捍卫我们的英雄

文学要张扬真善美的品格

字体:16+-

——读长篇报告文学《明星书记》

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常常对社会有一些过多的忧虑,仿佛我们这个社会已经到了唯利是图的不可救药的地步。是的,不管社会风气也好,伦理道德也好,我们的确面临许多新问题,有些问题甚或还比较严重。但是,不管怎么说,就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来说,对美好道德和善良品格的向往追求,永远都是第一位的,都是我们生活的主流。如果带着近乎苛刻的挑剔来看待社会,可能很灰色,甚至一无是处。但是如果用一种客观心态来看待社会,就会发现我们这个社会中更多的还是美,是善,还是处处充满阳光和希望。这就显示了我们看问题的角度,我们要学会欣赏,学会张扬我们社会中的阳光一面。文学,无疑肩负着这样一种极其重要的责任。为了促进社会的文明和进步,作家不但要肩负对假恶丑的针砭和批评的责任,同时更主要的是善于发现真善美,发现我们生活的主流和正面的东西。

从这个意义上说,王立新的长篇报告文学《明星书记》就是对社会真善美的发现和挖掘。作品以朴实隽永的文笔给我们塑造了一个脚踏实地的农村基层干部形象。主人公史明星是一个基层干部的优秀典型,但不是一个一般的典型,他深深植根在老百姓的心里。史明星之所以不仅受到党中央高层领导的褒奖,同时也受到千千万万平民百姓的发自内心的拥戴,就在于他在农村穷困山村党支部书记的位置上32年如一日,不尚空谈,为民生拼搏。他毕生几乎不擅长什么政治口号,却以个人的无私和奉献,让老百姓记住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形象。伴随着改革开放,作为一个穷困山村的带头人,他不等不靠,带领全村1000口人开始了自己的奋斗之路。他带领父老乡亲靠开发北山采石场起步,首创了千亩“围山转绿化造林,以致到最后发展乡村旅游,使石梯子沟发展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从1980年人均工资只有两毛钱,年人均收入仅60元的特困村,到2010年,人均收入达到12800元,一下子翻了300多倍,村民破天荒地开始享受城里人都羡慕的福利待遇。市场经济只有城市才看得着摸得着的理论,在这样一个僻远的乡村,普普通通的农民却津津乐道地谈论和品味它的奥妙:史明星把原来的生产队界限打破,把个体经营转变为村级规模化经营,原来的土地、山场、果木以及各种农机设备生产资料等,他搞了个全员股份制、合作化,还购置大型的矿产设备,搞起了产业化、生态化农业,把一个观光农业做出了让周边叹羡不已的经济效益。每个农民都成了地道的股东。这个变化是地覆天翻的。史明星在中国各级政府中,是最基层的一级组织,说他是官,可他连政府公务员的身份都不是,但他却把执政为民的宗旨深深印在了老百姓的心里。

比起我们有些把基层民主建设的口号喊在口头的某些干部,史明星注重的是基层民主建设的实践,他倡导创办了村民代表大会制度,成立了以村民组长、会计为班底的村民议事组织,逐渐形成了一整套的为广大村民所接受的独特表决制度。正因为有了这些民主制度,村民的矛盾便在最基层得以化解。如果说政绩,石梯子沟村可以做到连续32年无上访告状,无治安案件、经济案件和刑事案件,被称为当下中国农村的奇迹。这就是政绩。当然,对物质文明追求的同时,必然伴随的是对精神文明的向往。一个本来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如今老百姓可以搭台演大戏,可以写诗作画歌唱新生活,人民群众不仅物质生活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满足,文化精神层面也获得了极大的享受。这就是一个优秀的带头人的作用和力量。

这样一部报告文学,它给我们的启示应是多方面的,我以为其中最主要的,它让我们想到了作家的使命和责任。在我们的生活中,其实像史明星这样的优秀干部,这样的有道德的好党员,不乏其人。作为作家,就应该到生活的底层去寻找和发现。这就需要作家们要真正热爱生活,敢于扑下身子深入生活,去捕捉和发现我们生活中那些鼓舞人心、激人向上的因素。这一点,王立新作为一个有军旅生活历练的老作家,他找准了自己的创作方向,用勤奋的双脚,踏入了生活的底层,为我们精心塑造了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史明星形象的感人不仅在于他领导全村千口人走上了由穷变富的道路,更感人的是他在全村富裕之后,依然保持着廉洁朴实的作风,包括对待自己的儿女,他从未给自己家庭谋一分半分的私利,他把全部的奉献都无私地给了群众,正是这样,人民群众才那样发自内心的怀念他、敬仰他。史明星在近年来新闻媒体宣传的典型中,无愧一个真正的平民英雄。

(原载2014年5月26日《文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