捍卫我们的英雄

对高尚道德的热情礼赞

字体:16+-

——评电视连续剧《今生欠你一个拥抱》

在未看20集电视连续剧《今生欠你一个拥抱》之前,已对故事的梗概有些许了解:一位驻西藏某部边防部队的排长,为挽救群众生命财产而被高压线击成重伤,从此失去双臂,终身生活无法自理;一位大学毕业任职某大公司的年轻姑娘,因笔友关系与这位排长相识相恋,最终以身相许,成为厮守终生的伴侣。其间世俗的羁绊、亲友的责难、同事的反对成为贯穿始终的起伏跌宕的情节。

老实说,在未看作品之前,对这样一个故事,我是抱有疑惑的:在改革开放20余年之后,包括恋爱观在内的人的价值观已经发生较大变化的今天,人们是否在思想上能真正接受这种带有理想主义色彩的“颂歌”呢?一个失去双臂的人,预示着终生要靠别人照顾,而一个因为信件往来而产生爱情的姑娘,对一个这样的重症残疾军人,照顾一时可以,侍候终生,她能做得到吗?

正是带着这样的疑虑,我走进了编导为我们呈现的艺术世界。看完作品,应该说,我的疑虑不仅顿然消失,而且我的思想深处的的确确受到了一次真正意义上的高尚道德的洗礼。观看过程中,我常常被剧中那些撼人心魄的故事感动得泪流满面。甚至在感动中还有些许抱怨,编导们为何把那样一个又一个的痛苦和不幸加在一对充满理想追求、正直善良、富有牺牲奉献精神的年轻人身上?有人说,这是21世纪的新版“刘慧芳”,在我看来,无论从思想内涵和艺术表现上,这部作品比20年前的《渴望》都更具打动人心的力量,因为它更注重揭示人心向善的一面,更注重发掘和表现人性之爱、高尚道德的闪光之点。这种人性之爱、高尚道德,在今天我们所生活的这个时代,恰恰是全社会的共同期待。

任何一部优秀的艺术作品,不仅需要完美的故事内容去支撑,更需要优秀的艺术家对故事加以艺术地完美呈现。同样一个故事,不同的演员去表现可能会产生完全不同的艺术效果。作为《今生欠你一个拥抱》的主人公林晓敏的扮演者吴晓敏,尽管她是一个不太为人们熟悉的新演员,但她的表演却是这部作品最具光彩的亮点,她对人物内在品格的深度开掘和艺术表现,成为这个作品最打动人最吸引人的部分。吴大龙作为一个边防军人,为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而身负重伤。这样一个故事结构,就顺理成章地使林晓敏的奉献和付出具有了特定的政治色彩和思想意义,或许在一些人看来,在作品中如果把林晓敏的行为赋予更多的政治色彩,人物形象会显得更为高大。然而,编导们几乎没有给林晓敏一句或“豪言壮语”或自我表白的具有政治色彩的台词。没有说任何政治口号式的话,但人物形象却栩栩如生,一个善良崇高的具有真善美品格的林晓敏跃然屏幕。

故事的情节设计是超乎常理的。一对仅仅具有通信往来从未谋面的男女青年,感情基础也仅仅局限在一般的纸上交谈,见第一面便是吴大龙已被截去双臂。按照常理,林晓敏完全可以在这“一面之交”后终结他们的往来,因为这样做,完全合情合理,林晓敏不可能也不会承担任何形式的社会压力。一边是一份很不错的“白领”工作,一边是要给终生残疾的人做终身“保姆”,对林晓敏来说,嫁给吴大龙,这不仅是青春也是生命的付出。但林晓敏最终选择了后者。正如林晓敏自己所言,她对吴大龙的感情一开始的确有怜悯之情的成分,但这种怜悯之情伴随着时日变化,渐渐地转化为对吴大龙的人性品格的爱慕,这样由怜悯之情渐渐过渡到了恋情、爱情。这种过渡显得自然真实,因为表现这种过渡的不是靠乏味的表白,而是人物面对人生磨难所展示的精神境界和美丽心灵。哪怕是一件小事、一个表情、一个动作,都是完成人物情感过渡必不可少的部分。可以说,看完整部作品,谁也不会对林晓敏的行为有任何质疑,在人性之爱和崇高品格面前,你只能对这位年轻女性表示由衷的敬佩。由林晓敏这样一个人物高扬的人性之爱的旗帜,代表的是我们这个民族传统道德的高点。

同样一种道德品格,表现在男主人公吴大龙身上,也一样让人感到真实质朴可信。他为了保护藏族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奋不顾身,舍生忘死。在被高压电击伤失去双臂后,他醒来发现自己已经没了双臂的痛苦表现也是真实的。他开始对未来失去信心是真实的,他后来重树生活信心既是党培养教育的结果,同时也是林晓敏爱的光芒和道德品格深深打动了他,使他树立了重新生活的勇气。但我们相信,他后来一次又一次对林晓敏的爱意表示拒绝,决不是任何意义上的“做秀”,而是发自内心的从替他人着想的角度所做的抉择,这是一个高原军人的胸怀。如果仅仅从自己角度出发,在自己的终身生活从此陷入困境的背景下,有这样一个品貌双全的女性投入怀抱,这无疑是求之不得的上天赐予,他完全可以在表达感激之后欣然接受命运的安排。但吴大龙不是这样,他用一种极其复杂矛盾的心境让林晓敏离开他,这同样是一种大爱。这种无言之爱,更能激起人们的心理认同。此外,表现人性之爱的真实性,在剧中其他一些人物身上也都同样具有感染人的力量。林晓敏父母亲人对林晓敏的婚姻选择由坚决拒绝反对到后来接受,这其中既有长辈对儿女的爱,更有对人类共有的一种美德的爱和情感认同。从长辈角度看,吴大龙的父亲反对吴大龙与林晓敏在逆境中结合,也同样是一种大爱,他们不相信吴大龙会有这么好的命运,在残疾之后会有这样一个好姑娘与他终生相伴,他们也不希望林晓敏这样一个年轻姑娘因一时感情冲动而误了自己终生。老人作为过来人,他们不能仅考虑自己的一己私利,他们更要考虑人家女孩子的一辈子。当然这其中也多少含有对林晓敏能否与吴大龙相守终生的怀疑。与其后来吞咽婚姻苦果,不如从一开始就不看好这样一种结合。这样极其矛盾的人物心态,被艺术家惟妙惟肖地展现在荧屏上,一切都显得那么入情入理、真切可信。再如,其他一些人物的表现,也同样映射着人性之爱的光辉。战士周磊宁可放弃考军校的机会去照顾吴大龙,在表示对崇高的敬意时自己也同样成为爱的使者。扮演周磊的演员唐以诺虽然没有当兵的历史,但他把一个纯朴、正直但又有点胆小的战士形象,塑造得丝丝入扣,无可挑剔。他的很多场戏催人泪下,每个“镜头”都准确到位。

在我看来,《今生欠你一个拥抱》这部作品,绝不仅仅是一部情爱戏,更不仅仅是一部苦情戏。当今,电视剧创作正由大题材、大场面、大制作,以排场吸引眼球为时尚,转入以呼唤高尚道德、深度开掘人性、表现人物命运为中心。我认为,《今生欠你一个拥抱》是这个转折过程中的一个标志性作品。我想所有看过这部电视剧的人,都会对这部作品作出一些这样或那样的思考。人们不能不认为吴大龙、林晓敏的人生境界是一个制高点,他们的行为,耸起一座社会高尚道德之巅,观众在自觉不自觉中受这样的人物形象的精神感染,由此该剧便起到了我们常说的教育人和鼓舞人的作用,那它无疑就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主旋律作品。

(原载2009年第11期《中国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