子里观察了面包后,再看看舌苔和舌质,观看舌苔和舌质是否有变化。要张口,然后自然地将舌头伸出口外,伸舌不要过分紧张,以免引起舌头的颜色改变,但又要充分暴露舌体。先看舌苔,依次从舌尖、舌中及舌根两旁,再沿舌尖至舌边观察舌苔。一般说,正常舌苔薄而均匀地分布在舌面,中央较厚。正常舌质颜色呈淡红色,不浅不深。如果舌质颜色发生改变,太红或太淡时,提示疲劳没有消除,或者有病;而舌苔变白,甚至厚白的舌苔发黄,预示着人在“上火”,不妨注意一下如何去火。若是舌苔发暗,甚至发灰、发黑,那是血循环出毛病了,应及时请医生诊治。
接着观察一下头发,头发乌黑有光泽,说明健康状况良好;头发蓬松、枯黄提示健康状况欠佳,或者营养状况特别是钙营养欠佳,或者有病。
别以为最高级护发用品就能使头发光亮如漆,那都是表面现象。就像皮肤一样,年轻姑娘,特别是一些身体健康来自农村的打工妹,皮肤红润,充满弹性,透着生命的活力;而一些中老年女性,虽然保护的挺好,但皮肤松弛、干枯,若没有化妆品遮掩,岁月的雕凿斧刻留下了无论如何也抹不掉的印痕。头发亦如此。中医认为:发是血之瘀。气血亏,毛发自然会显露不健康。此时再不引起注意,一梳头一把一把掉头发,那情景可就有点像恐怖电影了,想想都害怕。
3.自我感觉
最后体会一下自我感觉,如果精神倦怠、周身乏力、注意力不易集中、工作时容易出错、头晕、目眩、耳鸣、牙龈浮肿、口苦无味、吃东西不香、饭量减少等情况发生时,说明你脑力疲劳没有消除,脑力疲劳综合征已经发生,甚至意味着疾病已经出现。这时千万不能再勉强挺下去,更不能乱服兴奋剂、喝浓茶、饮咖啡,否则会像给疲惫的马匹加鞭一样,虽然可以强迫马儿暂时快跑几步,然而坚持不了多久,马儿就会衰竭倒地。
传统的观点是累了再休息。近年来,生物钟养生法提出一个新概念,即主动休息,就是说在还不太累的时候就要给健康充电——休息。什么是休息,行为的变化就是休息。主动休息,充分发挥和及时协调全身器官功能,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和抗病能力,不但提高了办事效率,而且也提高了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休息是使人体从疲劳中得到恢复的最有效、最符合生理需要的一项自我保健技能。会休息的人就会工作,不会休息就不会工作,不会休息也就等于不会维护健康,等于自己在找病。面对高速发展的社会,如若处理不当,或者不能适应,盲目蛮干,不注意休息,久而久之发展到“积劳成疾”,贻害健康,就会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这类教训实在太多、太深刻了,别让这种词汇出现在悼词里。因此,应从中吸取教训,学会工作,更重要的是学会休息,把握好自己身体的承受能力与工作力度的关系,身体力行,不要认为别人能行我也行,很多事情是不可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