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工抗日喋血记

12、毁桥阻敌

字体:16+-

吉大宝与她寒暄几句,因事离开。吉云梅带她进会议室,给她沏茶。

吉丙叶说,我出县城不久,碰上唐老师,就带唐老师来了。

“我给你们带来一个非常悲痛的消息,伪县长和日军少佐在铜子镇被杀掉,鬼子和伪军疯狂报复,”唐菊茹擦一下眼泪,说,“小卢家周围的30户和酒楼附近的27户人家、共219口惨遭屠杀,血流成河。”

“小卢回去很隐蔽的,他自己说,除他家人外没有别人看见。”吉丙叶说,“多亏汤队长想得周到,否则,小卢家人肯定遭殃。”

“据当地人讲,是一个汉奸偶然看见小卢在酒楼附近转悠,于昨天一大早带人去搜小卢家的。”

“汉奸可恶!日本鬼子是畜生!”吉丙叶一拳砸在桌子上。

吉云梅知道唐菊茹来找她有事,抹干眼泪,说,丙叶你一夜未睡,去歇一会。我陪唐老师去看一看自卫队缴获的枪支。

吉云梅领着她看了缴获品,回到宿舍,将自己知道的事情告诉了唐菊茹,说,这个汤长林真是不简单,一个晚上就解决了自卫队的武器问题,还炸掉敌人的军火库。唐老师,你也看到了,他还带回两部军用电台,我越发觉得汤长林在军队呆过,不然的话,他是不会认识的,更不会舍弃枪支弹药而带回发报机。

“先不谈这个,我今天冒险过来,有两件事告诉你。第一,我们得到消息,日军很快进攻桂林,我们估计,会有一部分鬼子从你们村前面的小路经过,你在适当的时候提醒汤长林早做准备。”唐菊茹说,“重庆地下党获得情报,国民党军统将派人过来,渗透、拉拢湖南境内的抗日武装,你要当心点。”

“唐老师,我会的。”吉云梅说,“县城处在日军的白色恐怖之下,你和小卢开展工作很危险,要不要转移到唐村来?”

“暂时不用,我在县城中学教书,目前还是安全的;小卢做花匠,很少与外界接触,应该没有事。你如果有急事,可来县中学找我,就说我是你的远房姑姑。”唐菊茹喝一口茶,说,“对了,小卢家人在这里怎么样?”

“请转告小卢,他家人在这里非常好,不用担心。”吉云梅打开抽屉,拿出一袋钱,说,“这是800块银圆,给组织做活动经费,请你收下。”

“云梅,你是一个好同志,为组织慷慨解囊,谢谢你。”

“唐老师,你还说这个。别人不知道,我是清楚的,你为了革命,有家不能回,把自己教书的薪资大部分补贴给组织了。”

用过中餐,吉云梅派人送唐菊茹回县城。

汤长林醒过来,安排人把武器运到山洞里。吉长腿抱怨道,队长,我们缴获那么多好枪,油光瓦亮,你怎么把武器藏起来不发给我们?

汤长林笑着说,你不是看着新枪眼馋?我明确告诉你,发枪,肯定发,但不是现在。

“你可别蒙我了。今天早晨,我们累得要死,你骗我们,说已嘱咐吉兴带人来接应我们,可连个人影子都没见着。我刚刚问过吉兴,他说没这事。”

“你真是傻,在那种情况下,我不这么说,你还有劲走啊。再说,柳村的鬼子离我

们这么近,随时有危险,我怎么可能让吉兴带人来接我们?”汤长林拍一下的头,说,“我一定发枪给你,这次我保证不蒙你。”

“队长,原来你用鬼话来给我们提劲。”吉长腿摸摸头。

“这叫计谋,不是鬼话。”吉云梅说,“你不懂,别瞎说。”

大伙嘿嘿笑起来。

吉兴上前,说,队长,日军把独木桥加固好了,有3个鬼子在那里守着。

吉云梅趁机说,看来鬼子很快要打我们这里经过去进攻桂林,队长,我们要早点备战。

“云梅提醒得对,请族长和各位组长进会议室开会。”汤长林挥挥手,说。

“队长,长腿发牢骚有道理,把那么好的枪藏在山洞,不发给队员,我想不明白。”吉旺说,“队员们意见老大。”

“塘村自卫队夜袭鬼子阵地、斜坡诱敌、宰伪县长、炸敌人军火库,我们都没留名,目的是隐蔽自己、壮大自己,我还要用我们的鸟铳、大刀麻痹敌人,因此那些枪过些日子发,你们回去要做队员的工作。”

“队长,不是我有意见,我觉得,你偏心,你给情报组每人1把手枪,组长丙叶有2把手枪。”吉建新低着头说,“我是一组组长,只有大刀。”

吉丙叶把枪往桌子上一放,嘻嘻笑一笑,故意说,建新,你嫉妒、羡慕?

“建新,我是二组组长,我也没给二组发枪。情报组的队员工作特殊,他们要去敌人那里摸情报,拿着大刀、背着鸟铳,行吗?”汤长林看一眼大伙,说,“情报对我们自卫队非常重要,我们在斜坡杀敌、枪杀伪县长、奔袭军火库,都是因为我们得到准确的情报,可以这么说,情报是我们打胜仗的保证。”

“队长没有给一组、二组的队员发枪,是有他的想法,我们要相信队长。”吉云梅说。

“是啊,长林领着自卫队打了4仗,都胜了,这说明长林有勇有谋,大伙要信任长林。”族长帮着云梅。

“我只是说说,我对队长绝对服从。”吉建新说。

“我没有意见,我心里想不通,但我对队长的话是听的。”吉旺也表态。

“队长,我们谈正事吧。”吉云梅说。

吉丙叶说,据我们侦察,柳村新进2个中队,运来大量粮食,估计要开拔。

吉建新挺直腰,不耐烦地说,丙叶,你讲一些我们能听懂的话,好吗?什么是中队,我听不懂。

汤长林听得出,建新心里有气,见丙叶想解释,制止他,说,日军一个中队由3个小队组成,大概为180-200人。结合吉兴的情报,我估计鬼子明天上午就会到我们村。

“这太紧了,还有很多东西来不及转移啊。”吉大宝说,“长林,你能不能想办法拖延鬼子半天?”

“如果我们找机会把桥给拆除,日本人还得修。这样的话,日本兵明天下午才能进驻我们村,我们转移的时间更充裕。”汤长林对吉大宝说,“族长,我带着老队员去袭击,您去跟各户说说,每家要备足至少五天的干粮,明天吃完中饭后全部进山。”

吉大宝点点头后离去。

吉建新问,新

队员要不要去?

“他们是我们的新生力量,只是他们入队不久,队规还没烂熟于心,更没有耍大刀和射击,如果将他们投入战斗,是对他们不负责任。你抓紧时间再给他们详细地讲一遍队规,然后交给吉云梅和族长,协助乡亲们转移和维持秩序。”

汤长林下午出发前,派吉旺带人去牛鼻崖,检查导火线。

汤长林构思打这一仗的目的,用小仗的胜利增强村民和队员的信心,让队员们在心理上不惧怕鬼子,积累队伍的作战经验。

夜幕降下,汤长林带着队员来到独木桥附近,让队员在一处坡下待命,他和吉兴、吉建新隐藏在树丛后面,用望远镜观察,确实是3个日本兵守桥。

他们退回来,汤长林说,我预计敌人要换一次班,时间可能在晚上11点到12点,我们袭击的最佳时机应是明日天亮之前,这时敌人往往放松警觉。

于是他们商定偷袭方案,叫队员吃饱饭,好好睡一觉,养精蓄锐。

夜深人静,吉大宝在村口徘徊,抽着旱烟,时不时地抬头看。新队员手持各色刀具,轮流在路边巡逻。

吉云梅忙完后勤组的活,带着新队员走过来,说,吉叔,您别担心。汤队长做事小心得很,没有把握,他是不会打的。他跟我讲过,要打有准备之仗。敌强我弱,不能硬拼,要同敌人打游击仗。还说,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

吉大宝停下来,若有所思,说,长林这小伙子怎么知道这么多道道?既懂训练,又懂打仗,他从哪里学来的?

“这我不知道,我大伯没有跟我说过,只知道我大伯夸他带兵有方,对他挺信任的,对他蛮放心的。吉叔,你回吧,我带人在这里盯着就行。”

吉大宝回家打一个盹,心里七上八下的,提着烟杆来换吉云梅。她确实乏得不行,也没客气,坐在槐树下睡一觉。天刚放亮,一群人向村口急速地奔过来,巡逻队员看清是自己人,叫醒吉云梅,跑过去迎他们,见面就问,干掉几个鬼子?

“3个日本兵,缴获1挺机枪。”吉兴端着枪,自豪地说。

吉大宝开心地说,又一个胜仗,队员们辛苦,快回队部吃点东西。

摸着战利品,新队员急切问战斗过程。

“说话轻一点,别惊醒村民。”汤长林吩咐道。

像等待他们凯旋似的,村民拿着慰问品呼啦涌出来,把他们团团围住。汤长林见状,干脆叫人点两个火把,把战利品摆在老槐树下,让村民看,指定吉建新讲战斗经过,他自己回去安排事情。

吉建新爬上槐树,坐在一个枝杈上,说,我们在离敌人150米的地方静静地等待,凌晨3点钟,队长带着我和吉兴悄悄地接近鬼子,其他队员紧跟后面。我们慢慢地摸到他们身边,日本兵一点没察觉,见队长有力的手势,我们冲上去,一人打到一个,其他队员蜂拥而至,把敌人捅死了,然后把桥拆除,扔到山涧里。这次战利品,除1挺机枪外,还有2把步枪、30个手雷、950发子弹,哈哈,真是太开心了。

吉建新说得太激动,一不小心从树上掉下来,村民急忙扶住他,引起哄堂大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