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结
从尼克松访华到中美建交公报的发表,中美关系正常化经历了将近7年的艰辛历程。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影响中美关系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战略因素始终居于主导地位。对于美国来说,改善对华关系是为了防止苏联挑战其霸权,避免发生美苏权力转移。因此,当苏联扩张势头放缓以后,美国就轻视中国的作用;美苏关系再度紧张时,便重新掏出“中国牌”。对于中国来说,改善对美关系主要是为了摆脱两面受敌的压力,赢得安全的周边环境。最初是美国和苏联的压力,后来是苏联和越南的压力。由于苏联威胁始终存在,因此中国一直积极推进中美关系正常化。
然而,中美关系正常化启动后,开放战略对中美关系的影响逐渐显现出来。对于中国来说,尼克松访华重新燃起了久已沉寂的开放梦想。随着中国国内政治局势的稳定,到1978年初,实现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已成为中央领导集体的共识,对外开放思想逐渐形成。同时,随着中外交往的增多,中国不仅意识到美国资金和技术对中国现代化的重大意义,而且意识到美国在发达国家向中国转让技术方面的巨大影响。因此,为了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国在以经济手段促进美国采取更加积极的对华政策的同时,又在台湾问题上对美做出了一定的让步。对美国而言,中美关系解冻推动了两国的经济往来和文化交流。随着中美经济关系和文化交流的不断增多,美国对中国的认知逐步调整,要求改善对华关系的呼声日益增强,与中国实现关系正常化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共识。同时,美国认识到中国对资金和先进技术的渴望,便利用自己资金和技术的优势诱使中国在台湾问题上做出更多让步,以在最大限度满足美国“非法利益”的前提下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可见,开放战略对中美关系正常化发挥的始终是积极的促进作用。
值得指出的是,尼克松访华不仅开启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大门,而且开启了中国对西方发达国家开放的大门。正是在中美关系不断改善的过程中,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关系迅速发展,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合法席位。这为中国开放战略的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然而,正当1978年开放战略启动之际,苏联对华军事压力不断增大,越南对华军事挑衅不断升级。在如此严峻的周边环境下,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完成,不仅打开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资金和先进技术的大门,而且保证了中国开放战略的顺利启动。因此,中美关系正常化对开放战略产生的也始终是积极的影响。
(本章完)