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是营养丰富的食物,除含有丰富蛋白质外,蛋黄更是其营养的精华所在。不过,鸡蛋蛋黄的胆固醇含量比较高,多吃可导致心脏病;而吃蛋是否健康,与食用方法有很大关系,大家不可忽视。
1.鸡蛋应吃多少为宜
鸡蛋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可维持人体生长发育之需,是制造荷尔蒙及酵素的重要物质;而每只蛋的蛋白质含量就相等于同等重量的肉(4至7块肉中的蛋白质包含一个人每天所需的全部蛋白质)或一杯牛奶中所含的蛋白质。
蛋白及蛋黄的蛋白质分量各占一半,但蛋黄却含有高胆固醇及脂肪。连蛋黄一起吃,便会增加胆固醇及脂肪的吸收。过量的胆固醇会积存在细胞壁中,令血管硬化,增加患心脏病的机会。因此,对于肥胖或胆固醇高的人士来说,吃蛋白较为健康。
至于健康人士,只要平均每星期吃不多于三只鸡蛋,都是健康有益的。
2.怎样吃对蛋营养最丰富、最健康
吃鸡蛋是否健康,与其食用方法有更密切的关系。
使用大量油的烹调方法,如煎蛋、炒蛋或腌制等烹调方法,没有蒸或煮那么健康。
3.鸡蛋忌生吃
鸡蛋经煮熟或炒熟后吃,对人体确实很有补益作用。但是,若生吃鸡蛋,不仅上述营养成分难以吸收,而且还会使人体受到损害。这是什么道理呢?主要有下列原因:
(l)生鸡蛋的蛋清部分含有一种对人体有害的碱性蛋白质——抗生物素蛋白。这种抗生物素蛋白阻碍人体对生物素的吸收。如果鸡蛋经加热处理后,这种抗生物素蛋白即被破坏,不再具有妨碍生物素吸收的作用。
(2)生鸡蛋的蛋白质不易消化吸收,绝大部分只在消化道通过一下,便排出体外。鸡蛋经加热处理后,原来结构致密的蛋白质变成小分子的氨基酸而被充分吸收利用。
(3)吃生鸡蛋,容易得胃肠炎。这是由于鸡蛋生下后,难免有一些病原体(如沙门氏菌)侵入蛋内的缘故。
(4)吃生鸡蛋,会增加肝脏负担。大量未经消化的蛋白质进入消化道,在大肠下部受到细菌所含的酸催化,会发生腐败,产生较多的有毒物质。这些有毒物质有相当部分会被肠道吸收,经门静脉进入肝脏。而鸡蛋煮熟后,有毒物质大大减少,这样肝脏的负担也就相对减轻了。
(5)生鸡蛋有一种腥味,这种腥味可抑制中枢神经,使得消化液分泌减少。而食用熟鸡蛋,可以避免这些不良作用。由此可见鸡蛋富有营养,但一定要煮熟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